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荣格

2021-07-07  本文已影响0人  wasue

【百度百科】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1907年开始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合作,发展及推广精神分析学说长达6年之久,之后与弗洛伊德理念不合,分道扬镳,创立了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提出“情结“的概念,把人格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曾任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会长、国际心理治疗协会主席等,创立了荣格心理学学院。1961年6月6日逝于瑞士。他的理论和思想至今仍对心理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2021.6.4-7.7(小暑)阅读卡尔•荣格这位分析心理学创始人本人著作《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逐章阅读,逐章整理如下:

自序(摘录):

我的一生,就是一个潜意识自我充分实现的故事。潜意识里的一切,都在竭力想通过各种外在表现性的展现出来,甚至就连我的人格,也强烈地要求从潜意识状态逐渐成长起来,且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并自我体验。我无法用科学的语言来追溯我这样的成长历程,因为我无法把自己作为一个科学的命题来进行研究。

我向来觉得,生命就像通过根茎来维持存活的植物。真正的生命是不可见的,是深藏于根部。露出土壤的那部分生命只能延续一个夏季。然后,便枯萎凋谢——真是短暂。生命和文明的生长与衰败是永无休止的,反观我们的人生却短暂即逝,这不免让我们唏嘘不已。若有人想让生命永远延续,那无疑毫无意义。然而,我却从来没有失去那于永恒流动中生存着的、永不消失的某种东西的意识。我们所见的是花,它会消逝的;但根茎,却依然存在。

我一生值得讲述的事件,是那些从转瞬即逝的世界闯进永不流逝的世界的事件。这就是我在书中主要谈论内心体验的原因,这其中包括我的各种梦境及幻象……我很早就顿悟到:对于人生的各种问题,如果从内心找不到答案,那么具有的意义是很少的。外在性事件根本无法代替内心体验。

第一章:孩提时光。描述了对“我主耶稣”的初步感觉,描述了约三四岁时梦到立在金色宝座上的阳具~无法言说的神,描述了十岁那年把自己雕刻的小人和捡到的黑色石头藏在文具盒里的秘密。

第二章:中学时期。(一)描述12岁以类似癫痫发作逃避上学而无意听到父亲叹息,担忧自己日后无法自食其力后克服昏厥并发奋图强。自此成为了两个迥然不同的人:一个是现实中的学生,一个是生活在18世纪具有权威势力影响力的老人。描述了同一年,出现上帝发力摧毁教堂,向他显露智慧和善良的幻象。(二)描述在学校常受到无端指责,发现自己有罪但又希望清白,双重人格相互作用与反作用;描述因觉察母亲也拥有双重个性而不敢信任母亲;描述了与父亲在宗教领悟上的背离,自己通过坚信礼领圣餐等仪式对宗教的怀疑日益增长。(三)讲述16岁起,荣格开始在父亲图书馆寻求对上帝知识更进一步的了解,但是哲学方面的有限解释,令第二人格陷入悲观沮丧;同时,第一人格也在文学、戏剧、历史等广泛阅读中逐渐丰满起来。荣格感觉自己进入无边无岸的“上帝的世界”~这是由上帝安排并充满秘密含义。在孜孜求索中,他开始研究叔本华和康德。(四)荣格内心一分为二的特性显示出广泛的学科选择,一方面被自然科学强烈吸引,因为那些真理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另一方面又对宗教学相关的一切神往,感兴趣的是精神性问题。其时,离家就医疗养及旅行的机缘,逐步接近成人领域,扩大了看世界的视野,令荣格兴奋不已,滋生出由塔楼、城堡、小城市等组成的自我秘密世界。对自然科学和现实世界的探索也越走越宽。

(摘录)

随着年龄增长,父母和其他人会经常问我想成怎样的人。我在这方面尚未有清晰的观念。我的广泛兴趣把我引向了不同的方面。一方面,我被自然科学强烈吸引,因为那些真理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另一方面,我又对宗教学相关的一切神往。自然科学中,我主要对动物学、古生物学及地理学感兴趣;在后者则喜欢希腊、罗马、埃及和史前考古学。当然了,那时候我并未认识到,我选择的这些广泛的学科分类是多么符合我心灵一分为二的双重特性啊。自然科学使我感兴趣的是历史背景下的各种具体事实。而在宗教学中使我感兴趣的是精神性问题,还涉及到哲学。在自然科学里,我忽略意义的因素;而在宗教学里则忽视经验主义的因素。自然科学在很多程度上能满足我第一人格的需要,而对人的或历史的研究则为第二人格提供了有益的教导。

