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6 http服务和apache(一)
- Socket 套接字
- http服务介绍
- httpd介绍
一、Socket 套接字
-
在建立通信连接的每一端,进程间的传输要有两个标志:
- IP地址和端口号,合称为套接字地址(socket address)
- 客户机套接字地址定义了一个唯一的客户进程
- 服务器套接字地址定义了一个唯一的服务器进程
-
Socket:套接字,进程间通信(IPC)的一种实现,允许位于不同主机(或同一主机)上不同进程之间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
- Socket API:封装了内核中所提供的socket通信相关的系统调用
- Socket Domain:根据其所使用的地址
AF_INET:Address Family,IPv4
AF_INET6:IPv6
AF_UNIX:同一主机上不同进程之间通信时使用 - Socket Type:根据使用的传输层协议
SOCK_STREAM:流,TCP套接字,可靠地传递、面向连接
SOCK_DGRAM:数据报,UDP套接字,不可靠地传递、无连接
SOCK_RAW:裸套接字,无须TCP或UDP,应用直接通过IP包通信 - Socket位于传输层与应用层之间,连接了应用层细节与通信细节,负责用户进程与系统内核的交互
二、http服务介绍
(一)http服务通信过程
(二)http相关术语
-
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TCP连接端口80
-
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一种描述网页结构的编程语言
- http与html的关系:http协议传输的文本文件依据使用的编程语言,可以分为html, css, javascript文件等
-
MIME(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多用途互联网邮件拓展,支持在互联网上传输各种格式的文件
- 在文件
/etc/mime.types
中详细列举了支持的文件类型 - 格式:
major/minor
,一级类型/二级类型,如:
text/html
,image/jpeg
,video/mp4
- 在文件
(三)http协议发展介绍
-
http/0.9,1991年发布,只有GET命令
-
http/1.0,1996年5月发布,增加了POST, HEAD命令
- 支持cache, MIME, method
- 每个TCP连接只能发送一个请求
- 头信息是ASCII 码,后面数据可为任何格式
- Content-Type字段说明数据格式,包含在MIME中
-
http/1.1(目前最普遍),1997年1月发布,新增命令PUT, PATCH, OPTIONS, DELETE
- 持久连接(persistent connection):TCP连接默认不关闭,可以被多个请求复用
- 管道机制(pipelining):同一个TCP连接里可以同时发送多个请求
- 队头堵塞(Head-of-line blocking):服务器顺序处理请求,前方请求回应慢,造成很多请求排队
- http协议不带状态,连接断开后服务器将失去客户端信息,每次请求需发送相同信息,浪费带宽
-
http/2.0,2015年发布,基于Google研发的spdy
- 头信息和数据体都是二进制
- 复用TCP连接:在一个连接里,客户端和浏览器都可以同时发送多个请求或回应
- 引入头信息压缩机制(header compression),客户端和服务器同时维护一张头信息表,只发送索引号,提高速度
- 服务器推送(server push):服务器未经请求,主动向客户端发送资源
(四)http工作机制
-
事务:包含http请求和http响应
-
web资源:多个资源组成一个网页
- 静态文件:无需服务端做出额外处理
文件后缀:.jpg, .html, .txt, .js, .css, .mp3, .avi - 动态文件:服务端执行程序,返回执行的结果
文件后缀:.asp, .php, .jsp
- 静态文件:无需服务端做出额外处理
-
提高HTTP连接性能的方法
- 并行连接:通过多条TCP连接发起并发的HTTP请求
- 持久连接:重用TCP连接,以消除连接和关闭的时延,以事务个数和时间来决定是否关闭连接
- 管道化连接:通过共享TCP连接发起并发的HTTP请求
- 复用的连接:交替传送请求和响应报文(实验阶段)
-
传统HTTP连接:串行连接,每个事务都需要建立和断开连接一次
- 并行连接:同时进行多个事务,事务之间并行运行
- 持久连接:一个连接过程依次完成多个事务,减少了建立和断开连接的时间
- 管道连接:一个连接过程同时进行多个事务,进一步减少了时间开销
(五)URI
-
URI(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统一资源标识,分为URN和URL
- URN(Uniform Resource Naming):统一资源命名,用于给资源定义一个唯一的命名
- 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用于描述某服务器某特定资源的位置
-
URL的组成:
<scheme>://<user>:<password>@<host>:<port>/<path>;<params>?<query>#<frag>- scheme:方案,指定连接服务器使用的协议
- user:用户名
- password:密码
- host:服务器的主机名或IP地址
- port:端口号
- path:服务器资源本地名
- params:参数,参数为名/值对,多个参数用";"分隔
- query:查询,用"?"分隔,多个查询用"&"分隔
- frag:片段,在客户端使用,用"#"分隔
(六)网站访问量:
-
IP(Internet Protocol):独立IP,一天内来自相同客户机IP地址只计算一次,记录远程客户机IP地址的计算机访问网站的次数
-
PV(Page View):访问量,用户每次刷新页面即被计算一次,反映浏览某网站的页面数
-
UV(Unique Visitor):独立访客,一天内相同的客户端只被计算一次,访问某网站的电脑数量,网站通过来访电脑的cookies实现判断来访电脑的身份
(七)Web服务器处理请求过程
