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关于复习资料
①查看招生简章,确认复习方向
确定好院校和专业之后,就可以正式进入复习阶段了。一般硕士招生的简章在9月份公布,如果你早早就开始准备复习,那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去年的招生简章。
请一定一定要看清楚,自己所报学校的专业课是统考还是自主命题,查看学校公布的专业课参考书目。千万不要想当然地以为考试科目的代码一样,考试内容就一样。
最好能联系同专业学长,去咨询复习资料和考试的内容与范围。
如果实在联系不到学长,就去淘宝搜有没有专门针对所报学校出售的复习资料/笔记。
再吐槽一遍我自己,我当初就是买肖1000顺便买了333教综的复习资料。复习了四个月之后,有同专业的小可爱告诉我,我们是自主命题,我复习错了。瞬间感觉被五雷轰顶了…
而906我是在淘宝搜索的报考学校的复习资料,但是我购买的那家店铺,是出售各个学校的考研资料,给我的复习提纲里面居然还有现代文学史的内容,真题和模拟题居然有选择填空(实际上并没有)。而我考前一个月还在纠结这一科到底考什么题型。因为在网上也搜不到历年真题,是真的痛苦。
所以复习资料一定一定要买对,而且一定要知道考试到底考什么题型。买模拟题或者历年真题,这样复习才有重点。比如人家不考名词解释,完全没必要花过多的功夫死记硬背概念。我真的是浪费了特别多的时间在没必要的内容上。惨痛的教训。
②请一定要买到学校推荐的书目
虽然现在有很多考研的辅助机构,也有很多作为“过来人”的学长学姐出售笔记。并且他们的笔记确实分条列点,格外清晰。
但我还是要建议,自己第一遍复习的时候,一定要看一遍课本,最好能自己总结笔记。哪怕时间来不及,也不要直接背买来的资料。
依旧是我个人的惨痛教训,上面我提到,因为最开始333复习方向出错,导致最后复习时间不够,于是我直接背了购买的笔记。
谁知道19考研遇上了333史无前例的大压分,正常情况下考100+的全变成了80+,还有18考研er考了110+结果19考研考出了60+的情况,出分当天一片哀嚎。最后复查结果公布,共58个科目,608人申请复查,其中333这一科复查人数达到267人。
但是学校再压分,也依旧有人考100+,也依旧有人考高分。多方询问之后,我发现严格背书的人,分数都在90左右,而像我和其他一些背笔记的人,背得再好,分数却都在70左右。
这是小概率事件,但还是从侧面反映出来了复习课本的重要性。
另外我那个考汉语言文学的小伙伴,她去年是英语没过线,今年依旧报的同一个学校,考完她告诉我今年专业课变成了六道论述题。而去年是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的题型,她也是按照这些题型复习的。
可见考研专业课真是充满了不确定性,如果一帆风顺当然是最好的,但如果遇到这些意外,还是乖乖背书的考生比较有优势。
因此,一定要以课本为准,购买的资料和笔记仅用于参考吧。
③关于网课
现在网络带来的非常大的优势和便利,但作为考研党的我们,却真的需要擦亮眼睛,在汗牛充栋的网络世界里挑选适合自己的资料。
现在微博也好qq微信也好,有很多付费的考研资料分享群。我个人其实非常不建议一战的小可爱买这种课程,一来是这其实是非法途径,侵犯了各大机构的版权。二来这种网课后续没有保证,也没有实体资料,看上去貌似是可以听很多老师讲课,但事实上同样的内容听一次完全够用,太多课程只会浪费时间,不同老师的不同方法也会让你难以适应,还不如直接买机构的课程,全程跟下去。
但是二战三战的小可爱们,如果已经跟着各大机构系统地学过一遍,或者是对考研的内容和课程的各个板块都了然于心,这样相对来说可能比较适合购买这种网课,因为已经考过一次,完全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进度听课,同时也有相应的资料书籍,确实这种比较划算。
而自主命题的专业课就完全没必要考虑这种群了,找学长买笔记和复习课本是唯一的复习方法。或者如果报考学校的老师要开个班。。。那么你懂的。
最后,考研的成本只会一年比一年高。我知道有很多小可爱在考研的路上没有获得家人的支持,或者辞职考研,没有收入来源。对于各大机构不断上调价格的网课,实在是望而却步,但有的便宜是不能占的。图便宜的结果,很容易走向歧途,所以我真的很想再三劝告一战的小可爱们,该花钱的地方,别怂。
另外,并不是找到学姐,拿到课本,报名了网课,就能成功考上了。
也不是学习了多长时间,把网课听了多少遍或者被老师在微博上翻牌了,就意味着能考上。
贵在坚持,贵在用心。
是真的努力,还是假装认真,自己是最清楚的。
虽然努力不意味着成功,也不一定能得到回报。但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成功。
考研的路上,别耍小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