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艺术祭之后:时间静美,当世界只剩下空气、风、水和你
几年前种草的濑户内海,是因为三年一次的艺术祭和草间弥生。做过几次旅行功课,都因为从大阪坐车过去太费时间就放弃了。后来发现春秋航空可以直飞高松,和闺蜜商量了一下,又因为时间冲突作罢。
难得懒先生有了个长假,趁着019的濑户内海艺术祭春季告终,飞往四国。
在这片蓝色如少女心思的海域,没有明艳的色彩,一切如想象中日式乡村的安静与整洁,照例分布着星罗棋布的小岛,跳岛成为像在爱琴海一样的日常。
丰岛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这一季的艺术祭海报,只有压低了明度和饱和度的蓝色,简简单单。
从高松港坐高速船到丰岛的家浦港,大约是30分钟。岛上可以租电力自行车,也可以坐小巴,或者干脆步行。小巴的时间比较尴尬,假如错过一班就要等一小时,而且座位限制不保证全能上车。比较理想的做法是下船先排小巴的队,然后直接从起点站家浦港坐到终点站唐柜港。
我们在唐柜港下车,租了电力自行车。大名鼎鼎的丰岛美术馆就在唐柜港前一站,假如骑自行车,会经历好几个弯道的上坡,但是还车时就很爽了,因为会有俯冲进大海的错觉。
我对丰岛美术馆知之甚少,几乎没有看到很多关于细节的描述。由于美术馆内禁止拍照,所以她就像是个谜,唯一想见的是两个灰白色混凝土水泥浇筑的椭圆,嵌在一片葱茏的山坡上。
然而,正如建筑师西泽立卫与艺术家内藤礼最初的设计理念,“让天窗开着,让风和雨,声音和麻雀都进来”,当我们被工作人员迎接,脱了鞋子,将手机相机和其他叮叮当当的物品背包都装到透明袋子里,满怀好奇地走进这个巨大的球体内部,才完全明白了“向自然表达敬畏”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整座美术馆可以说“空无一物”,肉眼可见的只是一个灰白色空间,极优美的弧线,像是鸡蛋的造型,两头顶部各有一个不规则圆形的开口,也可以称之为“洞”。其中的一个洞可以仰望天空,另一个洞面对森林,在这两个巨型开口边缘,分别系着两根丝带,随着它们的起伏变化,可以感受到风的形状。
是的,就是风的形状,平时我们很难用语言描绘的东西,在这个空间里都有了诠释。如果低下头,就会看到地面上散布着很多小孔,直径不到半厘米,有的孔里会时不时涌出一颗颗水珠,有的则是水珠汇流后的终点。
从这些孔里冒出的水珠,并不是如泉水一般汩汩流出,完全不间断,而是一粒一粒地冒出来,形成大小形态各异的水珠。由于地面被防水涂料处理过,又随着地势时高时低,所以水在这里好像是一个个具备生命力的个体,它们晶莹而异常饱满的形状,在阳光下有难得一见的美好,像是各自的性格,有自己的动作甚至表情。有的水珠小,以几乎静止的速度非常慢地爬行,不知什么时候到了一个坡度略增的地方,或者因为汇入了另一粒小水珠而增加了重力,它就一下子高兴地连跑好几步;有的水珠比较大,一冒出来就是一条长线,欢游到很远,再注入另一个小孔开始新的循环。然而这些都需要时间和机缘,水珠不断随机地形成和移动,未尝不是人生——独自来到这个世界,随后就回应着未知的疆域和路程,遇到不同的人走上一段,或携手或分开,继续前行。然而,融入变化的前提,势必是付出些什么,才能得到些什么的,抑或是放下些什么,才收获些什么的。
我很好奇的坐在地上,后来索性趴着,在等待这些水珠细微变化和聆听它们微弱声息的过程里,感受时间的流逝。期间,我听到了水滴微弱的声响,它们从冒出到汇入,不同的变化;我也听到了风吹在身上、树叶上不同的声音,听到了鸟叫声,感受到阳光在不同位置给予身体的温度差异。
这些,都是我很久很久没有感受到的。我想起了从前,一段美好的书信往来,我们说过一句话,“风从手指间穿过的感觉,是幸福。”
在这个“空无一物”的美术馆里,尽管没有展示任何艺术作品,然而当世界只剩下空气、风、水和你,它本身就是作品。所以,它又是丰富而盈满的。
懒先生说,这是思考人生的好地方。我大笑,整个美术馆充满了悄无声息的新生和演变,是时间的静美,也让自己平静回归到当下,去感受自然赐予身体和心灵巨大的抚慰,这的的确确是一次只为自己的朝拜。
于是,我想到了入馆时工作人员提醒,不要踩碰到地上的水、球体装置,因为馆内回声效果好,建议低声说话,另外不能使用手机或拍照。这些都特别好,碰到的几位网红小姐姐显然对不能拍照略有不满,然而在这样的艺术品面前,只需专心欣赏和感受,除了记忆什么都不带走,才是最好的初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