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1

2020-06-21  本文已影响0人  你是特别的人

周三的时候,我布置了三项作业作为家庭作业,其中有一项是预习。

准备放学的时候,我们班的小杨同学过来略带羞涩地说:“老师,今天的作业是不是有点多呀?”我反问:“多吗?”他答:“数学写完,我光预习都要到九点了。”

突然,我心头一紧。我很清楚一次认真的预习最少需要二十分钟。但是,大部分时候有很多同学并没有像小杨同学这样高质量地完成,甚至5分钟读完课文,把老师要求标注的东西直接一标便应付完成了。因此,我心中默认了这种结果,于是就在作业量上加码。今天,我突然意识到一种恶性循环的可怕。

本来,学生肯定千差万别,有小杨同学那样认真努力的,也有马马虎虎,得过且过的,更有应付都懒得应付的……教育应该站在哪一边?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习惯做最坏的打算,实在是辜负了那些认真努力的同学。

我想,因材施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具体课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