第三章:大学时代。荣格面临未来职业的选择,在第一人格、第二人格(《浮士德》是第二人格的活生生的等同物)之间竞争决定权,促进了荣格学习科学的决心,而“我心里清楚,我是生活在一个人必须挣得其生活资料的时代和世界里”,进一步推动选择学医。梦到挖掘史前动物遗骨、巨型深海放射目动物以及护住小灯不灭的梦境起到很大的启示作用。1895年春天荣格进入巴塞尔大学,同年父亲去世。通过对尼采著作的研究,荣格认识到“在他冒冒失失地一头撞进那不可言喻的神秘里(对一切价值观念进行重新评估)并想向愚钝的和为上帝所抛弃了的大众对这种神秘进行赞美时,他却对自己一无所知……这全都是妄图引起已把其灵魂卖掉以换取一大堆互不连贯的事实的大众的注意。” 随后,在毕业前赶考中,精神病学教科书令他豁然开朗,精神病学就是他的人生目标,“人生兴趣的两个洪流在此汇合一处,生物学学识和精神世界体悟借助同一条河道,汇聚成一片奇妙的世界”深深吸引了荣格的注意力。1900年12月10日,荣格在苏黎世大学精神病院履职,由此开始了精神病学研究之路。

第四章:踏入心理治疗领域。弗洛伊德的研究成果带来很大启发,指明了抓住个案特点进行深入探索的方法道路。荣格列出数个自己接诊的精神病患者的病例,说明都隐藏着不为人知、刻意回避的往事真相,都是病人为之心力交瘁有口难言的秘密,而这些正是实施治疗、有望痊愈的关键钥匙。只有在充分研究患者的完整病史后,才算是开始真正的治疗。心理治疗和分析,因为患者不同而千差万别。1905年,荣格在精神病学科大学任教,并成为苏黎世大学精神病医院的主治医生,后开办私人诊所,积累并治愈不少典型病例。通过对患者的悉心研究,荣格明白,受迫害妄想和幻觉包含的核心意义就在于,其背后隐藏着患者的人格、生活经历、人生希望和愿望;精神病症状中隐藏着一般人格心理学,重现着昔日人类的心理矛盾,我们在患者身上并没有发现新的事情或者未知的事情,而是遇到自身根本性的根基,就仿佛看清楚镜子里的自身。心理医生仅仅进行精神病学理论研究是不够的,掌握一种概念体系是不够的,需要长期学习各种知识。患者和精神分析对象,让荣格感到无限接近人生现实,获悉人生本质。“和形形色色心态各异的人们相遇相识,对我的人生意义远远高于和社会名流的社交活动。”

(摘录)

没有人愿意受困于概念,都想避开经验,追求认知的舒适度。人的精神并非生活在浮泛的剥夺经验实质的概念当中,而是存活于行为和现实当中。仅仅靠只言片语是不可能把狗从壁炉边引开的。尽管是这个道理,但是人们还是习惯了故技重演。

第五章: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荣格坦诚与弗洛伊德的交往细节及绝交过程。荣格走上精神病学研究道路后,深受弗洛伊德研究成果尤其是解析梦境的方法的启迪和滋养,并在公开自己的学术观点时,不顾学界反对势力,支持弗洛伊德的神经症学说理论。但在与弗洛伊德的亲见学习和交流中,荣格虽然尊敬对方为前辈并珍视两者的友谊,却对其渗透着潜意识宗教因素和教条主义的性学理论、对待人类精神的态度(总认为人类智慧与性压抑有关)存疑,由此理解了阿德勒的权利假说,更可以从侧面将之作为尼采对权利原则崇拜的补充。在内心抵触和迷茫中,荣格感觉忽然间进入了未知新天地,在无数联想及新想法中,荣格深入研究心理学发展渊源,提出新的心理学概念-“集体无意识”,完成了《力比多的变化和象征》(1912年出版,其中“牺牲”章节阐述了与弗洛伊德之间巨大的学术思想差异,代表了与弗洛伊德的决裂)、《移情心理学》和《结合的奥秘》等著作。

