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牛IT观察

BP算法及其特点

2017-12-17  本文已影响0人  高强0323

姓名:高强     学号:17011210057

转载自:blog.csdn.net/fengbingchun/article/details/50274471,有删改

【嵌牛导读】:本文主要介绍BP算法及其特点和改进

【嵌牛鼻子】:BP算法,优缺点,改进

【嵌牛提问】:BP算法的过程以及它的优缺点有哪些,改进的思路有哪些?

【嵌牛正文】:

BP算法的网络结构是一个前向多层网络。它是在1986年,由Rumelhant和Mcllelland提出的。是一种多层网络的“逆推”学习算法。其基本思想是,学习过程由信号的正向传播与误差的反向传播两个过程组成。正向传播时,输入样本从输入层传入,经隐层逐层处理后,传向输出层。若输出层的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不符,则转向误差的反向传播阶段。误差的反向传播是将输出误差以某种形式通过隐层向输入层逐层反传,并将误差分摊给各层的所有单元,从而获得各层单元的误差信号,此误差信号即作为修正各单元权值的依据。这种信号正向传播与误差反向传播的各层权值调整过程,是周而复始地进行。权值不断调整过程,也就是网络的学习训练过程。此过程一直进行到网络输出的误差减少到可以接受的程度,或进行到预先设定的学习次数为止。

反向传播网络的学习算法:B-P算法的学习目的是对网络的连接权值进行调整,使得调整后的网络对任一输入都能得到所期望的输出。

学习过程由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组成。正向传播用于对前向网络进行计算,即对某一输入信息,经过网络计算后求出它的输出结果。反向传播用于逐层传递误差,修改神经元间的连接权值,以使网络对输入信息经过计算后所得到的输出能达到期望的误差要求。

1.  B-P算法的学习过程

(1)、选择一组训练样例,每一个样例由输入信息和期望的输出结果两部分组成。

(2)、从训练样例集中取一样例,把输入信息输入到网络中。

(3)、分别计算经神经元处理后的各层节点的输出。

(4)、计算网络的实际输出和期望输出的误差。

(5)、从输出层反向计算到第一个隐层,并按照某种能使误差向减小方向发展的原则,调整网络中各神经元的连接权值。

(6)、对训练样例集中的每一个样例重复(3)-(5)的步骤,直到对整个训练样例集的误差达到要求时为止。

在以上的学习过程中,第(5)步是最重要的,如何确定一种调整连接权值的原则,使误差沿着减小的方向发展,是B-P学习算法必须解决的问题。

2.  B-P算法的优缺点

优点:理论基础牢固,推导过程严谨,物理概念清晰,通用性好等。所以,它是目前用来训练前向多层网络较好的算法。

缺点:(1)、该学习算法的收敛速度慢;(2)、网络中隐节点个数的选取尚无理论上的指导;(3)、从数学角度看,B-P算法是一种梯度最速下降法,这就可能出现局部极小的问题。当出现局部极小时,从表面上看,误差符合要求,但这时所得到的解并不一定是问题的真正解。所以B-P算法是不完备的。

3.  BP算法局限性

(1)、在误差曲面上有些区域平坦,此时误差对权值的变化不敏感,误差下降缓慢,调整时间长,影响收敛速度。这时误差的梯度变化很小,即使权值的调整量很大,误差仍然下降很慢。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与各节点的净输入过大有关。

(2)、存在多个极小点。从两维权空间的误差曲面可以看出,其上存在许多凸凹不平,其低凹部分就是误差函数的极小点。可以想象多维权空间的误差曲面,会更加复杂,存在更多个局部极小点,它们的特点都是误差梯度为0。BP算法权值调整依据是误差梯度下降,当梯度为0时,BP算法无法辨别极小点性质,因此训练常陷入某个局部极小点而不能自拔,使训练难以收敛于给定误差。

4.  BP算法改进

误差曲面的平坦区将使误差下降缓慢,调整时间加长,迭代次数增多,影响收敛速度;而误差曲面存在的多个极小点会使网络训练陷入局部极小,从而使网络训练无法收敛于给定误差。这两个问题是BP网络标准算法的固有缺陷。

针对此,国内外不少学者提出了许多改进算法,几种典型的改进算法:

(1)、增加动量项:标准BP算法在调整权值时,只按t时刻误差的梯度下降方向调整,而没有考虑t时刻以前的梯度方向,从而常使训练过程发生振荡,收敛缓慢。为了提高训练速度,可以在权值调整公式中加一动量项。大多数BP算法中都增加了动量项,以至于有动量项的BP算法成为一种新的标准算法。

(2)、可变学习速度的反向传播算法(variable learning rate back propagation,VLBP):多层网络的误差曲面不是二次函数。曲面的形状随参数空间区域的不同而不同。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调整学习速度来提高收敛速度。技巧是决定何时改变学习速度和怎样改变学习速度。可变学习速度的VLBP算法有许多不同的方法来改变学习速度。

(3)、学习速率的自适应调节:可变学习速度VLBP算法,需要设置多个参数,算法的性能对这些参数的改变往往十分敏感,另外,处理起来也较麻烦。此处给出一简洁的学习速率的自适应调节算法。学习率的调整只与网络总误差有关。学习速率η也称步长,在标准BP中是一常数,但在实际计算中,很难给定出一个从始至终都很合适的最佳学习速率。从误差曲面可以看出,在平坦区内η太小会使训练次数增加,这时候希望η值大一些;而在误差变化剧烈的区域,η太大会因调整过量而跨过较窄的“凹坑”处,使训练出现振荡,反而使迭代次数增加。为了加速收敛过程,最好是能自适应调整学习率η,使其该大则大,该小则小。比如可以根据网络总误差来调整.

(4)、引入陡度因子----防止饱和:误差曲面上存在着平坦区。其权值调整缓慢的原因在于S转移函数具有饱和特性造成的。如果在调整进入平坦区后,设法压缩神经元的净输入,使其输出退出转移函数的饱和区,就可改变误差函数的形状,从而使调整脱离平坦区。实现这一思路的具体作法是在转移函数中引进一个陡度因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