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想法教育

2019第一篇:励志的基础是成功

2019-01-08  本文已影响114人  黑远智is白菜帮子

最近连续被增强学习动力(励志、鼓劲儿)的需求“轰炸”,使得自己不得不再一次思考,到底励志的意义是什么?从心理教育的视角,真正的励志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

先分享两件事:

初三、高三的老师期末常常联系我,提出的需求是觉得学生没有动力,希望能不能给做一些活动,增强一下学习动力、励励志,鼓鼓劲儿;

最近也有不只一个家长跟我提到,总感觉孩子没动力,一提考试就说无所谓,怎么能让他自己着急点、上点心呢?

大多数人听到励志,自然会联想起的是哪些仪式感、口号、振奋人心的活动,这些似乎都可以让人们的精神状态为之一振,如果效果显著,也能够在参加者的内心注入一股力量,这是常见的那些拓展活动中必备的内容。这种效果我深刻的认同,但总觉的虽然是动心,对参与者心理产生了影响,但总觉得过程并没有那么心理,真正从心理的视角出发,去解决“动力”的问题,究竟应该如何呢?

(一)励志不能靠情绪鼓舞,激情反而耽误事儿

拓展等振奋人心的活动,可以达到励志的效果,但励志并不单纯的等于激情,很多慷慨激昂的活动、演讲以及感动至深的分享,从我个人的观点看,除了情绪的鼓舞达不到什么其他的效果,参与者当天情绪高涨,第二天则以几何倍数递减……如果再遇到点困难和阻挠,估计这种热情消退的更快。

记得原来在学校的时,一次成功的百日誓师仪式之后,学生跟我兴奋且坚定的跟我说:“老师,我打算从今天开始每天多做几套篇子,为了中考,拼了!”……很多老师可能都听学生说过类似的话,听到时还是挺让人感动的,但从结果来看,那个学生上课的状态用两周时间又回到了原来……

一次振奋人心的经历,不仅难以让学生的激情持久保持……就算能够有方法维持自己热情的状态,这种激情状态,对于学习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状态……因为从大脑运转特点的角度看,平静且有规律的生活才是学习最佳的节奏……因此,激情不仅不是励志中必须的,甚至激情都应当是从励志后的生活中摒除的一种状态。

之所以那些拓展活动、仪式活动能够有效,关键在于学生通过活动中的某种经历和体验让他自己突破了一些自己原有的“坎”,而这些“坎”是阻挠他自我努力的关键,突破原有自我的经历和随之而来的信念才可能是励志成功的关键,而并非在其过程中的激情、甚至是无聊的“精彩场面”。

(二)着急不等于要使劲儿,根源到底在哪

如果我们想帮一个孩子增强动力,我们可能会做很多事,但通常 有一件事总是感觉特别受挫的——用尽方法让他明白不努力的后果,让他着急起来。

面对一个孩子不努力或者不表现的努力,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我们都爱做的一件事,就是刺激、警示……这些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着急。但最近跟老师或是家长的交流中,我都听到他们的反馈如下

越是跟他说这个有多重要,他反而表现的越是无所谓:“该学的都学了,考不好那也没办法,随缘吧~”

越是提醒他别对自己太乐观,他这分根本上不了一本线,孩子反而傻笑着说:“那就二本呗”或者“也许高考人品爆发呢?没事没事~”

当听到这些抱怨的时候,我会问问对方:你觉得他什么反映才是合适的?深深的愧疚,然后着急?这得是多难受的一种体验,如果曾经有过“努力过,但以及没有成功”的经历,再次的着急和想要努力无疑会让自己联想起这个不好的回忆和感受。

作为一个人,一个普通人,通常都会本能的选择让自己舒服的那个方式,虽然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试想“再一次努力,可能会遭受再次失败的挫折”和“表现的不那么努力,天天佛系一些,最坏就是让老师或者家长叨唠两句”这两个哪个更好受?

因此,如果一个人有过,或者有过不少“努力后又失败的经历”(相信这样的人不再少数,每个人都会有某个领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他再着急,也不会随意的选择继续努力,因为毕竟选择让自己学着“不着急”,比让自己“再努力”要简单和安全的多。“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过不好现在的生活”这句话可以应用在任何一个孩子被他人“批评”之后的回应。为什么知道做不到,原因在于我们内心更深层次的一种“选择”……

(三)成功的体验才能带来下一次的使劲,成功和失败在心底的份量决定了很多。

读到上一段,可能有人会有一个疑惑:既然努力后失败的感受那么糟糕,为什么有人屡败屡战呢?答案很简单,我们可以观察那些人的生活,他们的生活中,有过不少努力后失败,失败后再努力,进而成功的经历。这份经历,给了他继续坚持的理由,他愿意继续在这个领域里尝试和坚持。

说到这,不得不提一个心理学中的概念——自我效能感。它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这份感受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够持续努力、坚持和尝试……“我在学习中,是否能够通过努力获得一个很好的效果”,这个问题在每个孩子内心都不太一样……这就造成了每个人在困难面前的的不同的反应。

当我把上面一段讲给一个朋友的时候,那个朋友也会提出一个疑问,他列出了孩子好几次曾经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经历,但为什么孩子还是选择让自己“佛系”来避免“挫折”呢?