第六章:直视潜意识。尼采与弗洛伊德在学术上分道扬镳之后,找不到学术研究的立足点,失去研究方向,也缺乏更好的提升之道,因而转向未知领域-神话。荣格意识到,原原本本把梦境作为解释的基础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它们本意如此,本来就是我们应该作为出发点的事实基础。因此需要初始定位。在梦境中,以及对自己奇特梦境的研究,让荣格沉溺于潜意识幻想之中。他听从内心的指引,在石头游戏、建造小屋、记录幻觉画面中,对自身进行潜意识实验,深入潜意识当中,与腓利门及其他幻觉形象交流,与自己的“女性意象”对话,1916年创作完成《致死者训词七篇》并画出第一幅曼荼罗。荣格认识到心理学发展的目标是自我,自我不是线性发展,只是循环往复,最终回归中心。荣格自觉把心灵探索坚持到底成为一生的追求,从未偏离研究初衷,从1912年到写出自传的50年间全部的论文学术,所有一切精神创造及所作所为,都来自最初的梦境和幻想。

PS:这一章及下一章,荣格的研究经历与我们的历史和生活背景完全不一样,理解上有难度。但是精神层面的共性是相通的,尤其令我惊喜和认同的是,这些内容解答了我对尼采最后走向疯癫命运的疑惑。如下:

(摘录)

潜意识的活动有时候会让人难以忍受。在致力于摹写幻想的时候,我恰恰需要现实的依托,对我而言,就是家庭和事业工作。我迫切需要进行一种顺其自然、回归理性的生活,以此和不一样的内心世界进行抗衡。家庭和职业是我始终可以立足的现实基础,也证明自己是现实存在的正常人。这些都一如既往地证明我是现实存在的,不会变得像尼采那样受到神灵的驱使,变得人生飘零。因为尼采没有立足现实基础,他所拥有的无非是其内心的思想世界。潜意识对他的占有,胜过了他所能控制的内心。即便我现在游离八方世界,纵使经历万事总还知道目的在于现实,所追求的是不断充实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今生今世确实深深扎根我的内心,我的人生座右铭就是:现在就看你的表现了!因此,能够拥有家庭和事业,是令人欢喜的最大现实,可以保障我正常并且真实地生存和生活。

【百度百科】与弗洛伊德的友谊:1907年3月,荣格与弗洛伊德两人正式在维也纳会面,两人交谈了近30小时。对荣格而言,弗洛伊德是他所遇见最重要的人。对弗洛伊德而言,荣格非犹太人的背景正好可以破除只有犹太人才关心心理分析的偏见,而他在伯戈尔茨利医院的心理医疗背景和经验,更让他成为心理分析阵营的新星。6个月后弗洛伊德将自己研究成果寄给了荣格,于是两人开始了长达6年的紧密交往与合作。1908年荣格任心理分析与精神病理研究年鉴编辑。次年他随弗洛伊德及心理学家弗伦齐来到美国,参加在克拉克大学的心理学会议。1910年荣格被推选为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会长,也是该协会第一本心理分析期刊的主编。同时荣格开始准备论文《无意识心理学研究》,其中阐述了他与弗洛伊德在心理学研究方面的差异,两人之间的分歧日益加剧。除了对心理学的看法不同之外,弗洛伊德如父亲式的权威亦让荣格受不了。1912年弗洛伊德到荣格所居附近克罗伊茨林根访友竟未顺便拜访后者,荣格对之大为愤慨。此后不久荣格再次赴美在福德曼大学作了数次演讲,公开驳斥了弗洛伊德的性本能学说,相关内容之后汇总到他同年著作《心理分析理论》一书中。同年11月两人在慕尼黑见面,商讨心理分析杂志事宜,讨论期间弗洛伊德突然昏倒。1912年荣格出版了《无意识心理学研究》,这标志着他与弗洛伊德的彻底决裂。两人最后一次会面是1913年9月慕尼黑第四届国际心理分析学大会,会上荣格作了有关人格内倾与外倾方面的演讲。

第七章:著述来源。荣格阐述了开始于后半生花费近20年对潜意识深入研究,所著学术理论作品以及其心路历程、梦境、精神世界探索之旅。他坦诚全部著作都承载着内心的使命,它们因为命中注定的任务而诞生,都是以钻研人格的秘密为主题展开,弥补了当时世界的缺失,是在自己的推动下让精神发言,也没预料到这些成果能引起热烈反响。1912年出版《力比多的变化和象征》,和弗洛伊德的友谊终结,开始自主研究之路;1913-1917年研究自己的潜意识图景,创作了《自我与潜意识的关系》;1918-1926年悉心钻研诺斯替教派学说,想要证明内心体验的历史发源地,1921年出版《心理类型》;1928年出版《心灵能量学》,为心理学设置统一性,把人的内在驱动力看成能量释放的表现形式;偶遇中国炼丹术,成为研究的决定性经历,通过理解炼丹术的象征意义、研究个体和集体的变化过程,得出本人心理学说的中心概念:个性化过程;1929年与卫礼贤共同编纂《金花的秘密》成书出版。荣格直言其论文存在一个根本基点,即早早地触及世界观问题,处置心理学和宗教学说的对峙问题,多次面对潜意识的象征意义和基督教及其他宗教的关系问题 ;1940年发表《心理学和宗教》,1942年发表《帕拉切尔苏斯理论》,1944年出版《心理学与炼丹术》,1946年形成《移情心理学》,1951年发表《万古永存》,1956年出版《结合的奥秘》。

