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神话

山海异兽志——烛阴

2022-08-05  本文已影响0人  螣蛇

《山海经·海外北经》:

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息为风。不饮,不食,不息。身长千里,在无䏿(音启)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译文:

钟山的山神,名叫烛阴,他睁开眼睛是白昼,闭上眼睛是黑夜。一吹气便是寒冬,一呼气便是炎夏,只要一呼吸就会刮风。不喝水,不吃食物,不呼吸。身体长达一千里,在无䏿国的东边。烛阴这神灵的样子,人的脸,蛇的身体,遍体赤红,居住在钟山山下。

《山海经人神异兽录》烛阴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一部名叫做《中华小子》的动画片,也叫做《少林武藏》,是由法国投资中国拍摄的一部动画。其中有一个实名令我印象深刻,在那部动画的世界观里,他掌管白天黑夜,就长这个样子:

朱乙神

这个神在动画里面的名字是朱乙神……来咱们再看看我今天异兽志的主角——烛阴。烛阴、朱乙…好了,敲定了这个朱乙神的原型就是烛阴,这货才是正儿八经的烛龙。回想小时候我看这一集,这个朱乙神顶着个人的脑袋,细长的身体(我感觉真的不像蛇,像是蚯蚓(x_x;)),哪怕是天生喜欢蛇,并且在山海经中阅怪无数的我,第一次见到这个神,也有点生理不适,不过好在他善良正直的形象稍稍抚慰了我受伤的心灵。不过对于他,我就不再解析过多了,咱们还是聊回今天的主角烛阴吧。

烛阴又名烛龙,也有人叫他烛九阴的。也算是一个火出了山海经圈外的中国古神话神明了。咱们还是老规矩,先看原文。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山海经中,除了上文的海外北经之外,大荒北经对烛阴也有详细的记载:

《山海经·大荒北经》

西北海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译文:

西北的大海外面,赤水的北边,有章尾山。有一位神明,人的脸,蛇的身体,且浑身红色,眼睛竖生眼睑而合缝处是直的(说白了就是眼睛竖过来了但还是上下眨眼皮),他闭眼是黑夜,睁眼是白天,不吃食物,不喝水,不呼吸,吞咽风雨。他就是烛九阴,也就是烛龙(最后一句待定)。

要说着烛阴在山海经里面,也算是有面子了,少数有两处明确指名道姓的,而并非是模棱两可的指出身份的。不过,究竟是否是一只烛阴,咱们稍后再做讨论。

咱们首先来说一说烛阴的外貌,山海经中两段外貌其实大差不差,都是长着人的脑袋蛇的身体,唯一有一点的就是大荒北经还对烛龙的眼睛进行了描述,说他的眼睛是竖着的。而海外北经则交代了他的身长有一千里,也是够气势磅礴的了。本来原文的交带已经十分的清楚了,那对于山海经中烛龙的形象,应该也就没什么争议了吧?……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啦,历史就是时间遗留下的痕迹,它总能给你搞出点幺蛾子来。

《淮南子·地形训》:“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

《山海经传》:“(烛龙)龙身一足”

这两篇摘录,大家应该不难看出,一篇说烛龙没有腿,一篇说烛龙有一条腿……好神奇。咱们是先说一下这个《淮南子·地形训》,他是西汉的刘安所著,这是一本兵书,讲述的是地形与战术之间相互结合的原理……那他扯烛龙干嘛?算了,咱先不提这,咱再来说说这个《山海经传》,他是晋朝的郭璞所著,没错,就是我前几天易瘦质里面一直提到过的那个郭璞,事实上,咱现在看到的山海经都来源于这本山海经传,真正的山海经其实已经遗失,挺可惜的。不过咱再说回来,关于的烛龙腿的问题。从这两本书的历史地位来看,好像都挺有权威的,那就不能从权威信来看,毕竟都不是什么乡野杂书。那么,咱从原著入手,上海经里面说烛龙是蛇的身体,那肯定就会有人说了,蛇没有腿,那肯定是淮南子说对了……的确,如果在别的书里面是可以这么推断,但这可是山海经呀,这里面可是有蛇有六条腿的(肥遗,直接说是有蛇焉,并未说是蛇身),所以说单以蛇的身体来说烛龙没有腿肯定是不成立。那看来这个问题也的确思考不下去了,没有任何额外的证据了。不过咱们不妨大胆的假设一下,两者其实都没有说错,只不过淮南子之中将烛龙的尾巴并没有算为腿,因此是无足。而郭璞则把烛龙的那一条尾巴算成他唯一的一只脚。我这种说法并非是空穴来风,事实上,在我查阅了很多闲散古籍之中,有人描述的烛龙是有双臀的,手毕竟不是足啊。如果以这样的形象来算的话,把尾巴当成一只脚,也就没什么不妥了。

