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自己的思维模式,你是蝈蝈还是蚂蚁?
我很小的时候,有一天看书看到一半,问坐在一旁的爸爸。
“爸爸,为什么我越看书越觉得自己很笨?感觉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我不知道的东西了。”
那是年幼的我第一次感受到知识焦虑,于是爸爸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画了一个圈。他说,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的越多,圆圈的周长越大,就越觉得自己无知。
其实芝诺的话还没说完,圆圈的周长外是广袤的无边无际的未知,接触周长的部分是被自己意识到的无知,而剩下的部分就是连自己都没意识到自己不知道的未知。
大部分人在解决问题时,只会运用圆圈里已知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只能解决很小范围的问题。更高一层次的人会鼓励自己在圆圈的周长上探索已知的未知。但几乎没有人关注占比例最大的部分,即未知的未知。但正是这个部分拉开了普通与卓越的距离。
一个人如何管理自己的未知,决定了他的高度与格局。
《高维度思考法-如何从解决问题进化到发现问题》这本书就鼓励大家关注自己的“无知之知”, 跳出固有层面,在更高的格局上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已经被当做是现代职场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但说到底,解决问题仍是一种被动的思考方式。因为你必须等待问题出现,才能进行下面的工作:包括定义问题,作出假设,进行检验,以及结果反馈。但书中讲述的高维度思考是一种站在更高的角度去主动发现问题的思维方法。《高维度思维法》是一本讲述如何在问题显现之前就主动发现它,并超出已有经验和知识体系的限制,找出解决方案,完美扼杀问题的书。
作者细谷功毕业于京东大学工学部,先后就职于东芝、安永等著名咨询顾问公司,负责产品研发、销售、生产等领域的战略咨询。著有《锻炼地头力-打造你的黄金思考力》等思维类书籍。
《高维度思考法》这本书运用了很多新名词,提出了不少“新”概念,但实例较少,并且语言较为抽象和晦涩,增加了阅读难度。因此读完后,我用更通俗的语言把书中的亮点总结了一下。
这本书其实就讲了三件事儿:
一、人类应该关注自己的未知,从被动解决问题进化到主动发现问题;
二、解决问题型思维与发现问题思维型的差异与冲突;
三、如何切换思维模式,在更高的维度思考问题。
学会发现问题,不做职场的“答卷人”
对于很多人来说,步入职场之初最大的困难就是从学生思维中脱离出来。你每天的工作不会是答完邮箱里的一份份卷子,你要答的全是这个世界真实存在的问题,并且没有标准答案。
职场与学校最不同的一点是,超过半数的工作是要去解决那些还未被发现或被提出的问题。我们每个人在学校里都是经过了上课,做作业,模拟考这个过程,于是当我们真的踏进考场时,所有的知识点都是老师讲过的,所有的题目都是练习过多次的。因此在踏入职场之前,我们几乎全靠“圈内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
但是当老板把项目交给你时,绝不可能附送一本“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让你先练练。这时我们必须让自己从“寻找已经提出来的问题的答案”的模式,转换到“寻找问题本身”。这个时候,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而想要发现问题,我们必须关注“什么是我们不知道的”,即“圈外”的新知识。
识别自己的思维模式,你是蝈蝈还是蚂蚁?
但是当你试图探索“圈外”的世界时,会发现并非那么容易。说白了,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本就是两种不可兼容的思维方式。
蝈蝈与蚂蚁的故事我们小时候都听过。勤劳的蚂蚁在炎炎夏日不辞辛苦的搬运食物,为过冬做准备。而游手好闲的蝈蝈只顾着唱歌跳舞,于是当冬天来临时,只能陷入困境。
蚂蚁是务实家,代表了解决问题型思维。他们注重知识的积累,善于在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体系下解决问题。他们兢兢业业、目标明确,善于体系化的解构问题,流程化的解决问题,是规则的建立者。
但蚂蚁就一定比蝈蝈好吗?