【百度百科】著书立派:跟弗洛伊德决裂之后,荣格犹如走入一条死胡同,朋友和同事们背弃了他,他的学说也遭了严厉地批评,他个人精神方面亦出现问题。在1914年时,他辞掉了职位,开始了一连串的旅行,并专心的去探讨自己的潜意识。1916年开始,他为自己的研究结果出版著作应邀演讲,在巴黎就自我和潜意识的关系发表了一次讲座。此后又在1923年和1925年作了类似的讲座。1918年,他从诺斯替教派作家的作品和炼金术中得到灵感,开始以一个全新角度研究意识心理学。1921年出版了《心理类型》一书,探讨意识头脑对于世界可能产生的态度,此书出版后荣格在心理学界的声名大振。1924-1925年荣格赴美,在新墨西哥附近旅行访问当地印第安人。1925年10月荣格出发去非洲探险,途经肯尼亚和乌干达等地,最后到达埃及。1928年,荣格与理查德·威廉(即卫礼贤)合作研究炼丹术和曼茶罗象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两人合著《金花的秘密》于1929年出版,其理论受到心理学界欢迎。1932-1942年荣格任苏黎世联邦综合技术大学教授。期间1930年,他担任了心理治疗医学学会的副主席,1933年任主席。1934年又创建国际心理治疗医学学会并任主席。从1933年起,学会每年都在瑞士阿斯科纳召开研讨会。荣格还不断地被授聘世界各大知名大学、科学院及学术团体的荣誉称号。1938年荣格接受英国政府邀请,参加印度加尔各答大学校庆。在那里,荣格更多地接触接触到了东方文明、佛教及印度教的内容,并继续对炼金术与宗教的研究。1939年二战爆发,荣格辞去国际心理治疗协会主席一职,之后在瑞士长期从事有关人格心理学研究和心理学治疗工作。由于身体原因,荣格于1942年辞去苏黎世瑞士联邦工业大学教职,之后出版了多本有关心理学与炼金术的著作。荣格经常举办研讨班,分别用英语和德语讲课,其中不少人成为第一代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家,也成为1948年在苏黎士建立的荣格学院的基础。1945年二战结束,荣格离开瑞士到世界各地访问演讲,期间还出版了《心理学与宗教》引起了宗教界的强烈反响。1946-1952年间,尽管荣格长期卧病在床,仍然出版了四部著作《论精神的实质》、《埃里恩:自身的现象学研究》、《答约伯》及《共时性:相互关联的偶然性原理》,其着重以人格心理学思想对宗教进行深入的剖析与探讨。荣格最后一本著作《记忆、梦与反思》是他的自传,在其死后不久出版。

第八章:塔楼。荣格把自己的潜意识和幻想内容,通过现实学术研究工作逐渐落到实处。不仅如此,还想把内心想法和自我认知,在一定程度上用石头进行表达。1922年荣格在博林根购置土地,1923年丧母后的两个月开始建造首座塔楼。开初的想法是实现集体理念以一家人居住包括家畜的陋室,随着施工的推进,逐步增加扩建,前后历时十二年建成四位一体的建筑,主建筑夹在两座塔楼之间,加上院子回廊。1955年经历丧妻悲痛后,出于实现自我的意识而将主建筑加建拔高。从一开始建造,塔楼就意味着孕育之所,荣格沉浸其中寻找过去、成为现在和创想未来的“自我”。各个阶段建设房屋,都是在梦幻的指引下一步步完成,意味着人的心理整体象征在一步步发育。这处建筑没有电力照明,荣格从建造首年就开始在此度假,在最原始的简单家务、融入自然景致中实现返璞归真。1950年,考虑到塔楼给予的重要事业启示,竖立了一座纪念碑。1955-1956年,雕刻了祖宗牌位放置在回廊里。荣格强烈感觉到父辈以及其他祖先留下的那些未完成、未了结之事以及疑问都影响着自己,本能地熟悉印度人关于业障的概念。

(摘录)

