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笔记|走了又走的路线,到底什么吸引了我们?
昨天又去走了一段精华路线,这是我最喜欢的徒步路线之一。
所谓的精华路段,是指2019年第七届磨房梅州百里徒步活动中从第二签观音宫经第三签板盖坑到第四签源自然茶场这一段路线,全长约13公里左右,大部分为泥路,风景秀丽,爬升不高,离家又近,在板盖坑还可以吃个“农家乐”午饭,非常适合周末一日休闲徒步。
先用战友诗一首总结一下:
青山如黛远村东,
嫩绿长溪柳絮风。
徒步家山风景秀,
云舒云卷眺苍穹。
这是我第三次走了,都是阿童木带路,但是三次都在一起的人只有三个人:阿童木、华姐和我。阿童木既是户外老驴又是越野马拉松大神,户外找他带队最放心了,华姐是跟着我走进户外的,我笑她是我最忠实的户外粉丝,我带好多人走进了户外,有些人走着走着就不走了,有些人走着走着就跟了别人,唯有她会一直与我同行,哈哈,感恩同行。
开心移徒,服务客户
第一次走这条线是2019年12月8日,组织城区移动“开心移徒”队参加2019第七届磨房梅州百里徒步活动。“穿越千年古道,寻梦诗画梅江”,这是在我们城区移动公司服务区域内举行的大型徒步活动。
第七届磨房梅州百里徒步活动路线全程40公里,
西阳镇白宫中学(起点)—龙岗村—省道333(走靠边人行道)—直坑村—松林—梅林—大夫第—直乡桥—下角—井头—顺泉公祠—坑里—善成楼—直坑岌—深坳塘—甓聚亭—拱湖坳—拐坑—四口窝—观音宫(二签)—暗径子—岗背—关肚里—黄屋—上炉肚—下炉肚—板盖坑(三签)—陈屋大坵嫲—瓦窑坪—猴礤坑—明山茶场—黄屋—吴屋—荷树窝—黄沙寮—柳树礤—大潭唇—源自然茶场(四签)—赤树坪—河唇坜—桃坪村—严礤坑—油皮礤—岌下黄屋—官陂角—赛仁村—河堤路—阁公岭村—林风眠故居(终点)。
分段距离:
第一段CP1—CP2:13公里
第二段CP2—CP3:6公里
第三段CP3—CP4:8公里
第四段CP4—CP5:13公里
其中水泥路面21公里,古道22公里,一共要穿越八条古道,分别是桃坪古道(7公里)、关肚里古道(2公里)、梯子岌古道(3公里)、瓦窑坪古道(1公里)、山尾古道(1公里)、石岩古道(2公里)、河唇坜古道(2公里)、官桃古道(4公里),这是一次走进梅江西阳大山深处,亲近梅州的青山绿水与人文古韵的百里。
这次活动官方预计将有5000人参加,我们平时的网络状况是满足不了的。为了更好地服务好徒步的移动客户们,前期我们已对活动路线进行了移动信号勘查及覆盖,尽可能地满足客户通话与发圈的需求。
而在徒步这一天,我们既是徒步者又是移动网络的保障者还是移动行走的广告牌,我们组织了16个人的徒步队伍,当我们的队伍行走在的山野中时,那是相当的亮眼的。更有我们的网络部主任肖主任,一马当先,很快就跑完全程了,我笑他:”跑那么快,是不是为了成为行走的信号塔?“。
考到有队友是第一次走,我们选择不走全程,从起点走到四签源自然茶场,全长28公里,已包含了最精华的路段,既穿越秀美村庄,领略革命遗址等特色景点,又能感受千年古道的浓重历史底韵。
这样安排大部分为古道,前面约10公里左右的水泥路,对于很少徒步的小伙伴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在阿童木的带领下,我们虽然走在大部队的后面,却欣赏到了最美丽的风景,见证了驴友们的可爱。
不少古道是在这次活动前才开通,大部队走过后,踩上去更显踏实,而只有我们一群人在走,可以让我们更静心地欣赏美景。“美景留心意,垃圾不留山间”,这么多人走过,却不见一点垃圾,不得不为我们的驴友们点赞。
YQ当下,唯有户外解忧
第二次是网管团队,2020年6月20日,我刚到新部门网络管理中心半年,大家都知道我喜欢徒步,有些同事也想去体验一下,上次梅百走后,我一直还想再去走一回精华路线,所以选择了这一条路线。肯定是叫阿童木带路了,这一次选择了环线,起点与终点为源自然茶场。