(1)建立连接:
接收或拒绝连接请求
(2)接收请求:
接收客户端请求报文中对某资源的一次请求的过程
Web访问响应模型(Web I/O)
- 单进程I/O模型:启动一个进程处理用户请求,而且一次只处理一个,串行响应多个请求
- 多进程I/O模型:并行启动多个进程,每个进程响应一个连接请求
- 复用I/O结构:启动一个进程,同时响应N个连接请求
- 实现方法:多线程模型和事件驱动
- 多线程模型:一个进程生成N个线程,每线程响应一个连接请求
- 事件驱动:一个进程处理N个请求
- 复用的多进程I/O模型:启动M个进程,每个进程响应N个连接请求,同时接收M*N个请求
(3)处理请求:
服务器对请求报文进行解析,并获取请求的资源及请求方法等相关信息,根据方法、资源、首部和可选的主体部分对请求进行处理
- HTTP常用请求方法
GET, POST, HEAD, PUT, DELETE, TRACE, OPTIONS
(4)访问资源:
服务器访问web资源的服务器,负责向请求者提供对方请求的静态资源,或动态运行后生成的资源
- web服务器资源路径映射方式:
- docroot
- alias
- 虚拟主机docroot
- 用户家目录docroot
(5)构建响应报文:
服务器执行请求方法中描述的动作,并返回响应报文。响应报文中包含有响应状态码、响应首部,如果生成了响应主体的话,还包括响应主体。
-
响应报文通常包括:
- Content-Type:响应首部元素,描述响应主体的MIME类型
- Content-Length:响应首部元素,描述响应主体的长度
-
识别MIME类型的策略:
- 魔法分类:服务器扫描资源的内容,并将其与一个已知模式表(被称为魔法文件)进行匹配
- 显示分类:强制特定文件或目录内容拥有某个MIME类型
- 默认先根据文件的后缀名判断MIME类型,如果没有后缀名再通过魔法分类识别
(6)发送响应报文:
对非持久连接而言,服务器应该在发送了整条报文之后,关闭自己这一端的连接。对持久连接来说,连接可能仍保持打开状态。
(7)记录日志:
当事务结束时,Web服务器会在日志文件中添加一个条目,来描述已执行的事务
(八)http服务器应用
- http服务器程序
httpd apache
nginx
lighttpd - 应用程序服务器
IIS .asp
tomcat .jsp
jetty 开源的servlet容器,基于Java的web容器
三、httpd介绍
(一)httpd发展
- 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NCSA开发
- 1995年开源社区发布apache
- ASF(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维护httpd的社区组织,并主导开发了很多开源软件项目
(二)httpd特性
- 高度模块化:core + modules
- DSO(Dynamic Shared Object):动态加/卸载模块
- MPM(multi-processing module):多路处理模块
(三)MPM工作模式
-
prefork:多进程I/O模型,每个进程响应一个请求,默认模型
- 一个主进程:生成和回收n个子进程,创建套接字,不响应请求
- 多个子进程:工作进程,每个子进程处理一个请求;
- 系统初始时,预生成多个空闲进程用于等待请求,最多不超过1024个
-
worker:复用的多进程I/O模型,多进程多线程
- 一个主进程:生成m个子进程
- 每个子进程负责生成n个线程,每个线程响应一个请求,故能够并发响应m*n个请求
- 比prefork模式节约资源,但一个线程出错会影响所在进程的其他线程
-
event:事件驱动模型(worker模型的变种)
- 一个主进程:生成m个子进程
- 每个子进程负责生成n个线程,每个线程响应一个请求,故能够并发响应m*n个请求,
- 有专门的线程来管理keep-alive类型的线程,当有真实请求时,将请求传递给服务线程,执行完毕后,又允许释放
- 这样增强了高并发场景下的请求处理能力
- httpd-2.2的event为测试版,httpd-2.4的event为稳定版
(四)httpd功能特性
- 虚拟主机:一台服务器搭建多个网站
IP、Port、FQDN - 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通用网关接口,动态程序
- 反向代理
- 负载均衡
- 路径别名
- 丰富的用户认证机制
basic
digest - 支持第三方模块
(五)httpd-2.2程序(CentOS 6 默认)环境
- 配置文件:
/etc/httpd/conf/httpd.conf
/etc/httpd/conf.d/*.conf - 检查配置语法:
httpd -t
service httpd configtest - 服务脚本:/etc/rc.d/init.d/httpd
脚本配置文件:/etc/sysconfig/httpd - 服务控制和启动:
chkconfig httpd on|off
service httpd {start|stop|restart|status|configtest|reload} - 站点网页文档根目录:
/var/www/html - 模块文件路径:
/etc/httpd/modules --> /usr/lib64/httpd/modules - 主程序文件:
/usr/sbin/httpd
/usr/sbin/httpd.worker
/usr/sbin/httpd.event - 主进程文件:
/etc/httpd/run/httpd.pid - 日志文件目录:
/var/log/httpd
access_log:访问日志
error_log:错误日志 - 帮助文档包:
yum install httpd-manual - 实验:启动httpd服务出现警告信息"httpd: Could not reliably determine the server's fully qualified domain name, using localhost.localdomain for ServerName",消除此条警示
编辑配置文件,编辑ServerName行,修改服务器域名后重启httpd服务警告消失
vim /etc/httpd/conf/httpd.conf
ServerName www.hellopeiyang.com: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