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咖梦想聚集地

如果不写书评,他一年还会读700本书么

2017-11-06  本文已影响8人  天行践

如果不写书评,他一年还会读700本书么

今天读书会进入【读书方法】专题的第四周,本周领读的是《快速阅读术》。

早上咕咕姐做了一次分享,依旧十分精彩,如果还没有听过的伙伴,赶紧去社群里爬楼吧。

咕咕姐分享了打量自己读书方面的实践的方法与心得,干货太多了。可是,我一直有个疑问,我们为什么要学速读呢,可能每个人会给我们不同的回答。

但是,提到本书作者印南顿史,他为什么可以做到一天阅读2本书、一个月读60本、一年读700本书呢?

对于这样的辉煌“战绩”,就算是不读书的人也会为之惊叹,更何况我们以读书为乐的伙伴呢?

可是这样的成绩放在这里,也确实给人另外一个暗示。

我是读书高手,我有自己的骄人成绩;

跟我学读书方法,你也会成为我。

这恐怕是很多人读到这句话的内心独白,不得不说,这是很多人在用的一种心理暗示。不得不承认,作者用得很巧妙,先不说他是不是真的一年读700本书,就凭这组数据就可以迅速俘获大多数读者的心了。

因为我们都愿意相信,也渴望找到一种捷径,那就是成为高手的快速方法。

紧接着作者在书中也坦率的说,我原来就是一个读书慢读者,一个月都读不完几本书,采用的是逐字逐行的阅读的笨方法。

注意这里的基层含义:

第一、他原来读书很慢,不会读书;

第二、读书慢是因为用了笨方法,什么方法呢,就是逐字逐句的读。

如果你认同他的第一个观点,他现在是个读书高手,有一套好方法。

那么紧接着你也会很容易接受他的第二个事实,我以前就是读书很笨的;

接下来,我笨不是因为我笨,而是我用了笨的方法。

到这里我们完全被作者一步步带入了他的地盘,在我们古代的典故里叫做“请君入瓮”。

等等,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因为要成为他这样的高手么?

就算他是个高手,可也不代表他的经验值得我们模仿;

还有他读书多少本真的值得我们效仿么?

我这么说,不是说我不认同他的读书能力,也不是不喜欢他的方法,只是他的推理里有个重大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如果我们读书是为了一年读700本书,或者一年300本,那么我劝你还是别看这本书了。

这是我们的目标,还是作者的目标呢?

好像没有人会写下一个目标,我一年要吃900顿饭吧,这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了如果是做运动,我今年要跑1万公里,这明显更有意义的。

但是读书不是运动,读书也不是吃饭,订一个数字目标有什么作用呢?

不仅没有太大用处,可能还会把很多人带入另外一个误区,即为了读书而读书。

好了,我们回归到作者没有说的原因吧,那可能是他有意隐瞒或者无意忘记的,他为什么要读书,而且读那么多,因为他要写书评啊。每个月有60家出版社等着让他写书评呢,他不读完这些书,他写什么啊。

所以写书评,他不得不训练自己的阅读方法,还有那个被大家说了千万遍的“速读方法”。

    以用为学;

    以教为学;

    用输出倒逼输入;

    为了任务而行动;

     等等等。

这才是读书的最好动机与强大动力,因为它明确具体。

当然了有的人可能就是想把任务定为每年读书700本,那么这也没有什么问题,只要这是你的目标就好。不过,我不相信你读了700本书的收获会很大,因为你这个目标太宽泛了。

倘若你也是为了写700本书评,那么你的收益至少会放大5倍到10倍。据说彭小六以前就用过这样方法,疯狂写书评。

所以,想明白“你为什么要读书?”远比你“用什么读书方法”更重要。

这里面需要我们问清楚自己真正的需求,而不是别人的成就或者建议。

最后,我也分享一下我读书的目的,无他,就是为了写作积累素材。

因为我每天计划写一篇文章,读书可以给我素材与灵感。当然了读书只是其中一个渠道,但是我也更习惯借

助它们来达成目标。

-- 今日思考 --

听我说了这么多,那么,今天你也不妨问问自己:

你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学读书方法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