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的“限时效应”:优秀的秘诀在于高效利用时间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说:“管好自己是当下学生最重要的品质之一,更是优秀学生的成长秘诀。”
窦桂梅老师把“管好自己”看得如此重要,可以说是替我们一线教师说出了心里话。在小学阶段,同学们只要跟着老师的进度走,老师安排什么就做什么,成绩一般来说都很不错。但是一到初中,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低却成为大家学习好坏的分水岭——能管好自己,学习和生活都游刃有余;管不好自己,老师发愁,家长生气,自己委屈。
怎么管好自己?第一步就要学会管理好你的学习时间。
【优等生经验谈】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优秀学生 邬舒楠
我们要保证自己的学习效率,就要多做和自己水平相适应的题目,这样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太简单的题目反复做是无谓地浪费时间,太难的题目思考半天做不出来,也是浪费时间。做适合自己的题目,就是在有效利用自己的学习时间。
从小学进入初中后,学习压力大,学习时间紧,这是初中生的普遍感受。面对这个问题,很多家长和同学首先想到的是怎么挤时间学习——补课、开夜车、放弃锻炼和娱乐。
这样看起来似乎能把一切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但往往事与愿违,成效甚微。
其实,有经验的老师和优等生们都有一个共识——“时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效率。”尤其在初中三年,只有高效地管理和安排时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那么,管理和安排时间有什么诀窍呢?
一、妙用“限时效应”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同样一道题目,多数同学在考试时要比在平时练习时做得更快、更准。其实,这里的秘诀就是“限时效应”——当你被限定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某个任务时,你的办事效率就会变得很高。因此,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同学们在制订计划时要适当地给自己增加一点“压力”。每次写作业或复习功课时可以试着为自己规定时间,比如,规定每一科的作业完成时间不能超过半个小时,超过了就要“扣分”。有了时间限制的压力,你的精神会更加集中,作业的质量会很高,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二、善用优先法
除了利用“限时效应”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外,你还可以用“优先法”来确保自己的时间一直都在被高效的利用。比如,今天要完成的作业有很多,但是时间又有限,该怎么办呢?聪明的做法有:先完成任务最重的那门学科的作业;先完成难度最大的作业,如作文;先集中精力完成弱科的作业。也就是说,每次学习都要由主及次,分清轻重缓急。这样,你就能保证把时间用到刀刃上。
本文选自:万春耕《初中三年必须掌握的100个高效学习方法. 2》(湖北教育出版社,2015年8月)
编辑整理:时代华畅(微信ID:SDHCwin)
【内容简介】
为了能给同学们提供一些易学、易懂、易用的学习方法,我邀请了几位一线初中教师一起编写了本书。书中的方法既包括了大家平时课堂学习的一般规律,也包括了不同学科的学习技巧,便于大家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查阅、学习和借鉴。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是由我主编的《初中三年必须掌握的100个高效学习方法》一书之续篇。前作自从2011年出版以来,受到了广大初中生和家长的认可,很多一线老师也把这本书作为初中生的课外必读书,推荐给自己的学生。可见,高效的学习方法对于很多同学来说,都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本书保留了前作简明、实用、全面、高效的优点,同时加入了中考、高考状元的学习经验,更贴合初中生的学习内容。我相信,书中的100个好方法一定能够有效地解决大家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增添学习的乐趣,较为快速地提高大家的学习成绩。
【作者简介】
万春耕,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教于江苏省四星重点高中姜堰中学,长期担任初中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主编有《初中生语文新课标升级读本》《攻克10大学习问题的136个好方法》,点评“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儒林外史》一册。发表有《语文学习的四个习惯》等多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