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选书,到开始挑书,我经历了什么?(2020年第5周)
2020-05-10 本文已影响0人
淘气糖

这几年没怎么读书,微信读书里倒是放了百来本想看的书。一个月前,终于开始实施“七天六本”读书计划。
周一到周六,每天读一本书,并写一篇读书笔记;周日回顾总结,并制定下周清单;每两周选一本「最佳之星」。
前两周读的书很随意,以兴趣为主。回顾时发现,所读的 12 本书,整体评星较低,大都是一星书,有用信息非常少,「最佳之星」为空。
当时没有在意,书架里的书太多,凭感觉选更省事,随后的两周书单仍很随意。意外的收获是,第 3 周有四本四星书,最喜欢的是《怎样读书好》。
第 4 周有两本五星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和《给大忙人的高效阅读课》。「最佳之星」为李源的《给大忙人的高效阅读课》。
这一个月读书最大的收获是,从不选书,到开始挑书!
事情是这样的,周五读书前,用“五位一体法”给要读的《过简单而有品质的生活》,画了个图。

结果发现,放着极简主义的集大成之作《断舍离》不读,而去读信息少的同类书,实在是浪费时间。于是,一改往常凭感觉选书的习惯,开始主动选择。
一是看微信读书和豆瓣评分,一般低于 8.0 不读;二是根据“五位一体法”,对同类型的多本书进行挑选。
根据这个标准,制定出第 5 周清单。
周一:《思维导图》/ 孙易新
周二:《超级快速阅读》/ 克里斯蒂安·格吕宁
周三:《叛逆不是孩子的错》/ 杰弗里·伯恩斯坦
周四:《思维导图完整手册》/ 东尼·博赞
周五:《百位名人读书心法》/ 邢群麟 宿春礼
周六:《法国妈妈育儿经》/ 帕梅拉·德鲁克曼
说明:由于资源有限,思维导图类只能先读以上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