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疯传的到底是谣言还是真相?不想交智商税,就要改变思维方式

2019-07-18  本文已影响0人  北冥有鱼和鲲

一、网络信息的可靠性有多大?

为了更及时、更准确的获取有用信息,我们喜欢加入各种各样的聊天群:怀孕了有妈妈群,生了孩子有育儿群,不想结婚有未婚族群,不想生孩子的有丁克群......总之你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加入各种各样的圈子,从而获得有针对性的信息。可是这些信息真的可靠吗?我们究竟会从中受益还是会被误导呢?

我的亲身经历证明,面对网络信息我们需要擦亮眼睛。

大家都知道孕妇建档是件很棘手的事情,妇产科好一些的医院床位会很快爆满。为了能够顺利建档,当年我加入了很多妈妈群,群里每天都有人公布火爆医院的建档攻略。当时离家近的是一家军队医院,据说只接受军人和军人家属建档。我在群里发帖求助,所有的留言都劝说我放弃这家医院,他们说,军人家属都不保证百分之百建档成功,除非有可靠的人脉关系。

但是离家近且挂号方便这两个条件让我不舍得放弃,于是我决定亲自去医院试一试。第一天,医生直接拒绝了我,说医院只接受军人和军人家属建档。我没有轻易放弃,又连续挂了不同妇产科医生的号,挨个询问,最后一个医生说优先接受军人和军人家属,建议我去办公室直接找孕妇建档的负责人,看是否有空床位。很幸运,医院建档的负责人只简单问了下情况就接受了我的资料。群里很多妈妈却听信了群里的消息,早早放弃了这家医院。

等到临近预产期的时候,群里又有消息说,普通人在医院预订单间生产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除非有可靠的关系。很多妈妈都无奈的接受了这一事实,为生产时睡不好觉做了充足的心理准备。然而我去医院待产时却发现:虽然房间是随机安排的,但是只要你耐心的多问几句,就会发现有单间可以排队,而且每天晚上只比双人间贵20元!当我把这个消息发到妈妈群里时,很多人都不相信,甚至认为我属于关系户。

网络上的信息通常不是一手信息,很可能是片面的,过时的,甚至刻意伪造的。想一想我们这些年经历的网络谣言:2011年的盐荒事件、2012年的世界末日,还有朋友圈里多少人转发过的食物相克、养生秘诀等。

我们都没有亲自去问一问,看一看,就轻易的将大多数人的看法当做真理,将大多数人转发的消息当做事实。《海蒂和爷爷》电影中,爷爷教导海蒂的话同样适用于我们:“你需要自己判断,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二、我们为何会被网络谣言误导?

1、互联网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

互联网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模式。我们可以轻易的通过网络找到想要的信息和数据,但同时也会对这些整理好的信息和数据不假思索的全盘接收。打开朋友圈,当一个新闻被5个以上的朋友转发时,即使没有官方消息确认,你也会相信这是事实。信息的易得性助长了我们的懒惰思维,互联网的开放环境又加剧了我们的从众心理。

另外,互联网时代,网上到处是熟悉的陌生人。我们会对陌生人保持警惕,却倾向于信任熟识的人。但是我们很难确认从未谋面却经常聊天的网友究竟是陌生人还是朋友。有时候,我们甚至会把加入同一个群,却丝毫不了解的人当做亲密的“ 队友”,这种潜意识的认知加剧了谣言被信任的程度。当你把对方当做熟人时,你会毫无防备的把消息转发给其他熟人,并信以为真。

2、自我认知中的“证实偏见性”

证实偏见性是心理学上的词汇,它指一个人会倾向于关注和自己的观点相吻合的证据,自动过滤掉不一致的所有信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经常发生。比如当你暗恋一个人时,就会觉得他的某些动作和表情都在暗示:他也喜欢你。当你觉得一个人是小偷时,只要丢了东西就会对他产生怀疑。

最近热议的章子欣事件中,众多网友对奶奶轻信两个租客感到难以理解,但是当老人和很多友好的租客打过交道之后,就会倾向于认为租客就是好人,因此就会只看到两个人表现好的一面:待人热情,乐于分享,一些反常的行为就会被大脑自动过滤掉。大多数网络谣言就是利用大众的认知盲区,在脑海中植入先入为主的概念,让人们不由自主的忽略那些对概念不利的信息。