影响自我效能感最主要的因素叫成败经验……这份经验是带有主观性的,同样客观100分的成功和失败,如果自己认为的前者就是20分,后者是200分,那我们也没办法让获得积极的感觉……通常对于孩子来说,自己如何看待成功和失败的份量,通常来自与父母或者家长。但我们大多数的时候,对于孩子的成功,是松一口气的状态,我们没有狂喜,甚至还怕孩子骄傲进而表现得特别冷静……然后在孩子失败的经历时,反倒积极的行动和对话……100分的成功,换来的回应只有20分,100分的失败造成的后续影响是200分……这种外界的回馈,又怎么会让孩子记住并且扩大自己的成功经验呢?

题外话:如何在成功和失败后的回应的确是门学问,细讲起来就又是一篇文章了。另外,自我效能感中,言语的劝说和鼓励的确会有一定份量,参考(一)中的内容,如果是趁他激情褪去之前经历了成功,相信这种言语的鼓励才更有价值。


(四)为了这份力量,我们可以:

1.增强成功经验的分量

接着上一段说,每次成功后我们可以增加孩子积极的感受来提升成功经验的份量。除此以外,成功对于每个人来说也并不是一个特别常见的事:如果一个孩子努力了半个学期,成绩依旧没有长进,那我们能怎么办?这个课题可能更多适合现实,毕竟大多数需要“动力”的孩子,他自己认为的“马力十足”,也依旧达不到客观的标准。这时我们着急的鞭策反而让对方觉得“委屈”,但如果没有带来实质的改变,孩子将经历又一次“失败体验”。

事实上,一件事不仅仅是只有成功和不成功的区分,如果更多能让这些孩子看到“通过自己努力之后的变化”,提升他们自己对学业或这其他事情的掌控感,这份“通过自己努力带来的改变”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成功体验。

“上次你这道大题全错了,这次前面是对的,你是怎么做到的?”

“上次方程题是错的,你跟我说因为不会,这次对了,是复习过了?”

——敲黑板:这里的关键分两部分,第一是表达出进步,即变化,第二部分是最后的半句,都引导孩子思考自己做过了什么……前后两部分带给孩子的是——我可以通过努力改变(成功)。

2.看到和强化他做到的部分

每次只要跟家长交流和跟老师交流时最爱说的一句话“看到孩子做到的事,要十倍于他们没做到的事”。如果上一点是针对成功做文章,这点我们反而是针对“失败”做文章。这种“失败”未必是真的失败,消极的想法,错误的信念,懈怠的状态都算是一种“失败的经历”,如果我们经常会提到这些,反而一次次的帮孩子认识到自己摆脱不掉的事情,屡次被评价的缺点,被自己认为是不能改变的缺点,这个逻辑的确也是说得通的。

举个例子:孩子可能是怕父母以不让玩游戏所威胁,也许是惦记减少作业的“小心思”,所以主动的完成了一项还没被要求完成的“附加作业”。这时很多父母都是能看到孩子的小心思的,要不要说出来?

A,这么认真是不是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温柔+坏笑)

B,真是让我太感动了!你这么努力,我得怎么奖励你啊!

A是真话,但是能带来什么,我们心知肚明……B也许有点夸张了,但是两个极端的话,哪个回应能为长远带来更好的结果?

3.成功过,才会坚持,经历前的力量来自重要他人

有家长问:那我是鼓励他再努力就行么?可是要是不使劲,我怎么办?不逼他是不是也不行。

说实话……原则就是成功的经历,至于方法,其实都行,逼着、哄着、批评着其实都行……很多孩子小时候上来就是不喜欢钢琴的,但是学着学着就对钢琴特别热爱,同样的道理。任何一个领域,如果不经历一段枯燥且有挫折感的“刻意练习”,都很难到达更高的兴趣和热情的层次。在真正的“进入状态”前,我们的陪伴、监督、把控都是少不了的,尤其是对于成功体验还很少的孩子,他们已经选择了“佛系”。佛系更好的这个“小人”在内心越来越强大,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每一次成功的经历去让“努力的小人”变得更强大,弱化“佛系小人”,直到最后“努力”强过“随缘”时,才是真正“动力”产生的时候。


1.写着写着,后面越来越少励志这词,毕竟励志这个词有很多分歧的概念,动力可能更合适。我们每个人也不可能在各个方向上动力十足,但对于孩子来说,相比于随缘的佛系,努力并成功的经历,总会给他们更多的积极的财富。

2.新年给自己立一个flag,在自己状态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支持(支持,不是带领)每个身边的人获得更多的成功经验,事实证明,对于内心力量强大的人来说,放养可能带来更多独立和提升,但也会给很多人带来挫折和自我否定……都尝试一下,不同的方式和后果,也在生命中是一份成长和经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