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香浓
端午节,每年都会有,今年的端午,或许有些许的不同,因为我从北京回到了父母身边,陪着他们过了一个静静地端午节。
记忆中的端午,充满了我儿时的期盼。因为家里孩子比较多,相对于其他家庭,父母带着我们兄弟姐妹五人生活的比较艰辛,能吃上一顿米饭或者猪肉,差不多是我儿时日思夜想的梦了。母亲会在端午节头一天,把一种大大的粽叶泡在水中,同时泡进去的还有小米或者糯米——对于一个生活在北方以面食为主的人来说,吃上米饭感觉跟过年一样隆重。天黑的时候,母亲做完晚饭,就开始动手包粽子了。我带着一颗期盼许久的心,搬个小板凳坐在母亲身边,看母亲把一片片粽叶展开,铺平,再把米放进去,卷起来——在故乡,人们包的粽子,跟现在常见的三角形不同,而是一种长方形——母亲把两块卷好的粽子放在一起,然后用泡软了的稻草捆起来。如此做好的粽子,几乎跟一块板砖大小差不多了。一个、两个、三个……,对于五六岁时的我,是没有什么时间概念的,唯一关注的,就是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吃上那香喷喷的粽子。母亲把包完的粽子放进锅里,然后又在粽子上面放了几个鸡蛋,盖上用高粱秸做成的锅盖,再在引燃了的灶台下面塞进去一堆木柴,整个世界就开始沉浸在一个孩子的期待中了……,而我往往是在期待中睡着了,甚至在半夜醒来,看到母亲依然在烧火煮粽子,我会跑到灶台前面站一会,然后又在开始飘溢出来的粽香中睡着。
第二天,也就是端午节那天一早,母亲已经把香喷喷的粽子端上了餐桌,再在粽子上面撒一点红糖,剥上一个已经浸入了粽香的鸡蛋,让我感觉整个世界都是甜的……
一转眼,离开故乡已经二十个年头了。虽然生活再也不会有当年的那种窘迫与饥饿,然而我对母亲包的粽子的思念,从来没有断过,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思念越来越浓烈。终于在今年,自己从北京赶回青岛西海岸,吃上了母亲包的粽子,陪母亲聊聊天说说话,突然觉得自己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端午粽香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