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明亮那方1.3

2020-01-03  本文已影响0人  向着明亮那方的我们

【教师的二次成长】

昨天看了李海林老师写的《教师二次成长》。他说一个教师从教开始,10-15年能完成第一次成长。

第一次成长的标志:

1.熟悉教材,这是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最基础的内容。

2.对教学的基本步骤与方法的掌握。这是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最重要的内容。

3.对学生的关注。这个阶段的老师开始形成所谓的学生观。

4.有与同伴合作的强烈愿望。其标志是校长和同伴的认可。

5.开始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有的甚至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当成最大的成功指标。

然后会进入高原期:

1.很难感觉到像前一个时期那样快速成长,相反,发现自己在不断重复。

2.能保持中等状态的教学效果,但即使更努力,也没有明显的提高,不过一般情况下也坏不到哪里去。好比两块萝卜放在一起煮,萝卜还是萝卜,味道没有改变,这时候需要放进一块骨头,教师成长的味道就不同了。

3.工作内容和范围长期没有变化,自己也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可做。偶尔有一些新的尝试,也看不见什么效果。

4.从同伴那里不能再学到更多的东西,觉得同伴懂的自己也基本上都懂。

5.工作热情明显下降,但能维持着基本的工作状态;部分教师感到工作疲惫。

6.开始关心教学理论,但没有哪一种理论完全说服自己,觉得这些理论都与自己切身的感受不一致。

很多人一辈子就卡在这个高原期了,只有大约百分10的人能进行二次成长,成为卓越教师。

教师通过什么方式成长呢?他列举了教师成长的十八种方式,以及在第一成长期和第二次成长期的效果:

我还是处在第一成长期的老师。我们学校没老师傅带徒,集体备课效果不好。成长的途径就是在学校上公开课、出去赛课、观优质课。效果很明显,这个我很赞同李海林老师的观点。但是对于他说的“读书”在第一次成长中没大有效果这一点,我不赞同。于我来说,很有效果。读书首先能廓清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的迷雾,还有一些具体问题可以在读书中找到答案,前提是选对书。教学反思效果也很明显。真正的反思过后,能激发改进的动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