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原创散文散文

返乡游记之十一 · 古村

2018-06-11  本文已影响200人  湘南一夫
返乡游记之十一 · 古村 返乡游记之十一 · 古村

《返乡游记之十一 · 古村》

梦里老家路漫漫,千里返乡一日还。

趁着“四郎探母”的机会,我再一次踏上了这片,阔别数十年的故土:湖南桂阳县,一个古老的美丽山村——坳头岭村。

这是一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老村寨。村中的老屋旧宅,青砖碧瓦、飞檐壁画、雕梁画栋;村中石径幽巷、古朴典雅。

后来,由于“村村通公路”工程的逐步实施,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稳步推进。村子的外围都修筑了水泥公路、环村绕行。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一步步改善与提高。村民家里陆陆续续都购置了摩托车、农用车、甚至小汽车。为了人车出行方便,村民们便沿着公路两旁、逐年建起了新房。老屋旧宅也就随之、被无情的弃用。古村,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心村”

我手持单反相机、和标配外置镜头的手机,携妻走进古村落中央,想去看看我幼时的快乐家园,再一次感受这厚重的古建遗迹与纯朴的历史遗风。

沿着似曾相识的石板路,进入村子中央,一股清风从高墙窄巷中吹来,顿感一丝凉意,冷不丁打了一个寒颤!

抬头一望,眼前的一幕,不禁让我大吃一惊!数幢古宅,由于长期无人居住、年久失修、碧瓦飞檐的屋顶,已坍塌陷落。碎砖烂瓦,梁栋板材、横七竖八,无声地洒落成堆;残垣断壁、一片废墟!

门口街巷满是一米多高的杂草、以至无法前行.....

看到这荒凉凄切的衰败景象,立即让我深深地陷入了,无尽的回忆之中。

把日历回翻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童年的我刚刚记事:清晨,小小的我,背起书包、接过母亲递来的一个煨红薯或一片冷饭(用剩饭揉搓成团、切片分发给孩子们当早餐),在上学的路上,边走边吃。

走出村口,只见村东的群山后,一轮红日喷薄而出,透过松林的缝隙、万丈光芒洒向田野,形成一根根或粗或细的光柱(小孔成像)......回头一望,各家各户的瓦屋顶上,缕缕炊烟,袅袅升起......

村前有一条弯弯的小河,为了农田灌溉,河中修筑了多个滚水坝,形成美丽壮观的瀑布群;清澈见底的碧水清流,映衬着坝上的古道石桥,一道道古朴壮丽的风景,浑然天成。让人惊奇叫绝、流连忘返!

返乡游记之十一 · 古村

少儿时期,我和小伙伴们,就常在此嬉水游泳。戏闹之初,呛几口水,游泳便学会啦。无需游泳学校、无需教练和学费!

村口和后山、以及村西的“庙前”、全是各种参天大树!有古柏树、古橡树、古槐树、古樟树、古枫树……还有村口对面的泄洪渠上,耸立着一排列队卫兵似的古松树,直径都是一、两米,枝繁叶茂、遮天蔽日、高耸入云!

村东的红土山,松树成林;树下野花遍地。特别是映山红、积木花、栀子花......春夏之际、山花烂漫、五彩斑斓、美不胜收......

这个恬静秀美的画面,一直深深地烙在我的记忆中,伴随我走南闯北、天涯海角......

当年的古村寨,依山傍水、山清水秀,群山环抱、空气清新,崇山峻岭、风景如画!那是何等的秀丽迷人!

特别是,由于那时的交通不便、手续繁杂、人员流动性不大。除了上大学的、入伍参军的,几乎一生都不会离开村寨。不象现在,不管你有没有文化、有没有技能,只要你愿意吃苦卖力,出去都能找到一份工作、获得相应的报酬、养家糊口、置业安居。

因此,那时的村子,人丁兴旺、人气喧嚣,热闹非凡!

每到饭点,全村的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就各自端着大碗稀饭、来到村口或巷道口。三五成群,坐落于石阶、门槛......边吃边说笑:家长里短、海阔天空......

若是哪个端出来的是一碗白米干饭,其他人都会咽着口水、投去羡慕的目光......

这种聚餐式的聊天方式,大概就是当时唯一的休闲娱乐和集体活动了吧?

可好景不长!当年没有任何村办企业和集体经济!也不会有一分钱国家财政拨款!更没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办学校?砍古树做桌椅!买农机?卖古树兑现金!各种村里的公用建设等,凡是要用钱的事,唯一能解决的,就是卖古树!卖古树!卖古树!把祖宗数百年留下来的绿水青山,特别是名木古树这种不可再生的资产资源,不过一代人的光景,就被败了个净光!

等我从部队返乡回来探亲,发现村东的红土山也被开发了!说是山下有矿产,卖给私人老板了:采矿、洗矿......山体破坏殆尽、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极度恶化、气候变化无常!

这不,本地区又连续数月没有下雨了,小河流水几近干涸。地里的烟叶、花生等庄稼几近枯死绝收……

农民依然是“靠天吃饭”!农业生态完全失衡。村东山坡上的传统高产梯田已不再高产;村南山涧里的优质土地已被废弃!荆棘丛生,一片荒芜,四季凋零!

农民完全断代,后继无人!年轻的后生群体,只有“农民工”,没有农民。关乎国计民生的农业、农村、农民的现状,岌岌可危!没人耕种,如何延续生命?粮食安全,直叫人忧心!莫非,国民钟情于或依赖于“转基因”?

古村尚在,却早已没有了生机;故土尚存,却早已失传了灵魂!

现如今,村里的古树已所剩无几!后山和泄洪渠上的古树早已无踪无影!唯有“庙前”的五棵古柏树,幸存了下来!树心犹如古村:树干中心已枯死腐烂......

记得小时候,每逢周未假期,我从寄宿的高中回来,就会背上一把躺椅,带上书本和蒲扇、到古柏树下纳凉看书、独享这美好的静谧时光……好不惬意!但愿这几棵古柏树,不要象村中的古宅老屋一样,倒塌衰败......

而今,唯有这几棵历尽沧桑的古柏树,和村里所剩无几的几位老人一起:默默守护着古村古寨、相互陪伴、见证着古村寨的时代进步,与历史变迁......

我带着些许莫明的伤感,继而又参杂了些许忧虑……这种不安的情绪,随着心脏的起搏和血液的流动,在我体内肆意蔓延……

我立即收起相机,一声长叹,快步回到老母亲身边..……

古村、古树、古人……我浮想联翩、感慨无限……

返乡游记之十一 · 古村

李国平

2018.6.11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