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改变》:自律不是目的,而是一种状态
2023年发现的第一本好书:《5%的改变》。
作者是李松蔚,一个心理学家。
同样是讲个人成长方面的内容,主流的观点都是在告诉你:
你要使劲,你要努力,你要和自己的动物天性死磕到底,这样你才可以做到100%的改变,然后成就一个优秀的自己。
心理学家的观点则温和得多,他告诉我们:
你不必去追求100%的改变,你可以从一点点小的改变开始,比如5%的改变。
看起来,这么一点小的改变,可能无济于事。
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句话的反面也同样适用,5%的小改变,足以松动我们灰色的人生,然后带来更多的美好。
这本书以几十个案例的形式展现,每一个案例代表着一个典型的问题或烦恼。
作者再给出一个小建议,这个建议就属于一点小小的心理干预,试着让你做出5%的改变。
然后,提问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来反馈结果。
这本书就是在用一个个真实的案例来教我们如何解决生活中面临的问题,特别温和,且适用。
接下来分享其中几个很有意思的案例,相信看完之后你也会和我一样喜欢这本书。
01.
一对小夫妻总是吵架,于是来找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说,你们都是怎么吵架的,都是因为什么事情呢,能不能现在模拟一下你们平时吵架的样子我看看?
小夫妻说,都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现在让我们吵,这一下子吵不出来。
心理咨询师说,不知道你们具体是怎么吵的,我没法给你们建议。
不如这样,我给你们一个录音机,你们回去之后每当要吵架的时候就按下录音机,然后一个星期之后,把录音机带过来我听听。
结果一个月之后,小夫妻和心理咨询师来反馈:
很抱歉,我们这一个月都没录音,也没吵起来,每当要吵架的时候,只要对方一说“等一下,我先打开录音机,我们就吵不起来了”。
这就是神奇的心理干预机制。
没有针对吵架这个问题本身的分析和解决,只是增加了一个小小的干预,结果问题就自己消失了。
再次说明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永远在问题之外。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是行不通的。
找到问题之外的第三选择,让问题彻底消失,才是正解。
02.
在看另一个案例,一个胖胖的女孩写信给作者说:我总是忍不住暴饮暴食,怎么办?
作者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没有批评和指责,只是和女孩说:
每周你选择一个晚上,叫上几个朋友,然后去吃一些自己真正喜欢吃的东西,吃多也没关系,重要是要吃的开心。
一段时间后,女孩写信来反馈:
一开始,她发现自己竟然不知道真正喜欢吃的是什么。
隔了一段时间之后,才按照作者说的方法做了。那一晚,她是第一次真正的享受美食,她吃的很开心。
作者说,一个暴饮暴食的人,她的问题并不在吃上面,而在心理上。
她不开心,对自己的身材不自信,才会陷入到暴饮暴食的恶性循环中。
改变看似从认真对待吃这件事开始,但其实松动的是自我认知的牢笼。
后来这个女孩子慢慢的开始学会接受自己,懂得即便身材不完美,也可以拥有自信,也可以美美地。
不再逃避现实,不再一味地批评和否定自己,所谓的暴饮暴食的问题也就不攻自破了。
一点小小的改变,就像一道光,照进灰暗的现实。
03.
再来看一个最常见的问题,关于自律的。
有一个青年写信说:
我总是定了计划,但总是完不成,周六要完成的任务,总是拖到周五才开始赶工,到底怎么样才能变的自律?
作者的回复绝了:
你为什么一定要追求自律?自律不应该是目的,而应该是一种状态。
就像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每天一有时间就会读书,在别人眼里他是一个自律的读书人。
但在他自己眼里,自律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状态。
我们总是会把失败的原因,归于不够自律。
但这只是浅层的反思,更深层的思考应该是:我为什么不热爱这件事?我热爱的又是什么?
作者给这位青年的建议是:
既然你周一到周四要躺平,周五才肯干活,那你就想办法让自己周五的效率变得更高,而不是非要和自己较劲,怎么让前面的四天不躺平。
因为你越不让自己躺平,反而躺平的更厉害。
最好的方法是接受自己的躺平,然后在周五用最高效的表现,完成任务。
从改变自己能改变的地方开始,开启一个正向循环,想要的自律才会慢慢到来。
写在最后:
这本书的核心是用一个小小的行动上或者想法上的改变,来打破我们的惯性思维和错误认知。
从接受到与自己和解,把内耗从负值上升到0值,然后再潜移默化地,开启正向的改变。
欲速则不达。
想要100%的改变,往往带来的是和自己的较劲,以及无休无止的内耗和负面情绪,最后被干趴下的往往是自己。(少数牛人除外)
不妨试着从《5%的改变》开始。
小火慢熬的人生,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