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之光悦读佛、儒、道专题

禅师的转世

2019-07-11  本文已影响63人  黄泰

唐代圆泽禅师虽然已经大悟,但究竟不能圆满,难免轮回。他在辞世之前即告知友人将转生于千里之外的某户人家,约定十二年后再相见。过了十二年,友人千里迢迢,如约来到当地,却见一牧童坐于牛背上,一边向他行来,一边吟诗云:“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友人即知这便是圆泽禅师后身。一番叙旧感慨之后,临别牧童又吟一诗云:“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这个典故被很多人解读为通过禅悟超越轮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甚至把圆泽禅师看做是一个失败者。此类观点都是庸俗的势利小人的想法。禅宗所追求的并不是超越轮回,而是在任何一种生命状态下的心灵解脱。所谓超越是对不解脱的超越,所以禅宗不讲生生世世的修行,而只重永永远远的解脱。不是要此生实现涅槃,不再轮回,而是顺其自然,不畏惧轮回,如果尘缘未了,那就继续轮回,并不选择抗拒或逃避,并不强求上天堂或极乐世界。在每一种存在状态下得到解脱,觉悟此刻的解脱,不因追求自己能力以外的东西而累心。生生死死的轮回是什么呢?对于一个禅者,那就是游戏。愿意无数次的在尘世来来去去,而不希冀一劳永逸的所谓的极乐世界。此刻是解脱便永远是解脱,不让现象扰乱心神,只是进入解脱境界,而不是追求成为一个全知全能的神。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不要问我要去哪里,我只关注此时此刻我是否是解脱的。此时此刻我就是本来状态的解脱,只要我不自己为难自己,便没有谁可以为难我。我们在为解脱设立标准,制定条件,我们认为实现解脱必须如何如何,这都是对目前的解脱视而不见的盲人摸象。无论处境怎么样,遭遇怎么样,结局怎么样,在每一个时刻,每一种选择中看到解脱。关心该关心的,不关心不该关心的,这就不会犯下好高骛远的错误。在酷暑的季节里,正常人必然会因炎热而不适,不是说一个解脱的人必须不怕热才行。不是一定要分清世界和我的关系,以及我究竟是谁。只是现在就解脱,而不是现在给自己制造解脱的障碍,好像这是考试,必须得解答多少道题才能过关。这都是思维的陷阱。

必须经验到一,一即解脱。所谓一,就是超出一切对立。当我们动脑子的时候,我们就打开了电风扇,我们就看见幻象。当我们停止这一切对于解脱的思维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电风扇只有三片叶子。由于业力的缘故,此生结束之后可能还要接着出生,虽然领悟深刻也不能避免。但这不是我们要顾虑的事情,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每一个当下获得解脱。不追求某一种结果,只是说现在你是不是解脱的。不要管下一点钟,更不要说明天。此刻是解脱的便永远是解脱的。圆泽禅师即使世世轮转到了今天,只要不忘初心,那他依然是解脱的。穿越千年的轮回,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只是心念的游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