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有内涵的教育
有内涵的教育要有思想的魅力。著名校长程红兵曾说过:“思想的缺席是最可怕的缺席,思想的缺席就是灵魂的缺席。”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后,国王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大量的思想家的著作后,曾无限感慨地说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其隐含的意思是“改变思想就是改变世界。”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深造于德国著名的洪堡大学,他最早将洪堡精神——研与教统一、学术自由、重视自由教育的思想带到中国。蔡先生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把“学术自由”发展为“思想自由”。在他出任北大校长发表就职演讲后不久,欧洲就有人评价“中国虽无一流大学,但已有一流大学校长”。足以可见思想的重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无论是严复、蔡元培,还是张伯苓、晏阳初,可以说所有真正的教育家首先是思想家。如果一个校长没有先进的理念做支点,没有对教育的前瞻性理解,就不可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可以想象,让没有思想的教师去培养富有创造性素质的一代新人,是不可思议的;让没有自己的思想的校长成为教育家,更是不可能的。正如北京五中原校长吴昌顺所说:“没有与世界先进潮流合拍的教育理念是没法当校长的。”如何办有思想的教育?最关键的一点,校长首先必须有自己的思想。但思想从哪里来?一是要加强学习。尤其要加强教育理论、政策法规、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学习,多一些书卷气。二是要躬身实践。教育思想的形成,有赖于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只有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才能形成、丰富自己的教育思想。如,严复与北洋水师,蔡元培与北京大学,张伯苓与南开学校,陶行知与晓庄师范,经亨颐与春晖中学,黄炎培与中华职业学校等等。三是要不断反思。反思是一个校长提炼办学经验、提升办学思想的重要方式。作为校长,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办学思想是否正确、管理方式是否科学、管理成效是否显著,在反思中形成先进的教育思想。
有内涵的教育要有文化的底蕴。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在《教育与文化》中指出“教育是一种文化过程”,是“流淌在师生心中的一股清泉”。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曾说过:“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我们常说,三流的学校人管人,二流的学校制度管人,一流的学校文化管人。教育是一项面对生命成长的事业,再严密的制度也都无法一一涵盖,学校要进一步发展,显然依靠刚性的制度驱动远远不够,因为,制度再严密再细致,总有管不到的地方,往往最终起作用的还是文化。因为学校文化不仅影响师生的行为方式,更决定着师生的价值取向和学校的发展走向。作为校长,要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一项事业去经营,作为一种日常工作常抓不懈,把教育做出“文化的味道”来。台湾的一位校长说过:“原来是一所学校,最后成了故乡。”学校怎么会变成故乡了呢?学校之所以成为学生们经常怀念的故乡,是因为学校在其成长过程中,把故乡给予他们的淳朴、善良、诚信、负责、包容、感恩等这些文化元素,渗透到他们的骨髓、融入到血液中,而且这些元素在他们成长路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故而学校就成了学生们魂牵梦绕的故乡。这就要求校长们不断加强人文修养,在读些文学、历史、管理等经典书目的基础上,尤其要多读些哲学方面的书籍。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哲学的系统论、方法论、矛盾论的思维,很难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做出全面的把握、准确的判断,有效避免工作的片面性和盲目性。
有内涵的教育要有特色韵味。办学特色是学校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内涵建设的显著标志。哲学家冯友兰说过,一个学校所特有的特性,由那一个学校毕业的学生,在他的脸上就印了一个商标、一个徽章,一看就知道他是哪一个学校毕业的。茅以升从唐山路矿学堂毕业后到美国康奈尔大学读硕士研究生,开学典礼上校长问他是从哪所学校毕业的,茅以升回答后,校长感到很茫然。两年后,茅以升以全优成绩毕业,在毕业典礼上,这位校长拉着茅以升的手说:“以后中国唐山路矿学堂毕业生只要到康奈尔大学读研究生不用考试。”这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唐山路矿学堂“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优良办学传统所结出的质量之果。但特色学校是一个由点到面的过程,要经过挖掘、提炼、规划、设计、论证、实施、反思、逐步调整等步骤,它是一个循环、螺旋上升的过程。现在,全国各地有不少学校自诩为体育特色学校,书法特色学校,美术特色学校等等,但从实际操作上看,只是注重了少数特长生、尖子生的培养,却忽视面向全体学生。从结果上看,以培养几个特长生、尖子生作为特色学校的成绩,显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特色学校。对于每一所学校来说,因为历史传统、地理环境、办学理念的差异性,都会有各自的办学特色。因此,学校发展特色应“长”在各学校自己的土壤里,不能简单以校长的兴趣想特色,唯专家的主张定特色,搬他人的经验做特色。
发表于《辽宁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