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社会现象

移民与快递

2018-02-16  本文已影响3人  冬后春初

今天全家到舅舅家去走亲戚,看见周围好多住户没有在家过年,有些常年不住的房屋已经坍塌。去年几家都在家里,没感觉到多冷清,今年好几家在外过年,门前守着铁将军一把,过年的气氛显得冷清不少。

突然就想到前几天看的一个视频,一些交通不便,地理条件差的村庄,除了住着一些老人之外,几乎没有人居住了,这些村庄处于消失的边缘。

这些年国家提倡的移民搬迁政策。总体来说效果比较明显,把一些住在地理条件差的村民通过移民搬迁的方式集中安在安置在一起居住,这样对环境保护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去年我去一个山区看房子受灾情况,发现山区的好多房子都已经塌掉了,这些房子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问了村干部说是好多人已经住在城里看了。

看了一户垮了的房子的贫困户,从主路走至他家可能需要半个小时。这户住在半山腰,不能通公路。家里兄弟三个,老二外出打工就安家在了打工的地方。老三做了上门女婿,只有这位老大没找媳妇儿住在家里。以前常年在外打工一直也没回来住过,近几年没有劳动能力了,才回家住。房子是1954年他的爷爷建的,经过一场连阴雨之后,房子就垮了。如果重建的话又要修路,可是方圆几里地,就住他一家,  成本太高,不划算。村镇两级经过商量之后,决定把他安置在移民安置房里。

这些年,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由此而引发的移民潮最为明显。经济条件好的省市移民过去居住的人就比较多。经济条件差,地理条件差的地方人口正在急剧下降。

我们这里的一个偏远的小镇,现在人口只剩下2000多人了,甚至没有一个村的人口多。将来只有等那些老弱病残,政府完全供养或者集中供养后,这样的集镇可能就会自然消失。

不仅仅是山里的人在流动,有些城镇的人口也在急剧减少。我的一位朋友,以前全家都在一个小县城,近几年整个家族的人都移民到了地级市里。有两家甚至住进了省城。

我家乡的那个小镇,以前人口在七八万左右。近几年,人口渐渐达到了十多万。现在这里居住的人口有两个特点。一方面是以前的老居民60%左右都迁到了城里。另一方面是周围山区的居民购买了老居民的房子住了过来。没买到旧房子的人,在镇子里购买了商品房,镇里的居民就渐渐多了起来。这些都说明,现在的经济条件发展的好,人们有了钱,就会选择更利于自己发展的地方去居住。

以前人们选择住在山区,一方面是躲避战乱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山里的物产丰富,能供养一方居民。现在人们搬迁至城镇,也是为了自身的发展,一是自己事业发展的需要,二是孩子教育的需要。这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去哪里住,显得不再那么重要了。只要有网,或者是只要快递能送到的地方就是好地方。最重要的还是要交通方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