这个队伍的特点是有二个小孩,侄子小锐与同事的小孩小蔡,特别是小蔡,还是幼儿园小朋友,同时还有二个大学生,我儿子与郭郭的儿子,因为YQ留在了家里学习。四个新美驴,这是一次亲子徒步,既要照顾美驴还要照顾小孩。
6月份,已经是酷暑时候了,这一天,艳阳高照,连绵起伏的青山上,白云朵朵,风景这边独好,可是,炎热的天气,走起来就累一点了,小蔡坚强地走完了全程。这一次的下马威,直接把几个美驴吓跑了,哈哈,是我们把门槛定高了。
第三次,就是上周六了。有新人,如果已经走过高观音经典路线,我真的强烈推荐这条路线。这条路线离家近,车程40多分钟,风景超美,古道多,爬升恰好,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悠闲自在的吃个“农家乐”,再没有比这更适合次新人的徒步。
这一次选择的路线如下:自驾车辆停在源自然农场,然后走源自然茶场-关肚里-上黄屋-下炉肚-板盖坑(饭店午餐)-精华段古道-源自然茶场,大概13公里。
这一次,虽然是第三次,还是出了个小插曲,想着是老路,我们就一直走在前面,一不小心把领队都带偏了,在瀑布边,能清晰地听到水声,但就是找不到去的地方。看起来有二条路,领队都走了一下,都走不通,指路的红丝带也看不见了,我们就地休息。
阿童木就不一样了,他要去重新探路,看,在户外,做个领队真的不容易,即使是很熟悉的路,一不小心,就可能走偏了。他往回跑,半个小时后打电话叫我们往回走,原来在一个叉路口,红丝带标示着要往下走,我们却自以为是的往前走了。
这个小赠送,让我们好好地放松了一下。密林里,微风吹拂,鸟鸣悦耳,或站立或斜靠或浅坐,说不出来的舒爽。
沿途经过竹林,眼尖的队友发现了刚刚冒出头的竹笋,脚一踢,今天的晚餐就有了。最令我们惊讶的是旁边长得高高的竹笋,3、4米高,难道传说中的“竹子生长故事“是真的?印象中很少见到这种状态的竹子,因为长得太快了,我们来不及见到。
竹子用了四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cm。但从第五年开始,每天以30cm的速度,疯狂的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成了15米高。其实在前四年,竹子就在土里扎根数百平方米了。做人做事亦是如此,不要怕什么前途无望,后果难寻,你在当下的沉默,都是为了把根扎得更深一点。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跑得最快的不一定能跑到最后。很多时候还需要慢慢熬,熬过去才能尝到生活的甜头。
我们共二辆车10个人8点出发,全程13 .88 公里,爬升400qq 米,耗时5个小时,下午5点回到家,新驴回来腿会有一点点的酸痛,而对于老驴、强驴,就是一次愉悦的放松活动。
当然,精华路段还在于有山有水,一不小心我们就在同一个地方拍了不一样的照片,找旧照片对比时,才发现我连衣服也是同样的,看来缘分无处不在。
写在最后
也许有人会问,同样的路线,为什么要去走多次呢?不烦吗?首先户外不可能一直都有新路线,其次不同的路线不一样的季节不一样的天气会有不一样的风景,第三与不一样的人走也会有不一样的故事,像我们这一次,既吃到了随和哥夫妇喂的狗粮又探讨了“减肥与增肥”的永恒话题。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我的专有福气,因为我是个路痴,用同事的话说:“没有想到你在公司里都要迷路。“,我就是一个只要有一个弯路就会走失的那个人。所以,一条路不管走多少次,对于我来说都是新路,风景都是全新的。这样挺好,让我每次出门都像去个远方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