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和法律

2021-04-19  本文已影响0人  木杉bin

题记:道德是约束自己,法律是保护自己。

人和动物的主要是区别是思考,并且将思考的成果现实化。现实化的前提是输出思考的结果,也就是秩序。秩序包括个体内在的秩序和个体间的秩序,其中是个体内在秩序如自洽的道德、个体间秩序如完备的律法。

1.道德

为什么先说道德呢?因为个体的成长都是由小到大,由内到外地成长。首先处理搞清楚内在的问题,很重要。大学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思考问题的源点应该是观察和内心的思考,外界给自己的反馈形经过不断的思考形成自己内心的逻辑,也就是内在秩序。宋代赵普也有云: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其实是从更大的层面在给出处理内在问题和外在问题的优先级,这句话后来在近现代也得到了验证,因为教员在接见东邻建友邦时曾经侧面证实过。

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说过: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个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内在道德法则值得长久的思考和构建,并且值得持续的敬畏。所以,不断从外在环境中获取实践和认知构建自洽的内在秩序的价值毋容置疑,他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一个内在不自洽的人,会不断内耗掉自己的能量,也就用现在流行的词内卷。正如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所以幸福的人一定是内心自洽的人,内在逻辑完备的人。

2.法律

法律是一种严肃的外在秩序,会被文本化,并且被严格的执行。外在秩序还包括:条例,行政命令,习俗等,这些都是用来构建秩序的。其实外在的秩序是为了构建和维持更大的实体(包括虚拟实体),实体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的特征。所以,外在秩序和内在的自由是有界限的,必须处理好两种关系的界限才能使得自己更好的融入文明社会,同时不失去作为人的自然属性。而外在的秩序的在构建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协调和妥协各个个体之间的冲突,这些多次碰撞之后的妥协最后就会形成习俗,逐步演化为行政命令乃至条例或法律。当外在的冲突超出了曾经已经固化的边界说明个体的边界已经被突破,个体的利益受到了侵犯,那么这时候作为个体的自己必须要拿起法律来捍卫自己的权益。这也是法律存在的根本的意义吧。以上外在的秩序其存在意义和原理都是类似,只是处理的范围和领域不同而已。当然,如果法律本身已经超过个体的承受范围之外,那么这个法律也就失去其意义。商鞅在秦国变法之后,秩序的高地迅速构建起来,其他六国很快被这种秩序秩序化,其构建的实体(长城等)和虚拟体(郡县制)被一直维持了下来,但是其本身反噬了个体,导致最后陈吴大泽乡事件,最后导致秩序坍塌。所以,法律的构建需要需要考虑个体的承受力的阈值。

道德是用来约束内心,约束个体;法律是用来保护个体权益,而非用来约束个体。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