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3个读者看过我的内容,他们分别是谁?
最近回顾过去写过的一些分享,一条一条地微调更新,再铺排到公众号上,有一些关于写作、关于内容输出的思考。
回想几年前,刚开始做公开写作、做内容输出,我的初心是什么?
回归初心,我认为,就是用文字去记录我的成长之路,就是这么简单。
所以,也就有了这篇分享的观点——写作的第一个读者就是自己,第二个读者是未来的自己,第三个读者才是别人。
一、写作输出的第一个读者就是自己
写作的三步步骤——输入、思考、输出。其中,最核心环节的是思考,思考就是读取自己的想法。你为什么要输入,输出(改变)如何做,思考就是承上启下的捋清思路。只有读懂自己,才算是真正的践行了写作输出。当每一篇输出的内容,或是每一句话写完的那一刻,我们就是自己的第一个读者,不断去检视、反思这些内容,是不是自己想要表达的,有没有错漏、考虑不周的地方,进而修正、迭代。
所以,即便内容未正式公开,写作输出的第一个读者就是我们自己。
二、写作输出的第二个读者是未来的自己
当你写作输出了一些内容,并且正式公开发布。你是否会觉得,这些内容别人能看到了,别人就是第二个读者?实际上,未来的你,才是这些内容的第二个读者。我们做笔记、做各种思考,它们的价值的终结点,并非在你点击发布后的那一刻。它们的价值远不止于此,但是我们常常忽略了一个动作——回顾。
“持续不断记录,意义自然浮现,用笔记增援未来的自己”——这是浮墨笔记(Flomo)的一句口号,不断地记录,不断地回顾,这些曾经过我们大脑思考的内容,会形成一张错综复杂的信息网,只要赋予一些调用的线索,就能形成不同场景下的信息复用,指导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回顾过去自己输出过的内容,我经常会发现,当时其实已经有了某个问题的处理切入点,甚至是方案,它们只是被当时纷繁的工作和事情“淹没”了,所以,回顾有意义的内容、信息,就是增援未来的我们,我们自己,才是写作输出的第二个读者。
三、写作输出的第三个读者才是别人
很多人开始写作输出这件事,出发点其实就错了,他们容易一上来就想着——我能为别人提供什么内容,我能为客户提供什么专业价值,我能为我的读者提供什么情绪价值……如此想着想着,就陷入了越写越狭窄的境地,写着写着就放弃了。
但是,若果我们切换一下思路,先“写出我心”,再去瞧瞧,你所写的内容,真的有人看吗?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输出的内容,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所以,完全没必要对别人的评价耿耿于怀。
作为内容输出者,应该有的一个观念:我输出的东西,它们首先是服务于我自己的,我不介意他人也读一读,如果还能顺带给他人带来一点点的价值,那就是锦上添花、皆大欢喜,这才是内容输出最基础的价值体现。
最后,总结一下:
在写作输出这件事上,必须先“自私自利、孤芳自赏”一点,先利己,再利他。
写作输出,并不只是针对文字输出,在媒介形式丰富的时代,面向任何形式的内容输出,都是如此。
不要一开始就想着能为别人提供什么,先思考自己可能需要通过输出内容解决什么问题,你若能解决自己的痛点,才有可能顺带帮助别人解决他们遇到的相同、相似的痛点,你的价值才有可能进一步被放大。
365天思考 / DAY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