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钝感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25512008/38759457b38d42a9.jpg)
说到“钝”,给人感觉就是那种笨笨的,反应永远慢半拍,甚或还时常呆呆傻傻的样子,似乎无一不认为这是一个贬义词。
直到前几天,看了渡边淳一的《钝感力》这本书,发现原来有时候反应迟钝一点,有一定的钝感力,并不是一件坏事呢!
所谓钝感力就是反应慢一点,迟一点,不要过于敏感,对什么事情都看得很重要。
比如说医院来了两个实习医生,小A和小B,同时作为主治医生C的助手,而恰巧C又是一个很严肃、爱唠叨的人,免不了会时常训斥俩人。
小A在被训斥后呢,第二天跟没事人一样,照常高高兴兴地来上班,同事还觉得他有点缺心眼呢!而小B呢,被训斥过后,整天闷闷不乐,提心吊胆的,做事也提不起劲。
长此以往,小B越做越没信心,最后即使不辞职走人,相信也做不出多少成绩来。而小A呢,虽然也被训斥,但是却在很用心的学习,在一点点的进步,到最后,他很快做到了医院的主治医生。
这让我想起上学时的一次体育课,大家在一起打篮球。刚好我抢到了篮球,但是因为后面有人追着,心里一着急,急急的把篮球投了出去,可想而知,球根本没进。
这时耳边传来了老师的声音:“你这个球投得好哟!”让本来有点沮丧的我,感觉受到了嘲笑,很没面子,一个人默默地走开了。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想打篮球了。
这就是因为当时的我太敏感,太在乎别人说的话,而缺少了钝感力。如果我能自嘲的回一句:“一般人可投不了这样的呢?”或者根本不当一回事,心想投球肯定有进的,也有不进的嘛,很正常啊!
可见,具有一定的钝感力,对我们是有裨益的。
还有的人皮肤容易过敏,什么花粉过敏啊,紫外线过敏啊,让人不甚其烦。假如皮肤也具有一定的钝感力,什么样的环境都能适应,不会因为过敏而长水泡或者疙瘩什么,是不是也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呢。
具有钝感力对癌症患者也是很有帮助的,记得四年前,我父亲和一个同事的母亲差不多同时查出了癌症。
俩人都做了手术,但同事的母亲在那年的冬天就去世了,而父亲现今依然健在。见过父亲的人都说他面色红润,不相信他患过癌症,还质疑我们是不是弄错了。
父亲是那种生性乐观的人,见人总是笑呵呵的,家里的事也不操心,整天吃饱喝足就散散步,睡睡觉,要不再去跟几个老友打打扑克牌。我想这就是钝感力在起作用吧!
可能很多人,尤其是男士,会觉得奇怪。在哺乳期的母亲,即使有旁人在,孩子饿了要吃奶,母亲也会好不犹豫的奶孩子。
等孩子大一点,需要喂米饭或者面条了,母亲一勺一勺的喂给孩子,孩子会吃得满嘴都是,有时候还会用手抓得到处都是,甚至还会把吃进去的再吐出来,母亲都会很耐心的给孩子擦嘴、擦手,收拾围兜,有时还直接把孩子不吃的放进自己嘴里。
这都是因为母亲对孩子的爱让她产生了钝感力。
如此看来,拥有钝感力并非坏事。我们不妨试着让自己拥有一些钝感力,对环境也好,他人的言语也好,不过分关注,多一点钝感力,让自己活得更简单轻松一些。
(无戒学堂日更第二十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