C爷来唠||拿出勇气来打破僵局
今天旅途返程。
回想过去的几天时间,在青山环抱的安吉,倒没有见到一天太阳。
不知自己是否是心事重重,休息的几天,竟然头上还长了个脓包。
随着离家越来越近,心情也逐渐紧张了起来。
这是一种喘不过气的生活的压迫感在作祟。
物理距离上远一些,还能够让自己呼吸一些新鲜空气,但是只要距离一近,再到身在其中,就有种想要逃离的感觉。
我每天都在努力改变着,可是有时却不知道该如何改变。
回想两年前做心理咨询,那时的困扰在初级阶段,是对于原生家庭的认清和反省。
经常会在咨询师面前一说就是一整个小时,伴随着哭泣,伴随着怨恨和发泄。
都说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可以是陪伴、抱持、倾听和点拨,因为自己要倾诉的太多,每次从咨询师那里仅得到一些发问和只言片语,但专业毕竟是专业,发问引我进一步思考,只言片语,也多少带给了我支持和肯定的能量。
忽然想到上学时期的朋友圈,还是一个自己乐意去经营的场所。
那时的朋友圈,干净整洁,没有什么代购,看到的都是朋友们的动态。
发出来的,大多都有着自己的心理预期。
真的开心的,发出来分享自己的快乐,也有人会发一些内容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也有的,发一些言语,希望得到大家的问候和关心。
那时自己的朋友圈,大多都是开心的校园活动,快乐地记录着、分享着。
想想那时愿意分享的原因,多半是因为,感觉面前的生活真的很好,是满意而满足的。
工作后,不知怎的,忽然一下子变得在意很多、敏感很多。
随着微商变多,朋友圈的原创内容也越来越少。
其实那时是否就应该意识到,来到这样的工作环境,自身感受到的被限制,甚至朋友圈的分享都会有所顾虑,那么这个环境是否是不适合自己的?
很巧,今天的ky公众号推出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对自己的生活境况不满意,却又迟迟无法做出改变-这种重要心理特质,能令我们走出僵化的生活状态。
我迫不及待地点开去看。
文章提到,很多粉丝给公众号留言说,自己的生活已经僵化,僵化是指一方面我们对自己的生活并不满意,另一方面我们又不知如何才能改变这一境况。
看着文章,我觉得不是我一个人处在这个境地中,至少治愈了我的一些孤独感。
文章的观点是,破局的关键是经常听到的词语——勇气。
僵局状态的产生,是因为人们害怕打破心理的稳定感,正是对稳定感的渴望,让生活陷入僵化的状态。
我十分同意这个说法。
在长久的人生经历中,我们建立起了一套稳定的精神系统,我们已比较固定的方式看待世界、认识自己,并在这一系统的运作下应对每天的生活。
当遇到新鲜刺激的观点,或者做出与习惯不相符的行为,就会动摇这个系统的稳定性。
人生来就是恐惧不稳定的,在不稳定的状态下,会感到恐惧、焦虑、缺乏安全感。
而为了维持这种稳定,我们放弃了更新系统的机会,抗拒改变,从而僵化在当前令人不够满意的状态中。
总而言之,我们没办法做出改变和更好的选择,是因为在这种习以为常的生活中,有着我们非常渴望的稳定感。
破局的关键,就是勇气。
而勇气,是违反常规人性的。
但,它仍然是值得追求的。
因为精神和生活的迭代改变,第一步就是勇气啊。
文中指出一个有勇气的人的四个特质,分别是:敢于自我觉察、能够处理和评估批评、能更好地处理焦虑、能创造更亲密的关系。
有勇气的人,是与现实更为接轨的。
因为他们可以通过不断更新认知,看到世界以及自己更加真实的模样。
在这个大前提下,他们可以更清楚地判断出自己在经历什么、未来想获得什么,并制定出有效计划,以达到自己的目标,过上有意义的、更好的生活。
看到这里,我反省了自己。
其实我是个总让自己活在理想世界的人,知道的东西不少,但愿意接受的不多,更别提愿意改变和更新认知。
这种固执,让一些无谓的坚持和执拗变得越来越脆弱,特别是当一个个现实向它撞击而来,那种易碎和摇摇欲坠,自己其实能够感受得到。
再一个,我很难处理批评。
因为太多年来,我从未正面面对过负面的评价和批评,所以当遇到时,会产生巨大的心理波动,会产生自我怀疑,产生消极情绪甚至焦虑,而且难以处理。
而以上的这些现象,足以看出我其实并不拥有勇气这一披荆斩棘的利器。
文中建议要从正念觉察、强化动机、重述经历、提前准备和寻求支持五个方面来建立勇气。
正念觉察,就是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否曾经因为恐惧、焦虑而做出了违背内心、不利于人生的选择。
强化动机,就是要在难以坚持的情况下,知道自己为什么在忍耐,就能提升成功的可能性。
这份动机,有可能是为了自我成长,有可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状态,有可能是为了你在乎的人。
在重述经历中,自信对于勇气的影响重大。
在面对未来时,可以梳理自己的过去,从中找到自己曾十分自信的“高光时刻”,从而获取面对更大挑战的勇气。
提前准备,是可以在面临挑战时增强自我效能感的直觉。
寻求支持,可以利用勇气的传染性,寻找生活中勇气的榜样,或者给予支持的家人朋友,获得勇气,迈出艰难的一步。
文章从原因到解决办法,写的清晰而又逻辑。
实际生活中,如何实践,是否能够获得改变,还是要看每个个体自己。
我清楚地知道,只有自己,才能将自己的生活从泥泞中拯救出来。
想想近来的生活,我已经在行为上调整,让自己处于一个不被恐惧和不安胁迫着做事情的状态中了,比如,不那么“听话”。
近一年来,我听到了过去二十几年都没听过的对我的形容,就是“不好管”、“不听话”。
事实如此,我是应该感到庆幸的。
至少我已经尝试了第一步。
再就是,如何面对负面的评价和批评。
负面的声音,我曾间接地听到过。
还好我洒脱,只不过,我认为我应该思考为何会有如此评价,以及我对什么在意,我对什么无所谓,从而我该如何去处理。
关于焦虑,我暂时拿它没有办法。
我只能安慰自己,焦虑是因为还尝试着为了实现向往而挣扎,这或许也值得庆幸。
在行动上,我已经初步兑现了自己对自己的承诺,那就沿着现在的路子继续尝试和坚持下去。
这是一篇在前行过程中遇到情绪的波动,给自己理理路子的文章。
要不断地暗示自己,想好的就坚持,拿出勇气,打破僵局,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