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天子
2023-04-04 本文已影响0人
静静伴花开
前年吧,细细听了几遍蒙曼老师百家讲坛的《大隋风云》,特别是其中隋炀帝部分,我觉得蒙曼老师是带着个人的崇拜和惋惜在解读这个历史人物,也是一次次的听她讲解,隋炀帝的形象渐渐脱离了高中课本中的条条框框,变得立体有人情味。甚至后来不敢听他三征高句丽之后的部分,因为无法接受他雄才大略、气吞八荒后的消极和避世,那种逃避和自我麻木的作风,不仅把大隋推向了终结,也把自己的人生从璀璨推向了深渊,如此高度和如此结局,只记得那时的感受是揪心,直替他扼腕和叹息。
可能有人会说这一代暴君,有什么可替他惋惜的,但谁的人生和思想是没有缺憾的呢?历史在记录他滥用民力穷奢极欲的同时,也有他通西域、开运河、建东都的战略眼光 ,只不过处于君王之位,他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它们发挥的作用都会被无限放大,会左右普罗众生的命运。
有些极端,不过从看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我竟觉得他这一生跌宕起伏,千古功业、千古骂名,不乏心机算计,不乏大刀阔斧,不乏自我放逐,竟也是别样的完美。
今天意外在百度上重温了这首蒙曼老师为隋炀帝写的歌,一遍遍听来,仿佛偏偏王子,深谋远虑、刀光剑影、金戈铁马、醉生梦死一幕幕随之而来,悲壮和悲情再次充斥感官,岁月千年,这一世波澜,成败皆英雄。
文质彬彬,威风凛凛,只道是并吞八荒。
功盖万古,横槊赋诗,笑傲前尘。
却不料,南征北战竭民力,予雄予智失民心。
眼看着,如画江山都丧尽,好头颅也与那肝胆分。
只落得,一代英雄归黄土,几行烟柳掩孤坟。
这才是,运河悠悠连今古,载舟覆舟俱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