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亲子教育亲子教育

为什么你的好心会让对方焦虑

2019-01-31  本文已影响3人  桥巧

每个人都有自己打量世界的眼睛。

乐观的人会戴着积极的眼镜丈量世界;悲观的人则戴着消极的眼镜打量世界。

铭铭是一个6岁的小男孩,他思维敏捷,活泼好动,在机器人课上,屁股总是不能坐到椅子上。

一天,机器人课的老师建议铭铭妈妈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看看铭铭是否是多动症。末了,机器人老师好心的说:“没事儿,现在这样的孩子挺多的,咱们早发现,早治疗。”

虽然不知道多动症到底是个什么病,但当听到“多动症”这三个字时,铭铭妈妈的心里咯噔了一下子,仿佛掉进了一个黑压压的深洞。

第二天,铭铭上幼儿园的时候,铭铭妈妈询问班主任乐乐老师,想看看铭铭在幼儿园到底是什么表现。

铭铭妈妈犹豫的问:“乐乐老师,我家铭铭上机器人课时坐不住,您就实话实说,他这样是不是多动症?”

乐乐老师斩钉截铁的说:“我不是医生,不能凭空说铭铭是多动症,但如果说孩子坐不住就是多动症的话,那未免太过武断。孩子是有个体差异的,同样是上课,虽然有的孩子并不没有规规矩矩的坐在椅子上,但是孩子也记在心里了呀。”

铭铭妈妈不放心的说:“机器人老师也是好心提醒,万一铭铭是多动症的话,早发现,早治疗。”

“好心”这个词背负了很多复杂的情感:提醒者为了表示自己“好心”,于是给对方提出建议;而对方因为提醒者的“好心”,让自己增添了焦虑。

很多人的“好心”其实只是徒增了对方的烦恼而已。

幼儿园里,中班的点点看着杯子里的牛奶发愁,趁老师不注意,他悄悄的把牛奶倒进了洗手间里。

一次,小小倒牛奶的时候被平平老师发现了,平平老师温柔的对点点说:“点点,牛奶特别有营养,不能把牛奶倒掉,小朋友喝了它身体才会更强壮。”

点点不情愿的点点头,小声说:“知道了。”

下午,离园时间,平平老师把这件事告诉了点点的妈妈,妈妈用食指指着点点的小脑袋:“你这个败家子儿,不喝还给倒掉,下次不许这样啦。”

点点很不自在的飞快的点头,跑了出去。

此后,平平老师又发现了两次点点偷偷扔掉牛奶的现象,又是温和的说了点点。

下午,同样是离园时间,平平老师又拦住了点点妈妈,说:“点点妈妈,点点现在又开始悄悄的把牛奶倒掉了,挺可惜的,你在家再说说点点哈。”

点点妈妈有些焦虑了:“老师,你说这么点孩子都知道骗人了,长大了,可怎么办?”

年对点点妈妈的焦虑,年轻的平平老师也不知该怎样回答,只是礼貌的笑笑:“孩子长大了,就不会这样了。”

点点妈妈勉强笑了笑,对平平老师说:“谢谢你的好心,看我回家怎么说他。”

说完,连推带拉的把点点带出了幼儿园。

晚上,点点妈妈把点点拉到身边,问:“点点,你为什么不喝牛奶,反而把牛奶倒了?”

点点低着头,不说话。

妈妈生气了,严厉的说:“点点,妈妈交了那么多钱给幼儿园,你不喝牛奶,还悄悄地把牛奶倒了,岂不是浪费咱家的钱?”

点点低着头,小手扯着衣角,支支吾吾的说:“牛奶.....牛奶太凉了......”

“牛奶凉,你可以告诉老师呀!”妈妈着急了

“可是......可是,老师在我们喝牛奶的时候,总是说‘牛奶都是热好的,不凉,都得喝完。’老师说牛奶不凉,怎么我喝着就是凉呢!”点点有点疑惑

......

妈妈心里很不是滋味,一把抱住点点,说:“孩子,你要相信自己的感觉,凉就是凉,明天妈妈给你们老师说去......”

第二天,妈妈委婉的给平平老师说了牛奶凉的事儿,平平老师很惊讶,也很抱歉,说幼儿园规定老师不让尝孩子的任何东西,她只是摸着杯子觉得不凉,就忽略了牛奶的真实温度。

虽然,牛奶事件已经过去了,但点点妈妈心里很不是滋味,责怪自己不了解真相就训斥儿子。

很多时候,人总是从自身出发,“好心”的给别人提出建议或意见,可是,“好心”有时却加重了他人的焦虑。

抽丝剥茧,“好心的人”在为对方提出建议的时候,他本身对于事情的现象是没有深究的。

当一个人对事态没有深究的时候,他的意见也好,建议也罢,都只是对问题的转述,并非能有效的决绝此问题。

这样的“好心”其实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心,而是责任的转接和推脱。

真正的“好心”则是基于对问题的观察、了解,行为做出调整,问题得以改善。然后,将观察、调整、改善统一起来分享给对方。

这样的好心,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好心。

否则,问题转述式的“好心”,只能说明你“好心”的把你的焦虑过渡给了对方而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