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十几年的工科,愣是被安排去写材料,职场上尴尬的拉郎配
我从小就对语文有种畏惧感,尤其害怕写作文,一到作文课就浑身冒汗,坐立不安,感觉时间过得特慢。看到作文题目就头疼,感觉脑袋里一片空白,什么也没有,不得不坐在那里搜肠刮肚、苦思冥想,常常是一节课过去了,才勉强凑出来干巴巴几行字,交差了事。
也由于这个原因,分科后,毫不犹豫选择了理科,意图用数理化的长处弥补语文方面的弱项,保证总数在班上名列前茅,大学也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工科类机械专业。这样算起来,从小学到大学,我花费了整整十六年的时间用在工科知识的钻研、学习、实践方面,可谓是投入巨大,不遗余力了。
然而世事难料,造化弄人,进入单位后,因为缺乏写材料的人手,我这个学了十六年工科的人愣是被安排去做最害怕、最厌烦也最不擅长的写业务材料工作,并为此一写就是十七年直到今天。比整个学生时代花费的时间都多,并在长期的学习成长中,活生生由成绩优异的数理化高手变成了一个文学爱好者,让熟知我过去经历和专长的人无不大跌眼镜,这前后反差地太大了吧,简直是判若两人啊?
其实像我这种不按专业、不论特长,被统筹安排使用,哪里需要就安排到哪里,哪里有岗位就填补到哪里的现象,在机关事业单位里是司空见惯,比比皆是,越是基层越是如此。在基层单位,用人没有严格的定岗定编之说,只要工作需要,只要领导认为你能行,只要你能力尚可,就会打乱编制,按需分配,工科生分配到文秘岗位,财会类安排去做业务都是可能的,上演了一出出让人啼笑皆非的拉郎配。而且一旦接手了这项工作,就意味着此生将与岗位结下不解之缘,从一而终,想走都走不了,除非你能力出众,表现突出,职场得意,被提拔重要,能为单位为集体做出更大的贡献,否则,可能会一个职业做到底了,直至退休。
这种职场上的拉郎配,主要源于基层机关单位里人手不足,得不到岗位所需的专业人才,为了工作需要,不得不采取的调剂使用措施,是一种无奈之举。事情总得有人干才行,没有专业人才,那就培养成专业人才,所谓有牛使牛,没牛使犊。对于个人来说,更是无奈,服从工作需要,听从领导安排,是必须具备的一种品格、一种态度和一种精神。否则,后果可想而知。
从长远来看,这种用非所学,用非所长,实在是一种人力资源的低水平配置和无端浪费,不足称道。就其个人来说,抛弃多年来所学知识和专长,从头开始,从零开始,重新学习不擅长的领域知识和技能,不但虚耗了以往的时间和精力,也人为增加了人生成长难度,未来成长高度能有多少,实在令人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