烛龙

说完烛龙的外貌,咱再来谈一谈他的名字,为何钟山山神的名字叫做烛龙(其实我小时候一直叫他钟龙,叫了两三年了,才发现叫错了),而烛龙又真正意义上是龙吗?事实上,烛龙这个名字应该是取于衔烛之龙。在上文中山海经的大荒北经之中的:是烛九阴,是谓烛龙。我的临时翻译是他就是烛九阴呀,也叫作烛龙。但事实上,这个翻译是错误的,这个“是烛九阴”,其实真正的翻译是:他以烛光照亮九阴的阴暗隐秘。这个九阴就是指幽暗的地方(就是死人阴气重的地方),在《<道德经>序》中有:“祸灭九阴,福生十方。” 的说法。战国时《楚辞·天问》云:“日安不到,烛龙何照?”而汉代王逸认为烛龙只是寻常的龙,他在注解《楚辞》此句说:“天西北有幽冥无日之国,有龙衔烛而照之也”,认为烛龙凭借口中衔着的火烛,照耀西北幽冥国度。而《诗含神雾》:“天不足西北,无有阴阳消息,故有龙衔火精以照天门中”,神话学家袁珂就认为这里面的火精就是烛,而这条龙显而易见,就是烛龙了。于是乎,慢慢慢慢的,烛龙衔烛的说法就开始传播了,而《昭明文选》就直接称烛龙为:“衔烛之龙”。而烛阴和烛九阴的来源也同样出自于上面,即烛光照耀九阴。说白了,这位山神的名字就是他的行为,利用嘴中衔着的烛光驱散阴霾。

在这里我稍微插一个题外话,也不算特别的题外。我在网上找到一种说法:传说舜帝时代常狩猎烛龙,将其炼油制成蜡烛用以取光。这个说法在我搜到之前,我是从来没有听说过。我曾经阅读过《鬼吹灯》,在其中,我了解到古代传说里面,有用鲛人的油来做蜡烛的,还有人油灯,甚至还有鲸油。可我就是没有听说过烛龙油的。于是我开始翻找古籍,但的的确确没有找到这种说法,虽然不能确定,但如果说这种说法确实是现代人杜撰而成的,还是尽量不要传播为好,本来这山海经就是遗失本,再加点没有根据的传说扰乱原著那可真的就是大不敬了。

不过由着这个话题咱可以思考一下另外一个值得注意一点的地方,那就是海外北经和大荒北经所记载的烛龙是否是同一条?这一点在山海经中并没有指出,那么咱开始用地理标记法吧。首先是海外北经所说的钟山,可问题在于,我推了半天没有推出来,于是只能查找相关资料,就发现有人说这个钟山实质上是指现如今的长白山山脉。那大荒北经里面的章尾山呢?这个我不光没推出来,我还没找到相关的资料(ノಥ益ಥ)。不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山海经大荒北经之中,发现前文提到过那里有叫钟山的地方。并且不止如此,在大荒北经之中,还提到过无肠之国。而在海外北经之中,有一个国家名为聂耳国就在无肠国的附近。那也就是说,以山海经中的地理位置,这两个地方相差的并不远。也就是说,有可能钟山和章尾山在山海经中属于一个山脉体系(很有可能一个是办公室,一个是卧室(ಡωಡ) ),也就是说,烛阴应该是只有一只的。而前面所说的《山海经传》的作者郭璞考证之后也得出了钟山之神烛阴即章尾山之神烛龙的说法,后世沿用此说至今。那烛龙只有一只的说法,就是板上钉钉了。那前文所说的那个没有被考证的说法:尧舜帝时代常狩猎烛龙,好家伙,烛龙再大也不能说常狩猎吧,我感觉这个说法应该是指一些和烛阴同名的龙的种类,可我也没找到,除了烛阴以外的烛龙呀。所以我觉得从古至今,烛龙应该就只有这一条,不然两只烛龙眨眼频率不一样,白天黑夜还乱套了呢(*´罒`*)。

