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阅读:成就阅读小白29天100本的裂变
29天阅读100本书感受
我在2018年9月参加了行动派洋葱阅读法第5期的课程,又在2019年4月进行了第6期的复训。29天阅读100本致用类书藉使用的是小六老师在课程中教授的快速阅读法,并且输出九宫格笔记100张。
我从阅读的数量、阅读的行动、阅读的节奏三点简分享下这29天的裂变的感受:
Q&A(送给不了解洋葱阅读法的朋友)
1、29天阅读100本书,不是囫囵吞枣吗?
快速阅读就是一个扫读的过程,运用二八法则的理念,快速找到你最关注的知识点。它覆复了传统逐字逐句阅读的方法,也是时下非常实用的一种阅读方法。
2、29天阅读100本书,你能记住什么呢?
快速阅读结束后是要输出一张九宫格的笔记,我们按每个格子50字笔记计算,一张九宫格要输出大约450字的笔记,那么100本书就是45000字的笔记。就算是不假思索的抄写,我相信你也不会告诉我,你什么都记不住吧?况且还是有思考环节参与在阅读过程中的
Q&A(送给洋葱阅读法起步阶段的朋友)
1、29天阅读100本书,冲量后有什么作用吗?
最大的作用是深度培养了自己持续阅读的习惯,接下来的阅读就是一个日常的惯性了。持续培养一个习惯的关键是:专注一件事。当然你不一定要按30天100本的节奏,但是你需要给自己定一个持续阅读的目标和期限。在这个培养持续阅读的过程中,不用纠结读什么书,一切先按兴趣和喜好来。
2、29天阅读100本书,快速阅读和精读冲突吗?
快速阅读和精读并不冲突,快读是为了让我们在书海中开阔视野,从而找到自己当下最需要的知识。锁定关注范围后,可以选择性的主题阅读、深度阅读一些书藉。在阅读的过程中,能让学习到的技能和方法落地于工作和生活,帮助我们解决实际的问题才是持续阅读最大的动力。
当我们开始踏上“未来属于终身学习者”的道路之后,决定用阅读改变人生的那一刻起,每一本书经过我们的快速阅读后,就等于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毛坯房;读的书越多,房间就越多,最终会连成一个庞大的楼群。接下来你会根据你的需求、喜好挑选其中的一间或者几间进行精装修(深度、主题阅读),直到你认为它达到让你拎包入住的程度(用知识改变生活)。无数次的往返上面这个过程,10年、20年以后你就是一个富足的人,因为你拥有无数的知识楼群,随时可以拎包入住。
记得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一个故事:一个人每天都到教堂进行祈祷,请主赐于他可以中彩票大奖一次,改善穷苦的生活。但是心愿却一直未能达成,只到第三次他再次去祈祷的时候说:“主,你为什么不能满足一次我的心愿呢?”然后就听到主说:“你至少也要去买一张彩票吧?”
当你不断的纠结:我一年能读完100本书吗?我现在开始读书不晚吗?读书真的能改变生活吗?你就已经陷入了“想的太多,做的太少”的拖延症当中。
请在内心告诉自己:只管去做,你不去做,就永远也做不完。
在洋葱阅读的世界里有数不胜数的优秀榜样,但是经验永远是用于助力你前进的,而不存在什么百分之百去复制的可能性,我们不可能复制任何人。
那么关于阅读的节奏真的是因人而宜,你只要不偏离持续阅读的初心。你的目标是10本、30本、100本甚至是10000本对于你的意义都是一样的。这个量化对于我们阅读的过程只是一个数字,不能衡量什么,它只是见证我们在阅读道路上走过的轨迹,用以将来回望岁月长河时为自己曾经的坚持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