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瘦:味精吃多会致癌?鸡精更健康?是时候揭开它们的真面目了

2018-03-15  本文已影响0人  健身小管家

绿瘦:味精吃多会致癌?鸡精更健康?是时候揭开它们的真面目了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说明人生在世“吃喝”很重要~

尤其是在吃的上面,不仅要吃饱,而且还要吃得有滋有味。

而要想吃得有滋有味,有一样东西是绝对少不了的——调料。

比如家家户户必备的油盐酱醋,蚝油、胡椒、以及极具争议性的味精和鸡精.....

有的人做菜从不放鸡精味精,因为有说法称:

味精吃多了会致癌!

相对而言,鸡精比味精更健康,要吃就吃鸡精!

鸡精味精都不好,都不要吃了!

......

事实到底如何?今儿,小编就重点和大家说说这“两精”的真相~

味精吃多了会致癌?

早前,一直有说法称味精里添加了有毒添加剂,吃多了会致癌。

这可吓坏了不少人,纷纷将味精纳入调料黑名单,做菜煲汤再也不放味精了。

然而,味精简直比窦娥还冤,它很安全,不致癌!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它进入胃以后,受胃酸的作用变成谷氨酸和钠分别被人体吸收。谷氨酸与其他氨基酸一样,可以构成人体组织的蛋白质,钠也是我们身体需要的元素。

而味精致癌的说法源于:

谷氨酸钠加热至120℃以上时会失水,变成焦谷氨酸钠,此时不仅鲜味减退,还有轻微的毒性,对人体有些不良作用。

而这个焦谷氨酸钠,就是传说中的致癌物质。

事实上,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焦谷氨酸钠致癌。

联合国食品添加剂委员会认为,味精是一种食用安全的物质,除两岁以内婴幼儿的食品之外,可以添加于各种食品当中。

退一步讲,就算致癌,那也得是在加热到120℃的情况下才会致癌。而通常情况下,我们炒菜的温度都不会超过120℃,因此也是安全的。

另外,所有的致癌物质,最终会不会致癌,与人体摄入的量有很大关系。

而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了味精摄取的明确限量:每人每公斤体重,每天谷氨酸钠的摄入量不超过120毫克就是安全的

以一个体重为60公斤的人计,只要每天味精摄入量不超过7.2克,便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不健康的影响。

而7.2克味精比膳食指南建议的6克盐的摄入量还多,很显然,它的日常用量基本不大可能达到7.2克。

鸡精是升级版的味精

自从有了味精致癌论后,许多人都对味精产生了恐惧,但做菜不放味精,又有些人觉得不鲜。

于是,鸡精便诞生了,它有着和味精一样调鲜作用,却宣称比味精更健康。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大部分鸡精,在食品添加剂一栏上会写有“鸡肉、鸡蛋”,往往外包装再印上一只肥母鸡等。

但实际上,鸡精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由鸡肉、鸡骨或其浓缩液抽提物做成的天然调味品。而是升级版的味精,它主要成分其实就是味精(谷氨酸钠)和盐。

其中,味精占到总成分的40%左右,在此基础上,鸡精还加入10%以上的盐及糖、鸡肉或鸡骨粉、香辛料、肌苷酸、鸟苷酸、鸡味香精、淀粉等物质复合而成,是味精的换代产品。

由于鸡精的主要成分是味精,因此它与味精的安全性相仿。

鸡精VS味精,到底选哪个?

在鲜味方面,鸡精调鲜效率更高

味精可使菜味鲜美,但味道较单一。

与味精比较,同样的用量,鸡精煮出来的菜,味道会更鲜美一些。

因为鸡精里鲜味剂呈味核苷酸二钠的含量较味精里高,呈味核苷酸二钠等物质本身就具有调味功效,与谷氨酸钠结合,能让食物的鲜味更柔和,口感更圆润丰满,且香味更浓郁。

做菜放了鸡精后,就要少放盐

鸡精本身含有10%的食盐,如果在炒菜和做汤时用了鸡精,用盐量一定要相应减少。如果已经加到合适的咸味,再放鸡精,对于需要控制盐分的人来说,可能会不利于健康。

尤其是高血压患者以及老年人,不但要限制食盐的摄入量,而且还要严格控制鸡精的摄入。(PS:味精也含有钠,同样应注意味精摄入量)

此外,鸡精含呈味核苷酸(肌苷酸、鸟苷酸),它在体内的代谢产物是尿酸,所以痛风患者也应适量减少鸡精的摄入。

鸡精味精虽无毒,但烹饪有讲究:

(1)谷氨酸钠在高温时会转变成焦谷氨酸钠,容易失去鲜味。因此,烹调时不要加入味精鸡精后长时间焖煮,或者爆炒,应在菜肴快出锅时加入。

(2)不宜在烹调酸性食物中添加鸡精味精,如糖醋鱼或排骨、醋熘白菜等,因为味精在酸性食物中加热,更容易产生焦谷氨酸钠,使菜肴走味。

凉拌菜可以使用,但宜先溶解后再加入,因为味精的溶解温度为80多摄氏度,低于此温度难以溶解。

(3)味精略呈碱性,在含有碱性的原料(如皮蛋)中使用会形成谷氨酸二钠而出现氨水臭味,大大降低鲜味。

(4)海鲜、肉类和蘑菇等食品本身就含有鲜味成分,所以在此类食品中,都可不放味精、鸡精。

(5)孕妇应少吃或不吃味精和鸡精,婴幼儿也应尽量不吃味精和鸡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