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别人的故事里看见未来
闲来无事,就想着该去买点儿书回来升华精神生活了。零花钱有限,我告诫自己只能选六本。(每隔两三个月我就会按耐不住买书,然而每次都是五六本地买)
大家都和我说:“直接去图书馆借呗,看完了就去换别的,还不用花钱,多好!”
我也知道这样的道理,可是我就是无法控制去付款的手指!作为一个文明人,你把图书馆的一本书从头到尾看完,是不能留下任何一个记号的。
这对于我这种边看书一定要边动笔的人来说简直太难了!借来特别喜欢的书,不在书本上留下我的笔迹我会难受,书看完了到了还书日期我会更加难受。
于是,我会列一个单子,抉择哪些书要买哪些书要去借。而在看借来的书时,我会努力不让笔出现在我的面前。
喜欢安静,不管当时多烦躁,拿着一本书就可以渐渐平静;品百态人生,从别人的故事里探寻着自己的未来……这,是在懵懵懂懂的成长路上我对自己的认识。
从昨天早上醒来到现在的一个小时之前,除去上课吃饭睡觉的时间,我都在桌前看柏林石匠的《余生,请多指教》。也终于,刚刚把它看完。
要放在五六年前我还在读初中的时候,对于这样的青春文学,我的内心是一万个拒绝的。因为那会儿,我正沉迷于“迅哥儿”的《彷徨》、《朝花夕拾》和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等等这些“中学生必读篇目”。
或许是成长的缘故吧,那些青春文学里可能会有跌跌撞撞的青春、点点滴滴的生活、不可一世的爱情、艰难险阻的成功历程、涅槃重生般的人生……在我看来,它们一定不是虚构。看着这些书,像是跟着作者去回首那过去青葱岁月,或者去学习规划未来……
记得那天晚上在网上挑挑选选,无法定夺该先收哪本书时,我看到了《余生,请多指教》的作者笔名叫“柏林石匠”,点开简介开到女主名字叫“林之校”,于是我就毫不犹豫地决定了我就要它!
原因其实很奇葩,我很自恋地认为我和作者有一定的缘分――她的笔名里有个“林字”,她笔下的主角名字里有“三个木”,而我的名字里,恰巧这些都有。
书看完了,感受颇多,却具体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
或许是书签上的那一句“即使生命再来很多遍,那个春天,我依旧会对你一见钟情”太过于细腻温柔?
或许是顾魏和林之校的爱情看似细云淡风轻,实则细水长流,太过于羡煞旁人?
或许是那些年轻人对生活的追求、对爱情的专一、对婚姻的忠诚、对家庭的经营、对朋友的仗义,太有榜样?
又或是林之校18岁时收到妈妈的那一封信太有力量?
“孩子,你的人生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想对你说几句话。第一,好好读书。不要死读书,读死书。博览群书,学以致用。保持学习的兴趣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应该读书的时候读好书,人生才不会后悔。第二,好好做人。谦虚恭谨、与人为善。开阔胸襟,目光远大。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习惯,用积极端正的态度去迎接一切挑战。要永远保持自己的特质,坚持自己的底线。第三,好好生活。享受青春、珍惜时光。踏实平和,心存感激。保持低调,用心去发现生活中的快乐。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去帮助自己可以帮助的人。人生就是经营。经营生活、经营工作、经营爱情、经营家庭。学会分阶段制定计划,确定目标,付诸努力,减少惰性,不虚度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我想,都有的!
这本书传送的一切一切,太温情太有力量!
我暗自把林之校当成学习的楷模,我也要善待生活,我也要把自己充实,我也要孝顺父母、与家人有爱互动,我也要与朋友在相互包容中相互成长,我也想要遇见“顾魏”那般的人生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