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读书社读书简友广场

读《长安的荔枝》:不忘初心,方得圆满

2024-12-11  本文已影响0人  佛晓星辉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原来读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过华清宫》中的几句诗,只知道杨贵妃喜欢吃荔枝,而荔枝不易保存,保鲜期只有三天。从岭南到长安五千余里的距离,只能靠骑士们日夜飞奔传递到长安,诗人对唐玄宗与杨贵骄奢淫逸的生活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然而,当我读完马伯庸《长安的荔枝》这本书,我才深深体会到书中的主人公李善德,他目睹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那一刻的内心挣扎,以及在封建王朝的夹缝中生存的小人物的无比艰难。

李善德是荔枝使,在运转荔枝的最后七日当中,他要把这一路的水陆驿站全部排查一遍,处理突发状况,保证骑手的安排和速度,还得保证荔枝的新鲜,可以说费尽心机。

6月1日,杨贵妃生日的当天,他赶到了长安。“今日子时,他连续穿过了韩公驿、青泥驿、蓝田驿和灞桥驿,先后换了5匹马。

最终抵达了长安城东,马匹快要接近春明门时,李善德勉强睁开糊满眼屎的双眼。

短短数日,他的头发已然全白了,活像一蓬散乱肮脏的积雪。根根银丝映出来的是远处一所前所未见的城门。”

李善德九死一生才来到了这里,而眼前的春明城门是什么样?为了杨贵妃的生日,城楼早已装饰一新,四角是霓虹一般的轻纱,扎出一排鹃花的样子,插上层层叠叠的彩旗。

城门尚且如此,可想而知,为了这个诞辰,宫殿内该是何等的雍容华贵呀。

李善德心里清楚,这场盛宴还差一样东西就无可挑剔了,那就是他拼命也要完成的这个荔枝使的使命,他在等待那个时刻的到来。

李善德在距春明门一里之遥的乱葬岗,他倚靠着一块石碑,从这个角度,可以把春明门与长安大道尽收眼底。

按他的计算,现在荔枝转运应该到了最后一个驿站灞桥,那里有最老练的骑手和最精良的马匹,他们会沿着笔直的大道跑上25公里,直入春明门,送入邻近的兴庆宫内。

现在的李善德,已经历尽千难万险,该想到的他都想到了,该做的他也都做到了,头发白了,右腿废了。为了能把这岭南的荔枝,于今天的六月一日运到长安,他已倾尽全力。

这原本是一项大家都认为不能完成的任务,如果他成功了,可以一家团聚;如果不成功,无非这乱葬岗就是他的归宿,经过多灾多难的李善德,现在的心境反倒平和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约在正午时分,耳膜忽然感觉到了震动,有隆隆的马蹄声由远而近。”李善德发现了大道尽头的一个小黑点,这小黑点如离弦的箭,转眼间就冲到了春明门前。

他看见了几近衰竭的骑手,马背上的两个瓮。没错,从石门山出发的浩浩荡荡的队伍,经过几千里的星夜狂奔,最终抵达长安的只有这一骑两瓮,其余九成九的荔枝全部损毁。

长安也忙碌起来,春明门擂响开城鼓,敞开大门,兴庆宫前的城门、宫门、殿门次第敞开,杜牧笔下的诗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千顶山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盛况出现了,鼓乐齐鸣,喜庆狂欢开始了。

读到这里,震撼人心的不仅仅是对唐明皇与杨贵妃奢侈生活的嘲讽,还有对李善德精算、策划、坚持,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的敬佩;对这一转运及其过程的艰辛付出,累瘫了的马匹和骑手、耗尽的钱粮、加重了百姓的徭役,无不触目惊心。

此时的李善德,对宫内的绮丽世界全然不感兴趣,他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怎样走过这样一段艰难的历程和数不尽的辛酸。

李善德,大唐玄宗年间一个因算筹及第的长安九品小吏,在职场混了十八年,才在长安偏僻的一隅,买了人生当中的首套宅院。虽然只是一间小房子,还是靠贷款买的,但一想到妻子幼女,以后可以在长安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即使成了地地道道的房奴,心里也是知足的,小富即安,平凡百姓的生活不过如此。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与世无争的九品小官,厄运也会找上他。就因为他告假看房子不在场之时,职场上却发生了突变。领导从中做了手脚,趁他酒醉之时,把荔枝使这个当时看起来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硬生生地塞给了他。等他发现这是个陷阱,想讨要说法时,却欲告无门,欲哭无泪。好在有他的好朋友韩回和杜甫及时劝慰,相帮着出主意。

杜甫给他讲了一个绝境中奋起的老兵,终于百战幸存,回到长安的故事后,李善德听从了杜甫的劝告:“既是退无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

于是,李善德离开长安,毫不迟疑地奔赴岭南,开始了实践由不可能到可能的艰辛之旅,也演绎出了他为运荔枝那些精彩的奇思妙想和曲折经历。

李善德长于计算帮了他的大忙,也把它发挥到了极致,他完成的“荔枝转运法”堪称一绝。他的善良和厚道让他遇到了荔枝园阿僮和胡商苏谅的信赖,他们之间既结成了友谊,也有在无奈之时失去朋友、违背诺言的时候。

还有林邑奴,念及李善德把他当成一个人的恩情,以死告之,才使李善德躲过岭南经略使的追杀。

再看看李善德遇到的官场,由运送荔枝引发的官场现行记也颇为精彩。

因为他的不谙世事,不懂人情往来,先是遭了算计,才成为这荔枝使。

“流程是弱者才要遵循的规矩”,李善德这样的小官员,按规矩办事,经常碰壁,慢慢地他也懂得了权力运作方式,杨国忠的一块御牌,比什么规矩都好用,可以调动六部署司的正职主事,五个经略使的各路人马,甚至如此庞大的工程,朝廷不仅不用出一分钱,还能结余二万余贯。

李善德因为跪着和卫国公说了几句话,招福寺还不是为李善德免了200贯房贷。

所谓“和光同尘,雨露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李善德在整个荔枝运转过程中,充分见识了人性的复杂。

那么到了长安的李善德还是当初那个正直的人吗?还是阿僮信任的那个城人吗?

李善德完成了任务,但他还是对杨国忠喊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运输荔枝,劳民伤财,又荒谬至极,与国家相比,孰轻孰重?”在他的心底始终保留着他所珍视的东西,他没有在纷纷扰扰的世界中迷失自己。

“一个因从岭南运荔枝而犯事的官员,居然被判处长流岭南”,而李善德真的就带着全家回到了岭南。他带去长安的酒,帮阿僮种荔枝树,也没有忘记寻找苏谅。他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陶然自乐的生活。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李善德不改初心,方得圆满。他在岭南躲过了安史之乱,也算是长安小吏的完美归处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