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教育
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爱的体现与西方父母大不相同,尤其是饮食父母,最具有代表性,也最能说明问题。
中国父母就怕孩子吃不饱,唯恐饿着孩子,所以就变着法地哄、骗、吓、逼……,迫着让孩子进餐。特别是上一辈的老人,更是如此。在农村,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小脚奶奶手里端着一个饭碗,颤颤巍巍地满院子追赶着孙子,仅是为了让孙子再多吃一口饭。每当孩子吃下一口,廉价的表扬就会言不由衷地出来:“乖孩子,真听话!”如果孩子还是不吃,往往就以“重金”许诺:“吃下这口,奶奶拿给你买个大……。”幸亏孩子“肚子有数”,也幸亏孩子不是“金钱的奴隶”,否则真能被活活撑死。
“饥而趋食,困而思眠,世间万灵莫非如此。”意思就是说,世界上的任何生灵都是这样:饥饿了就想觅食,困顿了就想睡觉。既然这样,作为高等智慧的人类就更知道“吃”了,尤其是孩子,只要不是身体不适,他自己完全知道“饥饱”,成年人有时因为心情不好,或者有什么心事,可能会“茶饭不思”,孩子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一点真应该学学西方国家。西方国家的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其独立进食的能力和习惯。每次用餐的时候,除了特别食物,比如特别大的鱼刺、比较硬的果壳外,父母一般是不会帮忙的,更不会含在嘴里嚼好再喂给孩子(中国的这一古老习惯真是愚昧)。至于孩子吃多吃少,更是不闻不问,顺其自愿。西方父母的观点是饥饱只有自己知道,吃多了难受,吃少了挨饿,孩子完全有能力、也应该控制好。即使偶尔某此孩子因为着急去玩,没有吃饱,也无关大碍,一顿半顿没有吃饱对身体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出现这种情况父母一般也不会允许孩子中程补食,即使作为惩罚,也得让孩子接受“教训”,让孩子明白该吃饭的时候就要认真吃饭,以后孩子就不敢再这样做,因为挨饿的滋味并不好受,特别是因为一时兴起贪图玩耍而没有吃饱更不合算。
仔细琢磨一下,不难发现西方父母这种做法的确高明,较之中国父母的做法至少有三点值得我们借鉴:
一是培养了孩子独立意识。纵观自然界一切动物,只要脱离了哺乳期,全是独立进食,“优胜劣汰,适境生存”,这是自然法则,而偏偏唯独中国的孩子是个例外;
二是让孩子知道该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就做什么事情,离开了这个时间想做也做不成了。让孩子知道,要想在这个世界上很好地生存就必须照规则出牌,不能随心所欲,按自己的意志行事;
三是要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自己犯了错误,自己就该承担。联想到中国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还有一个荒唐错误:每当孩子不小心摔倒的时候,父母本应引导孩子吸取教训,以后小心点,但是很多父母却装神弄鬼似地怨天骂地。试想,孩子长大以后遇到挫折会咋样?还能继续怨天骂地吗?真是荒谬啊!
还有一个问题,也是很具有中国特色的。不少父母为了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这本是好事),在孩子已经吃饱了的情况下,非要逼着孩子把碗里的剩饭全部吃掉。试想:表面看来粮食全部吃进肚子里去了,没有造成浪费。可结果呢?额外吃进肚子里的食物不仅不能转成营养,反而加重了胃的负担,孩子肚子遭罪,还损伤身体;这且不说,经常这样做,孩子和父母的关系肯定不和谐,一定有抵触。何苦来的?正确的做法就是实行定量,让孩子能吃多少就盛多少。一开始可以少盛,不够再要,免得吃不了。这一点也应该向西方好好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