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有感《屏幕时代》2024.4.17

2024-04-16  本文已影响0人  江城子行

上周六樊登老师讲解的新书名为《屏幕时代:重塑孩子的自控力》,顾名思义,这是一本书与当今青少年密切相关的书,但又并非完全如此,因为它同时更是一本当今父母的育儿指南。

在这个电子产品横行且人们也离不开电子产品的时代,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养成健康的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是作为家长的我们需要面对且迫切地学习的命题。

樊登老师说:“这本书不仅有脑科学知识作基础,同时又具备非常正确的价值观,它不是一味地强调孩子毅力和自驱力的重要性,而是让我们知道自驱力到底从哪儿来,我们得了解孩子的大脑。”。

书的开票便详细地讲解了科技是如何影响孩子的大脑和行为以及和成瘾有关的多巴胺,而想要克服孩子手机以及其他电子产品的成瘾,首当其冲地确实是先去了解症结所在,方能“对症下药”。与此同时,作者还解释着,压力引起的皮质醇升高,也将会导致过分依赖一种即时满足的需要,毫无疑问,能带来即时满足的,正来源于电子产品提供给我们的诸多“信息”。

接着,作者告诉我们,和健康有关的内啡肽、和爱有关的催产素以及和创造力有关的血清素,是调整与改变孩子们手机成瘾的“必须品”。从这几点来看,从科学角度来讲,换个思考思考问题的我们会明白作者的信口雌黄。

我总认为,可怕的不是电子产品,而是一无所知又自以为是的我们的应对方式,换言之,我们改变不了科技赋予这个时代的种种变化和重重挑战,但我们可以学习如何让电子产品为我所用,而非我为它用。

所以,育儿过程中的洪水猛兽并非手机、平板电脑等,而是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人们。就像,电子产品带给人类的方便与快捷早就证明它们的存在绝非弊大于利,我们甚至需要承认彼此之间的共生关系。

一代人有一代人应当迎接的挑战与承担的使命……但愿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也许有很多无能为力,可不断学习且知行合一是主宰自己的最好方式。了解更多,方能正确地面对更多,需要好好读书的,从来都不只是我们的孩子。

最后还想说一句,许多事情(比如控制手机的使用或者使用的目的),做不到的首先是家长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