现代的我们,无论是身体和心灵都是属于祖先的一部分。个人心灵里的新鲜事物是自古以来已经存在的组成部分,通过变化重组得来,因此肉体和心灵都具有显著的历史性质。所谓新生事物,找不到历史的落脚点,其中只传承了部分祖先特征。我们按照自己的心灵生活,快速步入时代的急流,越要脱离自己的根系,越以蛮力冲向未来。但是一旦突破旧有窠臼,原有根系大多消亡殆尽,人生根本就无所依靠。恰恰这种根脉的丧失,造就了文化不适应和仓促应付,使人们更多生活在未来,生活在未来对黄金时代的虚幻许诺和畅想,并非生活在当下。人们毫无敬畏地扑向新天地,内在驱动力是日益增长的不满足、不满意和不得安宁的感觉,生活也不再是由于拥有而是许诺,不再是鉴于今日而是处于迷惘的未来当中,在那里期待真正的日出。

第九章:旅行。分为北非、印第安人、肯尼亚和乌干、印度、罗马五篇。荣格终于实现长久以来的梦想,去到不使用欧洲语言、没有基督教、生活着别的种族,历史传统、世界观和精神面貌和欧洲完全不同的国家旅游。1920年初到北非的突尼斯、进入撒哈拉沙漠,偶遇阿拉伯文化,感受当地人依靠激情生活,觉得找到了欧洲人之外的人类的心理定位,但在潜意识世界中对无法摆脱欧洲人优越性的我发起猛烈攻击,由此产生激烈的内心冲突,以梦境中杀气腾腾的场面进行表达。及至和美国朋友一起,来到新墨西哥州的印第安人居住地,感受普韦布洛人对太阳和大山的顶礼膜拜和聆听神灵呼唤的宗教理念,感到从放弃自身逻辑和自身认知的生命意义出发,才能得到认同,其实和“耶和华在西奈山受到上天启示、尼采在恩加丁山谷获得灵感,都属于类似的一脉相承”一样。1925年,尼采以心理考察队身份进入内罗毕,顺着乌干达铁路深入热带原始游历,领略埃尔贡人敬奉日出、接触土著人生活、和巫医清谈、参加土著舞会……以到达埃及发源地-喀土穆为终点。一路浮现联翩,却发现此行并非如理智上以研究欧洲人对原始洪荒世界的条件有什么反应为目的 倒是因为欧洲的空气乌烟瘴气、令人窒息的现实原因。

1938年的印度之旅,因为前期研究和在当地交流的机缘,使尼采首次感受到千差万别的陌生文化。他始终关心的是关于恶的心理天性问题,看到印度智慧兼具善恶,感受到东方人不同于基督教徒向善驱恶,并不将道德问题单纯排在第一位,“善恶是天经地义存在着,都包含在天性之中,只是同一个整体的不同表现侧面罢了。”而荣格并不认同:“在这一点上,我存在异议,若是以这种态度,无论善恶,其实质都无影无踪,只会导致某种停滞…印度智慧缺乏善恶规制,渴望摆脱人类本性,相应地在冥想当中进入无相和虚无的状态。而我则是想鲜活地观察自然、内视心中画面,既不想摆脱外界,也不想摆脱内心,更不想脱离自然,因为这一切充满神奇美妙。自然、心灵和生命如同灵性绽放,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事?对我来说,存在的最基本核心是存在,而不是不存在 而不是不存在或者不复存在。我认为,从来没有不惜代价的解脱,不可能摆脱不具有、不曾做或未经历之事。只有为可为之事,专心致志,全力投入,才可能真正解脱。”再到佛塔参观,沉醉于僻静圣地,遇见日本香客礼佛玩,荣格深受触动,感到佛陀一生出于理性洞见而自我实现,基督通过命中注定的牺牲来体现自我,两者都是征服世界者,但追求的意义完全不同。新的梦境以寻找圣杯、搜索“哲人之石”出现,回归体会备受冷落的对欧洲的关注。

1914年的罗马之行篇幅较短,讲述在拉韦纳市东正教洗礼堂亲眼所见、印象深刻的壁画竟然并不存在,从此认识到,心境如外物,外物如心境,一切都有可能。

(摘录)

面对事实,我们要始终置于事外,站在客观立场,以开展有效的批评,心理学事物上也是如此,我们当然比在任何其他一门科学上都更加主观性地困于其中。例如,如果没有机会从外部环境观察自己的民族,我们又怎么可能认识民族特性。从外部看待是指站在其他民族的立场上去看待,必须为此学习关于其他民族集体心理的相关认知,在这一同化的过程中,就会遇到那些格格不入的事物,它们也构成了民族成见和民族特点。他者身上令人困惑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对自我认识的启迪。

