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教育上班这点事儿

执行者与管理者

2017-05-07  本文已影响0人  壹壶茶

初入职场时,我们大都是执行者,因为我们没有经验、没有阅历,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按照领导和其他老同事的要求,认真执行,并在执行的过程中积攒经验、阅历,逐步成长。一般二到三年,一些人就开始转向管理岗位,做个小主管,手下开始带人,这时,我们就由执行者逐步向管理者、领导者转型。当然,有的人转型的早,有的人晚,也有的人一直没有转型。有的人说,要想当好管理者,首先要学会如何做好一个执行者,似乎有道理,但也不尽然。

回想自己,从实习开始,在启蒙领导的引导下,逐步成长,在实习结束时,已经成了一个小主管,下面带两个跟我同一年毕业的大学生,从此开始走向了执行者与管理者交错的行程。工作5年后,基本上就稳定下来的,始终带团队,尽管团队人数不多,但也是团队。回想起来,早些年到别的公司面试时,人资的人会问“有没有带团队”的经验,那时还很奇怪,这有什么区别吗?现在想来,确实有区别。手下有人可带、可管时,你就是一个团队的LEADER、领导、管理者,你在做事情时,就是一个团队在做而不是一个人在做。本质上,没有完美的个人,但是,却有可能产生完美的团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借助团队中其他成员的力量,来补足自己的短板,如果我们组建团队时是有目标的,组建的团队就会是一个互补的团队,而不是一个相似的团队(就是LEADER在找人时,拼命找像自己的人)。类似于美国的特种兵小队,有爆破专家、有信息专家、有武器专家。只有这样,才能以团队的综合能力去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比如我们要通过推动一个新的项目来解决现存的某一问题,就需要有人定出项目实施目标和计划,有人出去推广和营销项目,有人负责跟进和推动项目,还有人需要为项目的宣传做策划和美观处理等等。如果是一个人的话,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兼顾这么多能力,去轻松实现这个项目。这时,项目要不夭折了,要不半途而废了。

正规的公司,会在公司的职位体系中区分出“管理岗职位”和”非管理岗职位“,一方面是为了建立两条职业发展通道,但从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区分具备带团队能力的人和仅能做执行者的人。很多从技术和销售一线出身的人,由于销售业绩优秀或技术突出,被突然提拔为管理者,去带一个团队,一段时间后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就是:人更累了,心操碎了,感觉还没有自己一个人做来的舒服。通常,这意味着这种个性不适合做管理者,不适合带团队。但有另一种人,天生就是领导者和管理者,很擅长带团队。他可能在团队中并没有多突出,因为风头最盛的人,一般不是他,而是他团队中的某位成员或某几位成员。但这个团队内部的人知道,这个LEADER必不可缺,否则这个团队就会散掉。

正如诸葛亮如果没有张飞、关羽、赵云等大将就无法打胜仗一样,一个好的LEADER如果没有一个团队,其实是很难发挥他的真正价值的,说到底,就是让适合做管理者的人去做执行者,他所具备的核心优势在执行者身上凸显不出来。尽管有人说,好的管理者都是从优秀的执行者上来的,但是,能上来未必能下去,这个过程很难逆转。有句俗话“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本意不是说皮匠比诸葛亮聪明,本质上因为,诸葛亮无兵可用,他的核心优势发挥不出来。而三个臭皮匠凑到一起,终归会选出一个稍微聪明一点的出来当头,带领这个三人小队,形成一个小型的互补,既能规划又能执行,自然比只能规划的诸葛亮好。所以,好的执行者与好的管理者一样重要;对于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而言,如果没有下属团队,就等于把他变成了执行者,就会事倍功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