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教的勇气
2019-06-10 本文已影响1人
芳华溪
很久没有打开樊登读书会App静静地听一本书了,听着樊老师思路清晰的讲解,看着他泰然自若的神态,感觉很美妙。
的确如此,只有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有效地指导。这一点,让我在日常的教学中也深有感触。
批评和表扬都不是平等地对待孩子的方法。批评也就是指责他,然后给他压力,表扬也是自上而下的。表扬是发生在上级对下级之间的。所以当你觉得,你比你的孩子强很多,你跟他就没法平等对话的时候,这批评和表扬就出现了。无论是柔和的表扬,还是残酷的批评,这时候你都没法建立一个跟孩子的良好关系。而没有这个良好关系,就无法实现有效的指导。(摘自樊老师讲稿)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达到自立,自立的标准是通过以下三件事体现出来:
能够独立地做出选择并为此负责
能够独立判断自己的价值
摆脱自我中心主义
我以这三个标准衡量了一下自己,发现自己不属于一个独立的人,生完孩子之后,更能意识到这个问题,这值得深层次反思。
老子的“君子为腹不为目”真是大智慧,理解这句话的人很多,能做到的很少。
近几个月,琐事缠身,今天利用间歇的时间只听了一半,便已受益良多,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