第十章:幻象。1949年初,荣格不幸心肌梗塞引致无意识状态而经历了一番妄想和幻觉。描述了死而复生后,对当时虚无缥缈的美妙感觉眷念流离,“曾经庆幸总算摆脱万物束缚,现在却又回归现实”,因此精神萎靡不振,身体虚弱不堪。及至痊愈出院后,迎来心理学研究工作的收获期,实现对万物的终极认识,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发前人未发之言论。因为他深刻认识到“认同自身命运非常重要,因为以此才有自我,即便发生莫测变故,用坚实的自我坚持下去,接纳事物的真相,可以对世界和命运更加应对自如。实现虽败犹荣,无论内外如何变化,都不会受到任何干扰,因为自身保持连续性,可以在生活的洪流当中和时间的灰烬面前保持岿然不动。”

第十一章:死后复生的意念。荣格对死而复生的看法不仅有自己的梦境,偶尔还有他人的梦境造成、修正或者证实。荣格选择聆听内心的神奇故事,详细观察自己的遭遇,不依据自身的理论故事设置障碍。他认为,我们生活在现实特定世界中,存在和思维都受制于这个世界,变得眼界狭隘,人们却发现许多站在现在立场上无法解释的事情。关于死后复生的神话故事的意义及隐藏着怎样的现实,我们一无所知也无法澄清及把握这些超越人类理智的事物。但是,批评理性越多,生活会越贫乏。我们越注重潜意识,关注神话,我们的生活就会越圆满。潜意识有时候会告诉我们按照任何逻辑都无法获知的事情。心灵有时候可以超脱时空因果定律而发挥作用。通过阐述一系列相关梦境,根据他的经验,基于潜意识给出的暗示而获得的见解可以指点迷津,使人高瞻远瞩。荣格的有些梦境,是祖先幽灵、死神或者死者向他发问,试图努力闯入现实生活,以分享人类的新知识。时空中的三维坐标世界,分解成纵向坐标和横向坐标,在“彼岸”的另一时空,或者显现成多角度的原型,也许表现为原型周围弥漫着“认知迷雾”。荣格后来创作《致死者训词七篇》。

荣格对母亲去世前梦到已故父亲前来咨询涉及婚姻难题的最新认识而未能预见母亲的去世,心有戚戚,并由此对比印度轮回转世和西方神话需求,分析出在世界本质方面,东西方并没有达成共识,“西方人无法忍受毫无意义单纯静止的世界,必须假设它有一定意义。东方人不需要这种假设,而是体现这种假设。西方人想方设法完善世界的定义,东方人力求在自身实现意义,如佛陀那样抛弃尘世和存在。”

荣格认为,潜意识的整体是一切生命过程和心理过程中的真正精神领袖,它力求完全自我实现,也就是对自身有全面意识。对人们来说,最关键的问题是,你着眼于无极限吗?人越强调虚假的财富,越感觉不到根本,其生活就越不如人意。若是理解并感觉此生已经接近无极限,愿望和态度就会发生改变。归根到底,人正因为有根本才有价值,否则就是虚度生命。按照我们的认知水平,人生的唯一意义,就是在生存的平淡乏味的阴暗角落点燃一盏明灯。可以假设,潜意识如何影响我们,我们增强的意识也会同样影响潜意识。

第十二章:晚年的思索。荣格在开篇就表明这一章可能会让读者感到理论化,但是他必须在个人传记中说清楚自己,而且这种“理论”是他生活的附属生存形式,和饮食习惯一样是他必需的生活方式。(一)表明20世纪的基督教虚有其表,恶念成为生杀予夺的现实,我们必须学会和社会罪恶周旋,首先要有自知自明即全面认识自我,其次必须客观地知道可以做哪些善行,会产生哪些无耻的行径。进行自知自明的深化也是需要科学的,也就是心理学。“一些人还在按照基督教教义进行妄想,以为可以把所谓的恶念踩在脚下:而另外一部分人却被恶意所困扰,心中不再存有善意。恶意如今已经成为牢固的强权,一半人类依仗由人挖空心思编造的教条,另外一半人苦于缺乏对方这种局面的神话。”如此体现上帝形象的对立本质,需要进行对神话的加工。荣格以其研究的集体无意识形象、曼荼罗符号、意识和潜意识的合作、人类反思意识……来说明神话即神性生命在人类身上天启的意义。

(摘录)

