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简读中国史》105|蛮夷之国实现了中国“三代”的理想 2
第49章 蛮夷之国实现了中国“三代”的理想 2
“三代之治”代表着中国读书人对于政治的最美好的理想,为什么这些中国读书人说西方的制度接近中国三代呢?今天我们就来仔细读。
中国知识分子认为最能体现西方文化与中国三代理想接近的是议院、学堂、监狱、医院、街道这几类地方。
首先他们说议会这个制度符合三代的遗意,因为据说三代在用人上是选贤任能的。在唐虞以前,都是民众做主。老百姓中有德之人,可以被拥戴为领袖,成为诸侯。诸侯中的有德之人,被推举为天子。这就是尧舜之时的制度。等秦始皇以暴力征服天下之后,才完全取消民主,变成一切皇帝说了算。
这些显然只是理想化的描述,在中国只见于文字,从来没见实施。然而到了西方,他们发现这些构想居然已经落地。
郭嵩焘说,英国文明和富强的基础,不是船尖炮利,也不是工厂发达,而是议会制度。保守派官员刘锡鸿,出国前认为中国政权稳定、国家有序,西方政治是一团混乱。然而他亲自到美国议政院旁听之后,想法来了180度的大转弯,他说英国的这种体制能够集合智慧,也能顺应民心,让百姓心情舒畅,愿意为国尽力。言下之意,当时中国做不到这一点。
知识分子理想中的“三代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制度。他们说三代的教育是普及的,各个阶层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三代的时候,各方面政策都很完备,比如从王室、首都到普通社区都有学校。孩子长到8岁,不论王公之子,还是普通百姓的孩子,都能入学,学习礼仪、书写、数学等。等到了15岁,则各阶层成绩好的孩子,都能进大学,学习修身和治天下。
然而,到了西方,薛福成等人发现,西方的学校居然存在着一个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教育体系,可以全民免费入学,教育高度普及。这岂不正是中国人的"三代"理想吗?
刘锡鸿也对英国的教育制度钦佩不已。他在伦敦各处参观,见到英国义务教育普及,穷人也能上学,国家甚至供给低收入家庭子女衣服和餐食,而且学生素质很高,很有礼貌。图书馆"各国之书毕备,任其检读"。没想到中国人认为只能在三代见到的情景,在英国可以亲眼看到。刘锡鸿不由感慨万千、佩服至极。
除了上面所说的议院、学校,监狱也是中国知识分子认为最能体现西方文化与中国三代理想接近的地方,我们下一次再详细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