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凿壁偷光”的熊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不知道现在的小学课本里还有没有这个故事了。
说西汉时候有个叫匡衡的孩子,家里穷,但是特别喜欢学习,为了节省自家的灯油和蜡烛,就把墙挖了个窟窿,借隔壁的光看书。“借光”一词大概就是这么来的。
“凿壁偷光”跟“囊萤映雪”“悬梁刺股”一起,夸一个人刻苦用功的时候经常被用到,据说,这是一个正能量的故事。
为啥我总觉得有哪里不太对呢?
两家共用的隔墙,你中间凿个窟窿,经过邻居同意了吗?人家花了几十万的精装修,就这么让你给毁了?你说是为了借光看书,看点啥谁知道?人家还有没有点隐私权?什么“借光”,你还打算偿还啊咋地?没经过同意就叫偷,无形资产也不行啊。
摊上你这样的邻居,算倒了八辈子霉了我跟你讲。你看“囊萤映雪”和“悬梁刺股”的那几个小朋友,同样是刻苦学习,人家就不会干这种缺德事儿。
史料记载,这个叫匡衡的熊孩子确实用功,不光晚上凿壁偷光,白天打工也不忘学习,给人做家政,主动提出不要工资,但希望能够借阅主人家的藏书,把人家感动了,免费给他办了一张长期借书卡。
靠着这种精神,匡衡博览群书,终于学有所成,十几年后,参加了国家公务员考试。
自学出来的到底比不了那些正规院校毕业的,匡衡连考了9年,才考上一个“丙科”,也就是最低一级的公务员,被安排到国家图书馆做了一名图书管理员。
虽然只是个普通科员,但工作清闲,更重要的是,从此再也不用为看书发愁了。嗜书如命的匡衡如鱼得水,在书海中尽情遨游,知识水平与日俱增,尤其在《诗经》研究方面颇有造诣,在业内渐渐有了些名气。开通《借光》公众号之后,很快拥有了一大票粉丝。
汉元帝当太子的时候也是个文艺青年,平时喜欢写个诗啥的,很早就关注了匡衡,对他的才学文笔十分欣赏。即位后,马上提拔匡衡入朝为官。
有大领导赏识,这个仕途就走得非常顺利。随后的几十年,匡衡的官越做越大,从郎中到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再到御史大夫,最后一直到了丞相,封安乐侯。
一个农民的儿子,从小刻苦用功,自学成才,依靠自己的努力,不管是在学术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本来是一个挺励志的故事对不对,可是,匡衡终于还是没能保住晚节。
许多人出事儿都是从亲属那儿开始的。有一次,匡衡的大儿子在外面喝酒,酒桌上跟别人发生口角,官二代普遍脾气都不太好,当场拔剑把人给杀了。
能跟丞相家孩子一起喝酒的也不是一般人家,当然不愿意,赔了好多钱不说,人还关在看守所里,听说马上要判了,估计是个死刑,怎么办?
这事儿是当时的舆论焦点,多少家媒体都空出版面等着发头条呢,特别是那些讨厌的自媒体,最喜欢拿朝廷丑闻说事儿,根本管控不住。众目睽睽之下,匡衡虽贵为丞相也无计可施。
匡衡的小儿子有点黑社会背景,一看这情况,就联系了几个黑道上的朋友准备劫狱。把计划跟他爹一说,匡衡吓了一跳,但爱子心切,感情最终战胜了理智,叹了口气,默许了。
啥叫坑爹?劫狱失败,匡衡受到牵连。虽然最后为了政府形象和维稳大局,汉元帝没有追究匡衡的连带责任,但从此对匡衡的印象大打折扣,这也为匡衡后来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公元前33年,元帝驾崩,汉成帝即位。新领导一上任就接到群众举报,说先帝当年封侯的时候,封给安乐侯匡衡的土地本来是31万亩,匡衡利用地图上的失误,钻了个空子,非法扩大食封土地4万多亩。触犯了大汉条例,属于“专地盗土”。
汉成帝大为震怒。国家给你的待遇已经够好了,身为国家重臣,不思报国,纵子劫狱不说,居然还贪图这点小便宜,侵占国家土地。叔可忍婶儿不可忍,当即宣布免去匡衡朝内外一切职务,没收全部财产,贬为庶人,发回原籍,永不再用。
就这样,曾经权倾朝野的匡衡灰溜溜回到老家东海郡承县,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枣庄王庄乡匡谈村,不久,郁郁而终。
不是我墙倒众人推,放马后炮啊,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打小我就看出来这个匡衡不是什么好鸟,小时候偷光,长大了偷地,绝对是人品有问题。把人家邻居墙挖个大洞,还到处宣扬自己是为了借光看书,到底想看啥,谁心里不清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