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出行,共享单车的用户体验
2013年开始工作,买了辆自行侧,花了500大洋,也算个山地车。
停在公司楼下的非机动车停靠点,骑了不到两个星期,被偷了。把这个事情告诉同事,同事们说,武汉就是这样的,小偷多。朋友打趣到,我应该给车上三把锁。
被偷之后不敢买新车了 ,新车太招摇了,于是买了辆二手的山地车,花了400元,修车花了加买锁花了200,后来也再没被偷过。
我挺喜欢骑车上班,比起拥挤的公交,早晨骑车20分钟路晨,也可以锻炼锻炼身体。
车骑了大概一年,后来去北京出差近一年,车子一直就荒废在了武汉的房东家。
稍微大一点的城市都有自己公共自行车,武汉也不例外,政府提供场地,然后让企业来运营。
公共自行车好处是,在一定时间内换车是不收费的。但是缺点也是多多,固定的停靠点,让人必须找到停车点才能停靠,而往往停车点设在公交站旁,停车点到我们实际想要去的目的地也还是有点距离,基于此人们往往选择坐公交。
近年随着互联网创业的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绿色出现又符合当前政府节能减排的号召,很多共享单车创业品牌营运而生。
从去年下半年,小黄车和摩拜单车陆陆续续地出现在校园、商业区、市中心等人群集中、人流量比较大的区域。
第一次看到小黄车ofo是在武大的校园内。
有一天上完了课,留意到在武大的路沿上停着整齐划一的小黄车,有一把小锁,需要在微信上注册,提供学生证明,小黄车按0.5元每小时收费,其主要针对的人群是在校大学生,骑行区域也大概都在校园周边。后来慢慢地也在商业区、高新商业园区看到小黄车。
见得多了也慢慢对共享单车产生了好奇,在优酷的“逻辑思维”、“一个”等栏目看到过摩拜、小黄车的专题报告。
但是也没想着要尝试一下,因为住的地方到上班的地方太近。
去年快过年,在软件园的很多的地方看到了摩拜单车。
摩拜单车设计地很有艺术感,简洁大方,但是就是太沉。
与ofo相同的地方都是按0.5/小时收费。
在解锁方式上,摩拜必须通过其自行研制的移动端扫描才能骑车,而ofo可以通过微信扫描骑行。
在针对人群上面,ofo主要针对大学生,摩拜针对所有大众。
在成本投入上,但从每辆车的材质,外观,摩拜是甩了ofo好几条街,而摩拜车的维护成本也相应会高于ofo。
在安全性来说,ofo单车没有定位系统,解锁是拨动轮盘,六位数密码。ofo车的密码在网上广为流传,固定的那么几种形式。所以很多人都知道如何免费骑上一辆ofo单车,这也是人性之恶。ofo开始计费和结束计费的判断都是在微信上或者客户端上操作的。
摩拜在安全性来说就比较高了,摩拜车有定位系统,解锁必须扫码,骑行完不上锁则不结束计费。在武汉要想免费骑上一辆摩拜车,除了24日-26日摩拜做的免费骑活动,那也只能撬车锁了。
在推广方面,ofo我本人是没看到什么大的动静。只是今天看到有一篇评论文章《共享单车要有一把无法“占便宜”的锁》来源于光明日报,文章说
原来共享单车照出的“妖”竟是这样产生的!纵容甚至故意设计漏洞,只为了“圈粉圈地”。为了占据市场,就可以弱化锁的功能对“占便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可以弱化管理、弱化维护只顾投放,一边挣老实人的钱,一边让不老实的人逍遥法外。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即便最终成功占据市场,也是建立在不道义或者不负责任的路径之上,其根基终将无法稳固。
不管事实是不是想文章所说,ofo纵容了这种盗骑行为,但毕竟是这些素质差的人占了便宜,不先教育好这些人,反而要去责怪ofo,逻辑确实感人。
而摩拜24日-26日在武汉做的免费骑行,也吸引了很多新的用户,让全民参与到绿色出行的活动中来,个人觉得这样的推广方式很有意义,这几天坐公交的人要比往常少了许多。但同时我也看到很多人占着一辆车不放了,上厕所推着、吃饭开着锁边吃边盯着车、去取款机也推进ATM机,真是奇葩遍地都是。26号那一天我愣是没找到一辆空着的车体验体验。
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什么能够改变人们贪婪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