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魁大脑读书会2016】铁翠香第47本/52《无声告白》

2016-07-30  本文已影响40人  民大铁老师

阅读目的:了解此小说背后所给我们揭示的意义

阅读方法:泛读

冲着高居电子书排行榜首位的名气购买了这本《无声告白》。开篇一句“莉迪亚死了”就带给我一种莫名的伤感。但是她的家人却不知道,当几天后警察抽干湖水找到了她的尸体,“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事呢?”作者没有让读者去猜测,而是直接说“根源在父母,因为莉迪亚的父母,因为她父母的父母。”

因为她的母亲最希望与众不同,她父亲却最想要融入人群,而这两件事都是不可能的。在大学时,莉迪亚的母亲最大的愿望是想当医生,但是当她选择与此相关的课程时却发现只有她一个女生而时常遭嘲笑;她希望把家政课换成手工课却被告知不可能为她破例,因而不得不一直在她母亲的家政课上消磨时间。在大三的时候,她遇到了她母亲时常灌输她的“会遇到一个优秀的哈佛男人”—莉迪亚的父亲詹姆斯,一个她之前从未见过的东方人。因为要与众不同,在第一次见到这个东方人时她就开始了错误了决定,注定了后面悲剧的发生。还没等到她毕业,婚礼就取代了她梦寐以求的医学院。而在婚礼上,她妈妈的一句“你应该嫁给一个更像你的人”不仅体现了她母亲的种族偏见,也成了他们日后矛盾的导火线。

婚后的生活随着两个孩子的出生,莉迪亚母亲的医生梦一直被搁浅却从未被熄灭,随着长得最象她的莉迪亚慢慢长大,这个梦想就全部寄托在了她的身上,她发誓帮助莉迪亚实现她力所能及的目标,帮助她成长,用木棍支撑这它,把它的茎杆塑造成完美的形状,决不建议女儿从事不适合她的工作。于是她暗自筹划,给她买些什么书报些什么班,“只要你感兴趣”,她每次都这样征求女儿的意见,却每次在开口时都紧张地屏住呼吸,直到听到女儿的“是的”才会呼吸正常。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母亲一方面想自己的女儿重蹈覆辙,另一方面却不自觉地用相同的方式扼杀着女儿自己的兴趣爱好。而莉迪亚为了满足母亲,或为了一直获得母亲的爱不得不一直违心地做着她不喜欢的事,被迫承载着父母的梦想,压抑着心底不断涌起的苦涩泡沫。

因为父母的焦点永远只在莉迪亚身上,以至于她的哥哥内斯还有妹妹汉娜在家庭中严重缺乏父母的爱。不被关注也带给内斯一个好处,他终于可以上哈佛而远离这个缺少爱的家了,当莉迪亚这个唯一懂她的哥哥也是唯一的朋友离开后,当她懵懂地发现了爸爸“背叛”的秘密后,一切都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继承父母的梦想是多么艰难,如此被爱是多么令人窒息”。在那个被内斯推进去过的湖边,她明白了,她要重新开始,她不要替她母亲去当医生,不要为了取悦父亲满足父亲自己不能融入群体生活的愿望而假装与人联系了,她要做她想做的事情,她不要再假装成为另外一个人了。最后她选择了走进湖水中去封存和实现她的承诺。

看完全书心里说不出的难过。忽视冷漠对孩子是一种伤害,过于沉重的爱也是一种甜蜜而苦涩的负担。我们希望孩子自由发展,却不自知地将自己的期望寄托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似非常爱他们,却也不自知地将这种爱变成了有条件的爱。所幸,在小说的结尾处,作者笔锋一转,让他们都如同莉迪亚一样明白了过来,用一个无辜的生命换来了夫妻理解与家庭的和谐。而我,掩卷沉思,对于“如何爱孩子”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对于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一个向上,另一个向下,一个得到,另一个失去。一个逃离,另一个受困,永远受困。父母越是关注你,对你的期望越高,他们的关心像雪一样不断落到你的身上,最终把你压垮。”

——————————————————————

我在参加文魁大脑读书会2016年阅读年挑战计划,本年度我要阅读书籍52-100本,请大家监督。每周没有完成一本的,发微信红包150元,一年没有达标52本的,再发微信红包2000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