三、有效识别网络谣言的思维模式

那么我们怎么来鉴别这些信息的可靠程度呢?方法之一就是增强逻辑思维。因果关系属于基本的逻辑关系,想要锻炼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先要学会因果分析。

因果分析是一种统计学方法,就是通过严密的逻辑和实验来论证两件事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在甄别网络信息的真伪时,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思维方式。

《原因与结果的经济学》一书中提到“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理解了因果关系原理,训练自己思考两件事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就可以摆脱偏见或无稽之谈的束缚,做出正确的判断。”在日常生活中,判断一个观点的因果关系是否成立,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判断:

1、是否能找到可比较的反事实

作为经济学领域的教授,中室牧子认为,因果推理方法的核心原则就是:制造反事实并将其调整到可比较的状态。反事实就是假设事实不会发生,例如假如我没有考上大学,假如我当年没有结婚等。调整到可比较的状态就是制造可对比性,例如当我们想要证明上大学对个人发展有利的时候,会举例说,当年的一个小伙伴,家境、性格甚至平时成绩都和自己差不多,却因为没有考上大学而发展受限,这样的比较会增加信服力。我们不会用富二代和一个穷小子进行比较,因此他们不具备可比较性。

当我们想要判断一个说法是否可靠时,就要通过可比较的反事实进行验证。如果无法找到,就要对这些说法持怀疑态度。这也是为什么说成功学看上去很励志,却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因为对于成功人士的人生经历,我们很难找到相应的反事实。设想如果马云当年没有辞职去做互联网,他可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大学老师,也可能会成为另一个俞敏洪。人生充满了复杂性,无法像电影《土拨鼠之日》那样,不断重复演绎,因此难以验证他们的成功究竟取决于哪些因素,也就无法证明成功学的可靠性。

2、结论的成立是否纯属巧合

一件事情导致另一件事情的发生,很可能具有偶然性。例如有个小故事讲一个人买彩票中了一等奖之后,成为了千万富翁,为了得到更多的钱,就用自己所有的奖金继续买彩票,结果最后一贫如洗。这个故事和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是一样的逻辑:将偶然发生的事情当做了必然性,结果肯定会失败。

例如有一个观点认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并不影响身体健康,因为张学良吃喝嫖赌能活到百岁,而雷锋同志不抽烟不喝酒,还经常做好事,却只活到23岁。通过这种偶然性的案例来证明的观点显然是不可信的。

3、是否存在第三变量

马云说:“我为什么能活下来?第一是由于我没有钱,第二是我对INTERNET一点不懂,第三是我想得像傻瓜一样。 ”显然他能活下来并不是仅仅因为这些原因,还包括大环境等很多其他因素。

我们经常能读到一些激励人心的成功故事,例如童第周坚持半夜在路灯下读书,因此考上了知名大学;比尔盖茨和乔布斯勇于退学创业因此成就了商业神话等。实际上童第周考上知名大学不仅仅因为夜晚的苦读;比尔盖茨和乔布斯创业成功和退学也没有必然关系,因此盲目的模仿不可能取得同样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也一样,一个常见的观点是:看电视会导致孩子学习能力下降。然而经过研究人员的实验证明,看电视并不会破坏孩子的学习能力,有效的引导和控制反而会促进孩子的认知。所以孩子学习能力下降通常不是因为看电视直接导致的,还存在其他影响因素。

4、是否存在逆向因果关系

网络上有些观点通常包含着逆向逻辑。例如我们普遍认为上一个好大学就会获得高收入,实际上得到这样的结论是因为在高收入人群中,学历高的人占比较高。

还有一个观点认为经常运动的人事业能更成功,这个逻辑是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锻炼大脑的灵活性,因此能帮助人们在工作中发挥更好。但是我们也可以这样解释,那些事业有成的人具备更强的自律性,因此比普通人更能坚持运动。

这些广为流传的说法看似很有道理,其实颠倒了逻辑关系,如果我们轻信了这些观点,即使付出了时间和精力,也难以得到理想的结果。

在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只有学会正确的解读和思考,才不会轻易被谣言误导,做出错误的决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