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来新句满花笺,纸上的古典风雅
01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现代·木心 《从前慢》
科技发展,写信已经退出了人们日常生活。从前慢,通讯都是通过写信,等待信件的心情,现在人们大概只有等快递时能体会一二。
见字如面,在通信不发达的年代,手写字体的温度,一笔一划之中,甚至墨迹和信纸,都让收到信件的人从中体味写信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其中承载的信息之丰富细腻,通过微信交流的人们是很难体会到。
供写信或题诗等用的小幅笺纸,称为信笺,也称诗笺。大小一般是“才容八行”,还有小点的“便笺”,也就是便条。在素白的笺纸上写字,写过书法的朋友都知道,大小横直不好掌握,所以为了落笔时有参照,使写出来的字匀称整齐,便需要印上边框、界栏、方格等。我们在古装电视剧上常见到的用朱红色界成数行的便是印上边框界栏的信笺。
古代文化普及率不高,能自己写信的只是少数人,可以说是古代的社会精英,文人。文人的日常用品,大都比较精致考究。在实用性之外,多会讲究赏玩性,增添文化内涵。
把单纯的边框界栏变出新颖别致的装饰花样,印上图案式的底纹,甚至把笺纸染色,这种经过装饰美化的笺纸就是“花笺”。
02
浣花溪上如花客,
绿阁深藏人不识。
留得溪头瑟瑟波,
泼成纸上猩猩色。
——唐·韦庄《乞彩笺歌》
“花笺”之名,古已有之。五代欧阳炯在《花间集》序文就有“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的句子。
说到“花笺”,当然不能不提著名的“薛涛笺”,又名“浣花笺”。薛涛是唐代著名女诗人,但是她制笺更有名,以她命名的“薛涛笺”一直流传至今。其特征是染色,染得最成功的是一种很独特的深桃红色,艳而不俗。
唐代诗人李商隐《送崔珏往西川》云:“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
北宋苏易简《文房四谱》云:“元和之初(九世纪初叶),薛涛尚斯色,而好制小诗,惜其幅大,不欲长,乃命匠人狭小为之。蜀中才子既以为便,后裁诸笺亦如是,特名曰薛涛焉。”
毛笔字的艺术韵味,除了优美的线条形态,最重要的在于水和墨的搭配呈现出来的效果,所以练习书法国画,都会讲究使用生宣还是熟宣。
染过色的笺纸,纸张的吸水性会受到影响,不像生纸一样迅速洇墨,考究一点的,染色之后还要经过“砑光”的工序,最终效果吃墨适中,运笔不滞,写起字来格外舒服。
除了染色,花笺更多的是通过木板雕刻,水色印刷的方式,在笺纸印上花纹,内容除了山水、花鸟、人物之外,博古图样、金石托片乃至书影、砚谱都有。
花笺成为商品,各地大小文具铺、南纸店、笺扇庄都有售卖,或前店后坊,或转运贩卖,有以半成品代客人加款的,有买主自行设计由商家代为制作的。
清代李渔作为著名的文化商人,其制作的“芥子园名笺”,挂出招牌,公开发售,大事宣传,而且很有版权意识,“不许他人翻梓”,对盗版仿制者深恶痛绝,“当随所在之官司而控告焉”,声称“誓当决一死战”。这很有自我炒作的意思,如果制作不精,卖的不好谁去盗版?既反盗版,也做了广告,一石二鸟。
我们现在集邮,都喜欢收集整套的。花笺是散页的,当时的商家将笺纸集辑装订成套,这就是笺谱,既提高了售价,又提高了收藏的乐趣。出自名家高手,制作精美的笺谱,常常成为文人雅士的收藏品,珍藏赏玩而不舍得拿来使用。
从笺纸的营销,侧面反映了古代商人的头脑和手段,可不比现在的商业精英逊色。
03
别后相思心目乱。
不谓芳音,忽寄南来雁。
却写花笺和泪卷。
细书方寸教伊看。
——宋·赵令畤《蝶恋花》
笺谱最有名的,也是公认技艺顶尖的有《萝轩变古笺谱》和《十竹斋笺谱》。
明末吴发祥刻印的《萝轩变古笺谱》,色彩古朴、静穆淡雅,拱花尤为精彩,堪称我国古代拱花木刻彩印笺谱之首,是中国早期木版彩印精品。
陈列多种食物,称为饾饤,有堆砌,拼凑的意思。所谓饾版,就是套版彩印,将画稿按深浅浓淡不同之色,各刻一版,依次套印成图。拱花则如现今印刷术之凸版,将纸压在版上,花纹则现纸上,既看得见,也摸得着,增添了立体感,以此法表现图中行云流水、虫鸟文玩,精巧绝伦。
笔者最初接触花笺,就是在网上购买的一套仿古的散页装《萝轩变古笺谱》,只是影印的,当然没有立体花纹,但也非常精美。那些优美的线条,淡雅的颜色,让初次见识花笺的笔者叹为观止,爱不释手。传统木版彩印的技艺,让古代人的生活在眼前鲜活起来,触手可及,历史仿佛从黑白一下有了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