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牛人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并不是所有扫地的人都能被称为扫地僧,业余爱好者和专家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普通人和某一领域的杰出大师之间差的到底是什么?
我的一个朋友在医院工作,她每天早晨5点起床,6点钟准时到医院查房,8点之前就把当天的医嘱出完,开始进行各种操作和手术,办理出入院,去其他科室会诊,基本上中午时他就把一天的工作全部做完,下午开始学习新的文献、做科研、写文章到晚上11点左右。她坚持了多年,不仅医术精湛,科研领域也小有建树。她认为人的弹性很大,惰性也很大,当你真的习惯合理规划日程,你会发现你一天会比别人多出很多时间,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想不进步都难。
扫地僧不是所有扫地的人都能称为扫地僧
少城关注一个公众号有很长的时间,不仅是这个平台推出的很多文章都称得上为精品,更打动我的是它的那句Slogan:如果你是异类 那我们就是同类。
曾经精读过《异类》这本书,正好在读书那一阵子看过一篇文章是关于如何通过刻意练习成为某一方面的高手。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万小时理论,《异类》作者马尔科姆在书中提出的大量数据表明:任何一个人,只要在一个领域中练习的时间超过一万小时,就能成为这方面的杰出大师。
这个鸡汤理论以科学名义广为流传,让人相信,只要够努力就能够获得成功,如果还没成功只能说明时间不够长。
高晓松在节目中说有一次和《一句顶一万句》的作者刘震云一同游历欧洲,一路上高晓松都在为刘震云讲解各种地理文化知识,直到几天后,刘震云语重心长对高晓松:“晓松你确实有才华,你确实把很多东西想得比较通,但是如果你只选了一个方向,你就一生沉浸在里面,你可能在某一个领域真的能成为大师,但是你的问题就是你什么都懂点。”
高晓松却不以为然,他觉得不是每个扫地的人都能成为扫地僧,“如果一个人一生沉浸在一件事情里就能真的把这件事做得多好,就真的能成为那个领域的大师,那大师也太容易做了。”
相信一万小时理论的危险在于:作者为了方便传播和记忆,不顾客观事实,把小提琴、乐队等练习的时间简化成一万个小时,不仅如此,他把时间和成功的联系因果化,无视了更重要的因素。
为什么一个喜欢写作并坚持写了十多年的人仍然无法成为一位作家?
为什么从六岁开始弹钢琴一直弹到二十多岁和钢琴家依然无缘?
业余爱好者和专家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普通人和某一领域的杰出大师之间差的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把这种差距归因于基因、天赋等不可认为改变的客观事实,看了这篇文章之后你就会明白,其实任何人都有机会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
刻意训练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有的人对羽毛球感兴趣,于是每天都去体育馆打上2小时的羽毛球,以为只要练习的时间够久,自己就能够像专业运动员一样无往不利,然而,他们会发现,在练习了一年两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接不到的“死球”依然接不到。
因为没有经过刻意训练的技能,无法靠时间来精进。
再来看看专业运动员的训练吧,一旦教练意识到你在击球方面存在短板,他不会让这个短板过去,而是刻意挑你无法接到的“死球”打给你,让你在一次次失败中找到接“死球”的最好方式。
注意到有什么区别了吗?
普通人的练习方式往往是盲目的、缺乏针对性的,因此进步成长也是缓慢的,而刻意练习拥有系统的计划、明确的目的、相适应的训练方式,再配合长时间地练习,获得成功只是意料之中的事。
记得小时候学钢琴,老师会让我准备一个笔记本,每节课之后会在笔记本上写下一周的目标,譬如:熟练弹奏《土耳其进行曲》,注意指法和速度。在下一周来临之时,会检察我的练习成果,如果弹奏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就会在五线谱上划下记号,并挨个纠正。
后来大学自己去练琴室里弹钢琴,虽然每天只要没什么课都会去琴房里待上一两个小时,但令人气馁的是,还是没办法毫无差错地弹完一首难度较高的曲子,总是在一个地方停顿下来,后来才发现,原来我总是习惯弹奏自己练得熟悉的地方,而对难度较高容易停顿的地方一掠而过,所以尽管前半段很熟练,但是到了后半段就开始停顿错漏百出。
