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贝

韩信封王,就是自掘坟墓

2020-06-01  本文已影响0人  农村作者曹玉辉

“建不世之功,裂土封王”,向来是韩信的梦想,亦是其追寻的最高目标,他为此一直努力不懈。

韩信在齐地连打胜仗,威望如日中天,如果封王,论天时、地利、人和,都非韩信莫属。当此之时,除韩信之外,的确没有任何人能够稳定齐地局势。韩信求封为“假王”,是基于全局战略考量的,是无可非议的。对刘邦满腹忠诚、且并无谋反意图的韩信,何错之有?他错在跟错了主人,错在没有拥兵自立。

韩信的悲剧在于韩信因为重视功名利禄,失去了作为下属的分寸。虽然韩信在楚汉战争中有着极其出色的表现,他出手不凡,先后创造了许多军事奇迹,比如,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一战,以及斩杀龙且、垓下大战。在打下齐国后,便向刘邦请封为代理齐王。表明韩信政治上的不成熟,功利心重。

即便不暴露野心也长远不了,除非他像张良学,激流勇退!但可惜,凡胸有滔略之人,总是喜欢,尽兴!作为西汉第一名将、汉初三杰之一,向刘邦请封假齐王,错在居功自傲、功高震主。己为刘邦怀恨在心,所以也注定了他最后的悲惨结局。

韩信请封“假王”,是受传统分封制价值观的影响,韩信希望凭借军功而称王是有先例可循的,符合当时主流价值观。如果说韩信第一次的请封是邀功,那么第二次则是摆明了要挟。不仅两次请封都不是刘邦的本意,还彻底将本已出现裂痕的君臣关系彻底激化。所以刘邦在灭掉项羽之后,第一时间赶往韩信的军营,夺了韩信的兵权。韩信在政治上的确是幼稚的,他的幼稚就在于他没搞懂像他这样攻必克、战必胜的武将,在专制制度中如何与君主相处。

古代只能主公自己来封,那叫恩赏,韩信自己去要,有点居功自傲了。刘邦认为赏了,他也不会感激自己。

正像太史公说的那样,“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也不会导致自己被夷三族的结局了。韩信拥有非凡的军事能力,却偏偏生活在皇权制度下。就像一把被抽出的锋利的宝刀,不愿再回到沉寂的刀鞘之中,必然有折断的一天。

韩信属于政治方面无脑,虽然自己军事无人可比,但是君王的心思岂会如此,自己的理所当然,在别人看来,自己野心特大,韩信身边的谋士早就说过。功臣大到无可所赏,结局就不妙!韩信要存活,刘帮建汉室后,唯有请求辞王,去过田园风光的生活!

刘邦雄才大略,卧榻之旁 岂容他人鼾睡。对于韩信早就欲除之而后快!自古君王就是可以共患难,不能共享乐。韩信请封假齐王就是自掘坟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