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G-正的生活日记/南京篇/】2020.12.28
办签证了,这一天等了很久。自己也到的特别早,预约的12:15的办理时间我11:10就到了,我喜欢提早到,既有一种不是赶的危机感也有了可以应对意外的时间。
签证馆在北京银行南京分行七楼,电梯一出去穿过走廊,循着指引就能找到。入口真的是特别小,门框上加了一台安检仪后感觉更窄了,还没有进门在核对材料的时候就出现问题了,由于我没有预约单,因为当时报名的时候系统出现问题卡住了,但我费用是成功在那个时间点提交的,所以我就打印了付费的截图带过去了。门口的工作人员说这种证明不能用,回去又叫了主管出来,她看了一下说,我这个钱的确是交掉了,证明我是预约成功的但这里查不到我的预约号“可能”是因为在报名的时候有人和我同时点击导致出现bug把我挤掉了,所以我直接在后面的工作日预约一个时间然后生成一个同样的预约号放到现在用就可以了。大白话解释“今天可以办,但要等一下。”就先让我进来坐着等一下。
穿过小门,里面还是挺大的,椅子上每隔一个都用胶布贴起来方便人保持距离。电脑刚打开一盘棋还没有下完就叫到我了,系统已经收到了我的预约号可以直接办理了,带的文件并不多,护照原件和复印件、预约单打印件、肺结核检测原件和复印件。我按照要求准备的一年内的出入境证明纸质稿最后也没有看就办好了,再去隔壁拍照和录入指纹,给了我一张回执单收走了我的护照让我等二到三周就行了。全程只用了三十分钟不到,比我的美国签证快太多了。
结束出来时间也已经快下午了,手机里还有张麦当劳板烧鸡腿堡0元优惠券,准备就近找一家麦当劳花掉,上面显示的时间是只能28当天用。本以为是一件很顺利的事情,一路上已经想好了套餐的搭配,最近的麦当劳店是奥体东站店,人多的像春运,不仅是店里吗,店外也站满了人,都是来”薅羊毛“的。没办法,还是没有抛弃希望的我再走到黄山路店,这家店在我初中街对面,状况比奥体店更糟。哪里的系统都崩溃了,电脑已经黑屏,工作人员只能靠叫喊号码让人来取餐。我看见不少人一个人拎着好几个纸袋离开,应该是用多个号代买的吧,这种做法真的很浪费他人的时间,让我反感。最后还是在校后门的高原拉面吃了一碗拌面,这家店开的也有点年头了,从我2010年初一入学就一直在这里,和这条街上的巴比馒头、金栗超市成为唯一在这10年时光流逝中唯一没有被改变的店铺。
下午和初中同学去金鹰上外教体验课但对方食言了,来的是一位中教和我们讲好的不一样,上到一半告诉我们外教要等到下午六点后才有时间,这与我们昨天约定好的五点到六点不一样,不想再被纠缠,直接了当的拒绝和同学径直离开了,走回奥体的路上还路过麦当劳在兴隆大街地铁站的店铺,依旧是人满为患,这现象都持续一天了。不由得一整苦笑,想到自己在网上看见喷老人喜欢走热闹,一遇到超市、菜场大减价就喜欢一拥而上、超市方世玉、公交林黛玉这样的言论,现在看我们当代年轻人在面对一些产品优惠、限量产品发布会时何尝不也是这样的反应吗,何其相似。
晚上和初中同学走回奥体后,在庐山路的地下苏果超市购买一些明天和他爬紫金山岁需要的物品,说是就是一些吃的和纸巾。自己今年都23岁了,一想到要去郊游还是会像个孩子一样兴奋不已。其实也不是想买什么东西,仔细回忆小学、初中郊游前夜去超市采购的记忆,发现自己最享受的是和同学一起在超市购买东西的过程。想把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分享给同学看,想得到同学的肯定。有种在某一领域找到知音的感觉,那个时候总爱借着郊游把自己的书包塞得比上学时还要满,生怕漏掉一丝空隙。结果郊游结束包里的东西还没有吃掉,倒是膨化零食的碎屑让包先吃饱了。第二天上学的时候包里面还一股薯片味(顺便说一句自己喜欢吃黄瓜味的薯片)
明天是寒潮给南京“速冻”的日子,也能迎来更大的一波降雪,不知道在爬山的过程中能不能看见唯美的雪景呢,真是期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