正如《刻意练习》中提到的一样: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这是一条基本的真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缺乏刻意练习就像弹钢琴一样,想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最终除了浪费时间以外,毫无精进。
钢琴练习所有学习都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以前面提到的钢琴练习为例,在练习了大概两三年之后,我发现一个神奇的改变:
在开始的时候,琴谱上都是我用铅笔标的1-7个数字,用来表示不同的音符,因为五线谱实在太难认了,想象你要一根根数着音符在什么位置,从而确定它是什么音,再在琴键上弹出来。
不仅如此,对于新手来说,还有一个难点在于,一首曲子往往需要左右手同时弹奏不同旋律,这就相当于让一个人左手画圆右手画方一样,所以最开始老师让先弹奏右手,再弹奏左手,最后再两只手一起弹,突然在某一天,我发现自己只要看一眼五线谱,左右手就能同时弹奏,而不再需要一个一个认谱、双手各自练习再配合的过程了。
我把这个过程称为“自动化”过程,任何一个学习都是自动化的过程,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艰难万分,错漏百出,然而到了某一个临界点,就会发生神奇的质变,它会变成一样不假思索、毫不费力的事情。
想想你经历过的任意一样学习:
英语专业的学生或者在外留学的人在经过某个临界点以后,会觉得英语和母语一样,想说什么话就脱口而出,早已不用纠结于语法、单词这类的事;
对于的士司机来说,当乘客上车说一个地名,甚至记不清地名只知道某个建筑物时,司机就能从脑海中自动调取到达目的地的最短路径,如果赶时间,司机甚至能够考虑到红绿灯的数量,优先选择用时最短的路径;
国际象棋大师在对弈时,往往会在脑海中移动棋子,预演之后出现的几步甚至十几步可能出现的棋局,并在大脑中自动搜索不同局面应对的不同招式;
寿司之神去鱼市的时候看一眼摸一摸就知道哪些鱼新鲜哪些鱼不新鲜,知道章鱼要搓揉多少分钟,酱料需要加点什么才对味......
而这个自动化的过程,就是建立“心理表征”的过程,什么是心理表征呢?心理表征就是你对一个技能、知识的系统化认知的过程。
举个例来说,当你第一次听到“狗”这个生物时,你对它一无所知,有人说它“会叫,会咬人”,有人说“它有不同种类”、“有四个脚”......于是你不停更新积累对这个生物的认知,开始建立自己的心理表征,到了后来,只要随便在街上看到一只狗,你就能知道它是什么种类的狗,这种狗有什么特点等等。
而不管是哪个领域的大师,都在该领域中建立了自己的心理表征,将技能自动化。
心里表征和技能是相辅相成的。你的技能越好,就越能够建立自己的心理表征,一旦你建立了自己的心理表征,也就越能够精进自己的技能。
刻意练习天才不是注定的,而是后天刻意练习的
记得小时候在钢琴老师面前哼唱旋律,母亲在一旁听了说了一句:“五音不全,你不是唱歌的料”,于是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再开口唱歌,它成了我一个缺陷,谁让我当众唱歌就像是让我袜子上破了个洞的脚拿出来一样难堪。
我一直以为不会唱歌和班里长了六指的同学一样,是天生的无法改变的事实,后来才发现,其实我并不是五音不全,声音虽然有点沙哑,但是也算有点特色,如果小时候经过恰当的训练,说不定也能够唱出打动人心的歌曲。
这件事之后,我一直警惕先天决定论,将任何事情简单归因于某个人本来就很擅长这种事,我就是不适合做这种事......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有的事真的就是老天爷赏饭吃,伸手就知有没有,然而即便是莫扎特也不能将它的成就归因于天才、基因。
莫扎特的父亲列奥波尔其实也是一位音乐家,而莫扎特还有一位姐姐娜奈尔,她同样也被称为天才音乐家,在她很小的时候,列奥波尔就开始对她在音乐上进行刻意训练,而在莫扎特出生后,列奥波尔因为之前对女儿的训练得到的反馈的基础上,得以改进训练方式和方法,因此莫扎特由于练习时间早,并且能够接受身为音乐家的父亲改进的刻意训练之下,在别人眼中,成为异于同龄人的“天才音乐家”。
喜剧演员就连喜剧演员也不是先天就自带笑点的,之前看到报道说周星驰私下里其实和电影里完全不一样,他其实很严肃,对待工作的要求也很高,因为喜剧不是他天生的,而是刻意训练的结果:什么时候给人反转的效果、哪一种情况用夸张的表情、怎么和对手配合抖包袱等,也许都是一次次从表演中总结、改进的结果。
《刻意练习》中举了一个例子:喜剧演员们大多数经常花时间在单口相声俱乐部里练习,在这里,他们有机会试演自己的节目,而且观众的反应会给予他们即时的反馈,他们可以知道这个段子到底好不好笑,哪个包袱观众反应一半就可以删掉或者改进,不停打磨自己的作品。
盲目练习是最懒惰的勤奋,
自我设限才是精进路上最大的障碍,
也许真的有天才,但是那不是你成为不了高手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