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28岁的男人决定开始写日记

2022-05-25  本文已影响0人  不不晚
曾国藩
日记的作用是“研几”,几就是细节,就是抓住生活中的细节,通过每一个细节来改变自己,而不是在细节上轻轻滑过去。一个细节上滑过,整个自我管理的工程都可能垮塌,所以在写日记时要反思一整天的活动,不光是要逐一反思自己的行为,甚至要反思检查自己大脑中转过的每一个念头。——《曾国藩传》

最近体悟到慢下来的重要性,想到在我看的所有书里面,没有一个人比曾国藩更沉得住气,所以这时候找《曾国藩传》汲取能量绝对是明智之举。

曾国藩这个人的人生有两个重要的时间点,一个是中举,一个是30岁起立志做圣人。

中举前的他资质驽钝,说是同时代的大人物中最笨的一个也不为过。

左宗棠14岁第一次参加湘阴县试,名列第一;胡林翼因为家里不让他过早科考,22岁才参加科举考试,结果当年就中了秀才,接下来举人和进士也都是一考即中;李鸿章17岁即中秀才;梁启超更是天资超迈,11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

而曾国藩,秀才考了五次不中,科举前后考了七次才成功。

驽钝的资质和屡次科举失败的事实,决定了比起其他天才,曾国藩的经历更有借鉴意义。

科举前期,曾国藩用笨办法一行一行的啃下了八股文;到了翰林院做官时,这个从湖南乡下来到北京首都的青年才发现,自己外貌气质不佳也就算了,居然一本课外书都没读过!

28岁这年,曾国藩开始写日记。

写了一年,不连贯,中断了。并且很多记录极为敷衍,一行了事——

比如曾国藩道光十九年(1839)四月二十七日日记就六个字:“沈明府请吃饭。”五月初九日日记五个字:“住上选叔家。”

并且和普通人一样,曾国藩在日记中要求自己的读书、做学问,也都没怎么完成,赖床倒是不少,“宴起”的记录无数次。

29岁半这一年,曾国藩立志做圣人,受唐鉴指点,用恭楷记录日记,反映一种诚敬的心态;并且用日记抓住细节,“研几”,通过每一个细节反思自己。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曾国藩没给自己留下别的选择,要么成为圣贤,要么成为禽兽。

接下来的曾国藩,严格在日常小事中贯彻反思。

虚伪夸赞别人的诗歌?记录下来,反思“若日日誉人,人不重我言”;

多看了美女一眼?记录下来,痛改色心,此为危害自己夫妻感情;

和别人打了一架?记录下来,二人都有过错,但欲成为圣人,改过要从自身做起。

一旦有违背自己原则的事情发生,深刻责骂自己并进行反省。

曾国藩不但戒色,也节欲。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对“欲望”,特别是对“色”的恐惧是一个特别的底色。中国人普遍认为,纵欲,特别是沉溺于“色”,是斫伐根本的危险之举。曾国藩身体一直不太好,所以认为自己有必要厉行节欲。因此对于夫妻恩爱,他也要求自己能省则省,能免就免。他下定决心“日日自苦”,通过每日勤学苦思,把精力耗尽,“如种树然,斧斤纵寻之后,牛羊无从而牧之;如爇灯然,膏油欲尽之时,无使微风乘之”,以求“不至佚而生淫”。
当然,这种节制在某些年纪是很难的。所以道光二十二年(1842)十一月初四日,他为此大骂了自己一次。那一天他早起读了读书,没有所得,而“午初,人欲横炽,不复能制”,做了“不应该做”的事,遂骂自己“真禽兽矣”!

就这样,曾国藩通过记日记,时刻在每一天的每一件事中使自己的言行都合宜。

三十而立,曾国藩的圣人修行之路,就此正式开始。

———————————————————

                              作者简介:

阿婉,98年生人,地铁生态观察家,菜鸟翻译。

第N次减肥中,轻度努力人格。

Focus on the one most important thing.

——————————————————-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