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园花影推文共赏理事之光 向阳而生

戏曲的魅力

2024-11-03  本文已影响0人  起看素月

【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喜欢戏曲吗?“生旦净末丑,宫商角徵羽”。

我这个年代的人喜欢戏曲的人怕也不多了,大多数人了解比较多的就是每年春晚上的戏曲板块,寥寥几句,唱来唱去就是《打花灯》,《女驸马》《十八相送》,短短几句实在不能代表真正的戏曲。

小时候生活在西北,广袤的黄土高原上流行的是唱法粗旷豪放的秦腔,说起来秦腔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被称为“秦”,故得名秦腔,也被称为“梆子腔”、“秦声”、“乱弹”、“桄桄子”等,从名字看就知道秦腔的风格了。

小时候不喜欢秦腔,觉得太吵,而且唱腔高亢激昂,语音生硬、曲调也很闹腾,喜欢不起来。受妈妈的影响,我更喜欢的是越剧,越剧以优美、细腻、纯朴、儒雅见长,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抒情的写实化”。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故事一半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越剧也是以女性为主的表演戏曲。

很多年前,在西北的那个偏僻的小县城里寥寥无几的文化生活里,我竟然拥有过一次完整戏曲剧目的记忆,在那边的有很多江浙人,越剧很受欢迎,那时候跟着父亲去看戏,词曲是不太听的懂的,于是当时的词是用灯光打在舞台旁边的柱子上,才子佳人误会离别,又因为善良成全的故事,现场看戏曲有着更独特的观感,每一幕都会有工作人员忙而不乱的在暗下来的舞台上迅速的改换场景,记忆里特别深刻的是最后一幕,剧里的新郎穿着红衣穿过大大的喜字的那个背影,剧目的名字都忘记了,但当时沉浸在唱腔和表演里,在黑暗中等待下一幕的开场,在剧里感受悲欢离合,剧目结束后的意犹未尽却真切的存在过。

唯一的一次现场完整的戏曲剧目观赏记忆,让我喜欢上了戏曲,后来也看过一些小剧场的表演,充其量只能算折子戏,当然折子戏也有非常优秀的作品。

《沙漠王子》算命一折,记得表演者是越剧少见的男小生赵志刚,赵志刚作为尹派传人,他不仅继承了尹派唱腔的传统,嗓音圆润厚实,韵味隽永,行腔流畅,吐字清晰,被行家和观众公认为尹派传人的佼佼者。他的唱腔有一种非常独特的味道,百转千回,优美之极。在“算命”这一核心唱段中,讲述了王子失明后流落街头弹琴算命谋生,重遇恋人公主,为其算自己的命的一节,开篇就是“手抚琴弦心悲酸,自己的命儿我自己算”。以王子悲凉凄切的心境为底色,唱词里情绪变化迅速,节奏驾驭难度大,跌宕起伏,要唱的过渡自然,悲喜交织实属不易,听了好几个其他派别的唱腔,只有这一段深深的感动了我。

还有几部越剧电影《五女拜寿》《何文秀》《梁山伯与祝英台》都看过很多遍,在深夜的电影频道里,有时候也会想为什么这么喜欢越剧,除了越剧曲调优美,唱腔婉转以外,还有一个很独特的原因,越剧里的小生很多都是女小生,脱胎于吴越文化的越剧,更注重女小生与男性的‘神似’,不追求完全模仿男性的外在形象,不刻意男性化,而是展现女性心目中理想化的男性形象,这种形象既包含传统男性的特质,也融入了女性的温柔和细腻。

所以剧里的小生都具有清秀俊美的扮相,加上阴柔婉转的唱腔、潇洒灵动的表演,塑造的男性人物长相俊美、才高八斗,是具备传统男性的雄心、坚韧、谦和与绅士风度,同时又有着温柔、体贴、细致、柔美等女性气质的综合体, 是女性凝视角度下的‘完美男性’。具备这样形象的剧目很难不打动人。

可能这个也是戏曲的魅力之一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