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诗集传》
2019-08-22 本文已影响34人
金台望道
#遇见好书##国学经典##每日经典# 朱熹《诗集传》
朱熹早年接受汉学,后受郑樵启发,主张废序,著《诗集传》。
到了宋朝,《诗经》研究出现新面貌。宋代政治家、思想家按照自己的政治主张解释五经,不仅汉学的义疏都不信,连经文真伪都怀疑。从经文、训诂到义疏,全面质疑,重新解释,破坏了汉学体系。
宋代《诗经》学的革新,分为三个时期:
一是北宋时期,欧阳修著《毛诗本义》、苏辙著《诗集传》、王安石著《三经新义》(含《诗经》)对《毛传》《诗序》《郑笺》都提出了质疑。
二是南宋初到朱熹完成《诗集传》,以郑樵、王质、朱熹为代表的废序派,掀起废《诗序》的运动,朱熹完成理学精神的《诗集传》。
三是理宗定理学为官方哲学后,《诗集传》成为权威经传,突出理学,求是精神不再,宋学《诗经》研究停滞。
朱熹的《诗集传》是《诗经》研究的第三个里程碑
其进步,一是批判继承了汉学《诗经》的研究成果,举行重大革新和发展;二是初步用文学的观点研究《诗经》;三是以求实精神考证文字训诂,注意韵读,注疏简明扼要,体制完备。
缺点,一是与汉学一样,讲求诗教,首先把诗三百当作经,当作伦理教科书。二是难免穿凿,废序的同时也继承序的一些说法。三是对于一些爱情诗、文学诗,以道学家眼光进行批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