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件物品都需要一个专属位
前不久在《李翔知识内参》中听到一则题为《收纳整理时,什么东西该扔掉》的知识片段,说的是日本专门家检定协会理事、收纳整理专家周一妍在澎湃新闻上与读者分享的她对于收纳整理时什么东西该扔掉的判断方法。首当其冲的一句建议便是“家中所有的东西应该固定位置”,对于听时正在整理家务的我而言尤其赞同有加。
|
常做家务的人也许常有这样的体会,明明刚收拾得干净、整洁,没过一两天,又需要来一番集中整理,如果家中成员不多情况会好一点,但也不排除一个人生活也会转眼间乱到自己看不下去。变得杂乱的可能是客厅、厨房、卫生间,也可能是书桌、衣橱、各类抽屉,也包括我们的电脑桌面、文件夹、网盘、云盘,再甚至手机的安装应用、相册、各种存放收藏保存的图片、文件的文件夹等等。
||
关于是要杂乱还是要整洁,我们或多或少都听到过一些争议,有观点认为混乱可能更有利于激发创造力,比如同样是《李翔知识内参》,早些时候分享的一篇《爱整理不一定比乱糟糟好》,文中分享的关于混乱还是秩序的调查研究以及心理学研究角度的分析也很有意思。如有兴趣可在得到app搜索来看看详情。其中提到关于混乱或秩序的偏好的三个心理层面原因,焦虑感占其中之一,我想这也正是我越来越偏好秩序的原因。
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在希望跟上迭代成长脚步的阶段,生活中的混乱或者杂乱只会为我们徒增烦恼。眼前的混乱干扰着你刚有些眉目的思路、模糊了你努力的方向,开始怀疑自己的行动力;需要用的物品或资料遍寻不着、焦急与挫败感油然而生,开始怀疑自己的记忆力……其实这些很可能是我们错判了自己的能力,而并未意识到,我们只是缺少了一个好的习惯。
|||
在我们幼年时期接受的教育中,大多都会包含要养成“用过的东西要放归原处”的习惯。开头整理专家说的那个建议刚才只说了前半句,后面紧接着便是“养成用完归位的好习惯”。
而“归位”隐含着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的确有这个“位”的存在。小的时候,物品摆放一般都由大人主理,我们只需要养成从哪里拿放回哪里的习惯。当我们长大后,物品的摆放整理已属于自理能力的范畴,无人再事无巨细的帮你处理,这时就需要我们在新拥有每件物品的时候,多动用一些精力,帮它找到属于它的位置。有时为了让这件物品能更方便的被使用或者更美观的被欣赏,甚至需要动用些脑力,让它充分展现出自身独有的价值。如果在一开始拥有它们的时候偷了懒,草草地随手一放,用不了多时日、用不了太多的物件,就会乱到让我们默默地“眼不见心不烦”、再无心多理会,当初迎接它们时的好感所剩无几,而这绝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有人一定会想到换一个角度——东西尽量少可以不乱。这可以作为收纳物品的一个原则,但我们不一定要向军营的要求那般,物品精简到极致,纹丝不乱、一尘不染。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还是需要这样那样的物品来帮助我们体验丰富多彩的人生。
为我们的物品找到属于它的最佳位置,也不失为一种生活智慧的修炼,需要我们足够的观察力乃至创造力。不妨去追求丰富而有序,追求大比例上的有序,放任小部分的混杂,拥有一身轻松的自在。
围绕在我们左右的物品也在见证着我们的人生,让它们都拥有自己的专属位,充分展现它们的价值,与我们幸福相伴。
(以上侧重说的是物品,同样可以延展至更广义的范围,物品、信息、思绪,乃至灵魂,都需要为它们找到合适的专属位。)
关于如何整理,早在多年前已经引起过我的关注,能感受到有许多的观念和方法都是想通的。曾经认真读过甚至参照尝试过《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法》、《断舍离》、《心灵断舍离》,以及近年了解到的《脑容量整理术》。然而,知行合一确实不易。相信有很多人从小已养成良好习惯,或是成年后不断改进达到了有条不紊的境界,但我仍时常会陷入制造混乱又被混乱困扰到的状态。
时至今日,伴随着迎接即将到来的宝宝,一种全新的家庭生活格局也将到来,家庭新成员所需要配备的物件或许要爆发式增长,如何让家庭生态保持平稳的良性提升,对我来说是一个甜蜜而又兴奋的挑战。
七年就是一辈子!
在007践行一辈子的写作,在007践行一辈子的成长!
不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