相比于自由自在的蝈蝈,蚂蚁其实是墨守成规的代名词。而“无巢”的蝈蝈并不把自己局限在一个体系内,他们涉猎广泛,从不设限,在各领域间来回跳跃,是规则的打破者。蝈蝈善于从未知开始思考,也因此更善于发现问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把工作比喻为给客人倒饮料。蝈蝈会从问题本身出发,先问客人喜欢哪种饮料,再去准备相应的材料。而蚂蚁会囤积一大堆饮料,不问别人想喝什么就直接倒给他。至于屯的是不是客人爱喝的饮料无所谓,只要解渴了就行。
大部分时候蚂蚁和蝈蝈很难互相准换,特别是当一个人进入了自己的专业领域后,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下,“蚂蚁型思维”是不可避免的。这正是固有的知识体系阻止了我们向“蝈蝈型思维转化”。
我们知道的东西越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就会越多,而我们没机会知道的东西就可能会更多。因为知道的越多,自我越多,预设越多,则主观越多。主观常常蒙蔽我们的眼睛,让我们对很多眼前的东西视而不见。客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细谷功提到了一个英文单词“unlearning”,意为“将所学设为空白”。意思就是说,只有把自己清空了,才能往里面倒茶。不过这个清空自己的过程,是需要方式方法的。
提升思考维度,自由切换思维模式
细谷功在《高维度思考法》中提出了发现问题的“元思考法”,是一种将自我抽离出来,站在更高的维度,去“俯瞰”自己的思考方式。这种思考方式,是把自己的视角从聚焦到一个“杯子”无限抬高,高到这个“杯子”在视野中化为渺小的一点。如此一来视野更广阔了,也就能看到更多的东西,拥有更多的角度。
那么如何将视角拉到更高的位置呢?细谷功提出了三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第一种:抽象化思维
将事物抽象化,意味着“提取特征”。细谷功提到了两个具体方向:一是分类,按照事物的特点将其分类,同类事物可以相互借鉴;二是关系与结构的抽象化,将单个事物之间的结构关系进行高度提炼,将其概念化,以此来拔高它的维度,使其涵盖的事物更加宽泛,也留出更多思考空间。
这部分原文比较难以理解,我将其简单的总结为一种“自下而上”的思考方法。先将底层元素罗列出来,再依据各个元素的特征将其归类,再归类。由下而上建立成一个思维的金字塔,而金字塔的顶端就是一个被高度抽象化的概念。
在这个金字塔的基础上,再次从上到下补充信息,而这部分补充的信息,就是我们之前完全没想到的元素。这部分元素就会作为新鲜的泉水,带来更多思考的灵感。
第二种:思考的轴
细谷功的“思考的轴”是指将事物按照一个明确的方向进行分类,如此分类好的事物是符合MECE原则的,互相独立,完全穷尽。
“轴”这个概念相对来说不容易理解,我将其总结为一种“自上而下”的思考方式。
首先将事物进行分类,试着观察各部分间是否符合某种结构模型,最后根据可能的逻辑,提炼出最终的结构。这是一种从上到下的,根据现有结构框架将事物进行总结分类的思考方法。而所谓的“轴”就存在于最终的金字塔结构上。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要举办一个网友见面会。
从时间结构上来说,可以罗列的元素有:活动什么时候举行,都有什么环节,每个环节间的顺序是怎样的?
而从空间结构思考,可以罗列的元素就包括,活动在哪举行,邀请哪些地区的网友,在什么渠道发布邀请函,有哪些单位参与?
这里的“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就是细谷功所说的“轴”了。有了轴,不仅思考的方向更清晰了,思考的欠缺之处也更易被捕捉。
第三种:WHY,探索问题本质
5W1H也是提升思维高度的方法,因为这种问题的形式可以帮助我们在思考的时候不断挖掘问题的本质,避免流于表面或陷入死角。
5W1H包括了:
Who?
What?
Why?
Where?
When?
How?
比如你要设计一款阅读App,就会有以下的问题:
Who:App的用户是谁?谁来实现这款App?谁负责交互,谁负责技术,谁来运营等。
What:这是个什么样App?主打读书还是听书,又或是拆书等?
Why:为什么要设计这款App?用户为什么要使用这款产品?
Where:这款App面向哪里的用户?推广渠道是哪些?
When:产品什么时候交付?什么时候上线?什么时候开始推广?
How:如何设计?如何推广?如何吸引更多用户?
5W1H是进行头脑风暴的最佳方式,适用于任何问题。开展一项工作之前,不妨先拿出一张纸,依次罗列出这六种问题,在回答的过程中就会迸发无限的灵感。
总的来说,这本书只讲了一件事,就是用高维度思考管理你的未知,别被已知的世界所束缚。人不能永远待在自己的“圆圈”里。要积极主动的去探索,从被动的答题者,进化成为一个主动发现问题者。能做一只脚踏实地的蚂蚁,也得会变成能够飞翔的蝈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