无论如何,我们需要进行重新定位,也就是进行悔过自新。如果接触了恶念,人生沦陷的忧虑就在眼前。所以,不要以为难以自拔,也不要一心向善。人们醉心于所谓的善念,已经失去了道德基础,并非它自身会败坏,而是因为人们沉醉于善念产生了恶果。任何嗜好都是有弊端的,无论是酒精,还是理想主义。人们切不可再遭受矛盾性的诱惑。

人们的判断总是以偏概全,会让我们怀疑自己的意见是否是完全正确的。……我之前已经强调过,无论世界是否因为我们的选择而发生逆转,所作所为、有意为之或者计划中的不公正,都会在将来一如既往地报复我们的心灵。

(二)由个体的发展,引述到原型的作用,到心理的局限性。

(摘录)

防止个人与他人合作的最佳手段,莫过于拥有个人意欲或者必须保守的秘密。从结社的起源,就可以看出对秘密组织的需要。共享秘密可以给和衷共济提供粘合剂,所以,在蒙昧无知的发展阶段,需要故作神秘,这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群居阶段的秘密意味着对缺乏个性凝聚力做出有益补充和弥合,由于不断强化对他人不知不觉的认同,个性化发展一再分崩离析。其实个体的任务就是,有别于所有他人而实现自立。个体在独行的狭路上也需要无法泄露的秘密,此类秘密迫使他在个人计划上遭遇孤立。许多个人可能不堪忍受这样的孤立,他们成为神经症患者,无法真正认真对待事情,通常逼不得已要适应集体而被迫牺牲个人目标……

正如一切能量出自对立,心灵也有其内在对立性作为其活力不可或缺的前提,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寓于万物生命当中。能量作为有意识的心灵生活的基础,是先于后者存在的。先于意识存在并制约它的原型,是作为本能意识基础的先天结构形式出现,它们并非事物本身,其实是人们看待、把握它们的形式。原型作为本能的特性,渲染了本能的活跃本性,具有推动或强求特定行为方式或冲力的独特能量。

意识的产生在物种起源和个体发展上是次生物,正如身体在人体构造上已经进化了千百万年时光,现代人体每个部分处处隐约可窥见前身,心理也是一样的道理。个体自我形成于错综复杂的基础之上,一生都由它支配。自觉意志不会长期代替生命本能,而是由内向外迎向我们,若一如既往把它命名为心魔,则至少一语道破心理实情。

我想在心理治疗领域运用历史知识或者神学知识,比起限定于其作用于其他目的的专业领域,因为烛照参照不同,必然得出不同的结论。心理学需要从所有宗教和哲学的角度入手,进行最广义的对立问题讨论,用来探究心理学的依据和意义。

凡是可能的陈述,均是出自心理的决定。心理还呈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基于心理及内容的对立性而呈现不同级别的落差。心理是无法跨越自身的。心理会以片面性的理解而失去真实认知力,成为无法反思的心理状态过程,每种心理状态都是自以为是。

我不能不局限于自身的无知。我反正不知道什么为原型的真实本性,只要原型证明自己有效。对我来说,它们就是实际存在的;当然,不仅原型如此,心理本性也是一样,无论心理怎么说自己,都是无法超越自己的。

(三)很短的篇幅,提到对与反思领域同样辽阔的性欲本能领域“一言难尽”。

(摘录)

爱“承受一切”并且“容忍一切”,这句话概括了一切,无须再多一字。因为深究起来,我们是宇宙进化的“爱”的牺牲品或者手段与工具,我给此字加上引号,为的是表明,所指出的不仅是渴望、爱好、优待、祝愿……还有胜过个体的整体,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们作为部分是领会不了整体的,是整体的手下败将。爱是他的光明和看不到尽头的黑暗。

(事实上,这一章很难读懂,原因至少一是不熟悉荣格的心理学理论,二是不熟悉基督教发展历程,三估计是翻译也带来难度。如上概括整理实在勉为其难,所以按自己能理解的摘录下来为主,期待日后重温再续。)

第十三章:回顾。荣格自述自己和大多数人的差异在于,与世界之间的“隔离墙”并不是非常厚以致以为世界就那么大,而是一目了然且独一无二。他对幕后的过程有所察觉,早早注定了和这个世界的联系,而且在童年就形成了如今的状态,再加上后期逐渐博闻强识,不得不关注别人看起来一无所知且毫无兴趣的事情,也因此陷入孤寂状态。荣格一直竭尽全力和自己的奇思妙想同生共存,“魔鬼和幻想在我内心肆无忌惮、横行无忌、所向无敌”。“我临川而立,唯一能做的是赞叹自然伟力无所不能”,世界浩瀚无边,充满神秘,荣格感到对生活如此精彩非常满意,也从丰富多姿的人生经历中获益颇丰。

