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学区房出现惊魂一刻,而比这更可怕的是…
2018-12-07 本文已影响129人
狼月风SH
见
- 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文凭不保值反而贬值了?这要说到社会竞争规则。人类社会竞争的规则五花八门,暴力,智力,论资排辈,劳动时间按需分配,价高者得等等。规则不同,不同禀赋的人的机会就不一样。
- 每一种竞争规则都带来成本。假设社会上以肌肉是否发达来作为社会地位的评判标准的话,那么健身房会成为类似宗教式的神圣地,私教成为教皇式的人物,高高在上。那么越来越多的人们为了获得发达的肌肉而付出成本去健身房请甚至求更好的私教。这都是成本。而当一个人肌肉练得非常出色,就会获得自己相应的社会地位,那么他的付出是值得的。没有得到资源和地位的人,他们的付出是一种无谓的损失。
- 所以社会竞争规则很重要。按出价高低也许是最优规则,造成无谓的损失是最小的,消耗的资源也最小。而中国改革开放的底层逻辑也在于社会的竞争规则按出价高低而非之前的看人分配,即市场经济代替了计划经济。
-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让自己更好的适应这种竞争规则,让个人的资源配置最优最大化呢?
感
- 说到文凭贬值的话题,依据社会规则的变化逻辑,获得更高的学历后的回报值先上升到达一定边际值后是趋于下降的,因为社会的竞争规则不再是单纯的学历和论资排辈(当然某些领域还是很明显的),更多的看谁的出价高。深圳的房子不是因为你是博士就卖给你而是看市场谁出价更高,这个时候大家比拼的是用自己聪明智慧和劳动提供的服务或产品而获得的金钱。哪怕一个小学没毕业的人出价更高,则他竞得那套房子。(现实中比这个规则复杂,限贷限购,竞争维度更多,但还是以出价高地为主),而等到真的有一天,学校规则变成父母甚至爷爷奶奶必须是硕士学位才能上才可怕,因为成本太高几乎把普通人全部筛选出去。
- 所以文凭很重要,但到了某个临界点后,投资回报是不成正比的。发现学历贬值的时候,其实更应该对社会竞争规则再做个认真的评估。
思
-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看到一件事情背后更底层的逻辑和规则。学习和熟悉规则,利用规则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 最近深圳学区房出现24小时惊魂一幕: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发布了学位申请补充要求公告,
根据要求,30㎡以下的商品房购房且实际居住要满六年,在深圳不能有更大的房子,才可申请;30-50㎡则需购房和实际居住满六年。 - 这个新闻让很多家长惊了一身汗。因为自己家的房子如果不满50平居住又不满6年的话,该学校的大门对孩子马上要关上了。原因还是在于深圳好的教育资源是稀缺的。而这种方式虽然被叫停,它背后的逻辑还是价高者得的竞争规则和逻辑,还是相对比较公平的。如果它用另外一种方式:家长是不是硕士以上学历为标准或者家长是不是公务员的话,逻辑就大变了,市场经济的大基础都没有了,认人不认钱,这才更可怕。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深圳还是很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和逻辑在办事的。
- 我们要看社会运作的底层规则和逻辑是什么,然后据此做出最优的选择。比如今后如果不是致力于学术科研之路,家庭条件又不是很好的情况下,真的没必要去读研读博。因为社会资源的分配规则已经改变,不再是上大学包分配的时代,学历越高分配得职位越高,房子越大。不如早早到社会工作,赚第一桶金,去投资去扩大资本量级。资源是永远稀缺的,深圳的教育资源更是短板,买更大的房子那条新规则就失效了。
- 做一件事,如果不谈钱是很可怕的。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大方的先把金钱利益谈清楚再合作。而一些内陆城市办事会感慨他们的关系网太复杂,有时候更认人和关系,兜兜转转送礼找人拉关系,花更多时间和金钱成本,才能办好一件事,交易的成本很高,整个城市运作效率都变低。一个人情关系大过市场原则的城市一般经济也是比较落后的。见钱眼开在这里反而是个褒义词了,就怕你不按照市场经济规则来。
- 这也就不奇怪大家求学找工作会到一线城市来了,因为这里的竞争规则更趋近于价高者得的原则而不是你在当地的关系网。所以交易更容易更活跃,机会也更多。北上深广杭的地铁不好挤,但这里更适合年轻人来谈钱赚钱。
行
- 做事要看清社会运作竞争规则的大逻辑,市场经济认钱不认人。那么有些维度的追求适可而止,不做科研学术路线的早点去赚钱是更优选。
- 积极大方,不耻于谈钱,敢于谈钱。这样更利于提高成交概率,大点说顺应市场经济原则,提高资源利用率。不谈钱的合作才是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