(摘录)

老子曾云:俗人昭昭,我独昏昏。这就是我步入高龄后的感觉。在高瞻远瞩之下,对是否有价值的判断,亲身经历之后会深有体悟。人们站在人生的终点站,想要回归自己的生存方式,复返永恒莫辩的意义,老子的这句话就是最好的例证。

还有很多美好事物使我变得充实快乐。例如,植物静美、动物动感、云彩飘逸、日夜交替,以及人身上永恒不变的品质。对自身越无强行驾驭,和万物的亲近强度就越强。令我感觉到,让自身与世界如此长久地隔离起来的那种疏离感,一步步迁回我的内心世界,并意外地揭示出我未曾认识到的欠缺。

附录一:荣格书信选。1.选录有荣格在外写给妻子的信件,七篇发至纽约,一篇发至突尼斯。大部分描述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美国大都市印象,以及良好的工作安排和接待,却不忘自律和克制。2.有弗洛伊德至荣格的三篇书信选录,不是很长,显示出弗洛伊德如父亲般的权威,也印证了自传中所描述的两人交谈过程中荣格显现的由心灵催化令旁边书柜发出的爆裂声,个人猜测分别代表了弗洛伊德在初识荣格、深入了解以及分道扬镳三个时期的态度:惊艳对方的才华并表现出控制欲、对荣格独特研究方式的接纳并有所期待、体察到两人思想分歧而发出警示……。3.致年轻学者信件选录一篇,说明自己偏爱语义双关和模棱两可的表达方式,以适应心理的双面特性,“因为这优于直言不讳,符合人类生存的本性”。4.致同行信件选录一篇,表达在受造物的世界,“秩序”这个词的概念和“意义”这个词的概念并非等同,进一步对造物主产生疑问:为什么要制造这全部的世界现象?5.荣格分别描述三位对自己影响较深的学者教授(弗卢努瓦、卫礼贤、齐默尔)的认识学习过程及受到的启发。在卫礼贤(《金花的秘密》合著者)一篇中,还有自己对《易经》的学习运用感想和因此与胡适相遇询问的经历。

附录二:至死者训词七篇。训词一中“你们听好了,我从虚无说起,虚无就是充盈。在无穷无尽的宇宙当中,满就是空,虚无既代表空也代表满……无穷无尽永恒存在者没有任何特性,因为它已经包含了任何特性。世间万物不存在于圆满当中,只存在于自身当中,圆满是万物的初始和归宿……我们必须区分圆满的特性,每一组特性都是相反相成的反义词。成对的矛盾是圆满的特性,它们不存在,是因为自我进行抵消了。”~像极了东方思想。

训词二,阐述死者们想要了解的上帝。

训词三,讲述至高无上的上帝。

训词四,讲述众神群魔。

训词五,讲述教会与教徒之间的互动。

训词六,讲述性魔、心魔。

训词七,讲述人类的事情。

附录三:疑难词汇集注。包括荣格对炼金术、原型、意识、潜意识、上帝形象、曼荼罗、个性化、人格面具、神经症、梦、阴影、心灵、同步感应、心理创伤等26个概念的描述。

读后感:

1.每一个章节都引人入胜,荣格主要依循个人成长时间轴从多个侧面阐述自己丰富的人生历程和精神世界。与一般人不同的是,荣格以其第一人格、第二人格的交替发展,促进自身人格成长,由内心引领去探索极其丰富的人性世界、精神世界。

2.研究精神病学的荣格,虽说也有精神方面的问题异于常人,最终是没有疯掉的,用他自己的话而言,就是“需要现实的依托……需要一种顺其自然、回归理性的生活,以此和不一样的内心世界进行抗衡”,也就解释了我对尼采为什么疯掉的疑惑。是的,世间令我们迷茫,精神让我们亢远,回归现实,迷路知返。

3.荣格的精神世界非常丰富,梦境和幻觉能够通灵,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现实、梦境与虚幻。个人觉得和他博览群书、多重思考、探索研究密不可分。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以没有无缘无故的景象能够出现在脑海里或者反映在行动中,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所有的思维都可往前往深追溯。

4.荣格出生于神父世家,成长环境及其思考、研究离不开宗教氛围,在自传中有大量对基督教及基督教发展的评述,也对东西方宗教信仰进行比较。信仰不同,但是人性相通,人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诉求相通,我们读着读着很容易引起联想和共鸣,也对人类异于动物的独特的精神世界及带来的行为现象有所感悟和理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