好了,讲完了外貌,论证完了他的唯一性,下面该讲讲重点了——权能。要说这山海经里面神通广大的山神,如果只根据描述来算的话,烛龙绝对算得上是拔尖的了。睁开眼睛就是白天,闭上眼睛就是黑夜,中华小子里面的朱乙神权能应当就来自于此。而且不光如此,他吹气就是寒冬,呼气就是炎夏,只要一呼吸就会刮风。值得一提的是,的吹气和呼气其实是不同,可以理解为吹气的力气比呼气更大,催促气体的流速也更快。我感觉他的这一项全能应该是古人发现了气体流速越快,皮肤表面越发凉的现象,而呼出的气体(用一点日常用语就是哈气),皮肤会感到温暖。因此,就给烛龙设计了一个吹气是冬天,呼气是夏天的特性,感觉古人的思想也是很神奇的。咱再说回烛龙的权能,说白了就是改变天气和白天黑夜的轮回。咱先说一说白天黑夜的轮回,除了山海经之中,其他古籍也有说法,说烛龙的两个眼睛,一只眼是日,一只眼是月。很明显,这个说法在山海经里面是不太可行的,我在前几篇异兽志里面提到过,山海经里的十个太阳和十二个月亮是由帝俊的两个妻子羲和和常羲所生,很明显与这个说法相抵触,因此,这个说法在山海经里面肯定是不算的。不过这也说明了,在古人眼里,白天黑夜本就是自主循环的,而太阳和月亮只是分别在白天和黑夜的时候出来(就是前者上白班后者上夜班)。最后咱们再来说一说烛龙呼吸便是风的这个问题,其实对于这个,我有一个问题,在山海经中是有专门的风神的,不仅仅是有蚩尤召唤出来的风伯,还有包括因,乎和泽丹在内的东南西北四方风神……怎么,难不成这四个风神还管烛龙的呼吸不成?其实吧,你要说抵触的话,好像也没有抵触多少。人家只说烛龙的呼吸会出现风,又没有说他的呼吸和风神相互冲突,所以我让认为烛龙的呼吸应该是只作用于他管辖的范围内,就如同山神只保护山周边的居民一样。至于烛龙的不吃饭,不喝水,不睡觉,不呼吸。只能说烛龙不愧是大神,不过我感觉也有可能是因为烛龙的责任感所致,呼吸和吃饭喝水不用说,肯定会造成气息的流动,那要是控制不好力度,可就会刮起狂风的。而至于睡觉吗…别的先不说,烛龙要是稍微赖一会儿床,那可就是永夜的世界了(#-.-)。所以我觉得古人在写山海经时给烛龙配得上这几个特性,应当就是为了展现一下这位强大的山神的责任感,应了那一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ω・)「

烛龙

说实话,我觉得烛龙在山海经之中,逼格已经算是比较高的了。可我万万没有想到,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人家的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没降,反而升了(巴蛇、帝江看着都流泪呀)。

《后汉书》云:“征烛龙令执炬兮,过钟山而中休”烛龙被神人征召,要手执火炬,直到到了钟山,才能稍作休息。这里烛龙就成了为神跑腿的了,但这个职位可不能被小瞧呀,就相当于是天神的神使,地位还是有一些的,至少肯定比山神要高(仅仅限于地位哟,不算权能)。可问题在于被神人征召的烛龙,却又因畏惧“景星”、“尧日”,而数次怠慢“执炬”的职责,唐代王勃就曾称:“烛龙避尧日于幽都”。《景星赋》也有载:“癸丑之秋,有星丽天……烛龙不敢张炬”。看来随着地位的升高,其负面消息也出现了,竟然是胆小。哼,山海经中连日夜交替,冬夏轮替都能掌管的强大山神会胆小,这也真的算是“高处不胜寒”了。但说到底,终究也是地位的提升了,最多有点不好的绯闻罢了。

而到了明清时期,烛龙的地位就更高了。在明代《说郛》中曰:“太阳顺四方之气,古圣曰烛龙。行东时肃清,行西时温,行南时大,行北时严杀,烛龙即日之名”。好家伙,烛龙直接变成日的代言了。并且在明代,烛龙紧追应龙其后,也成为了皇家的祭祀对象,号神烈山之神,位享地祇坛,与五岳、五镇等众多山神同列,与顺天佑畿(音同鸡)辅时的应龙神一样并非是单纯的异兽或是纯粹的龙种,而是兼具多种神格的龙中之神。

当然,以上这几次地位的提升还都算合情合理,但我接下来说的虽然有古籍可以查证,但没有其他古籍可以佐证,有空穴来风的嫌疑。

首先就是姜亮夫《楚辞通故·烛龙》中的烛龙。所以说这里面的文本所据材料全抄自俞氏,但其说却大相径庭,他认为“烛龙”即“祝融”之音转,烛龙传说即“祝融传说之分化”,又谓:“古人束草木为烛,修然而长,以光为热,远谢日力,而形则有似于龙。龙者,古之神物,名曰神,曰烛龙。”先不说别的,祝融和烛龙在山海经中都有存在,根本就不可能是祝融传说的分化,而且祝融怎么可能叼根蜡烛去照阴暗的?再说山海经中的祝融就和人一样,是人形的神,有两条腿的那种,人家出入还踩两条龙呢。所以我感觉这个说法并不是很属实。

另外一种说法就是说烛阴为开辟神,就是开天辟地的盘古……是不是很离谱?在袁珂的《山海经校注》中把烛龙与开天辟地的盘古等同起来,并说:“说者谓此神当即是原始的开辟神,征于任昉《述异记》:‘先儒说:盘古氏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古说:盘古氏喜为晴,怒为阴。’《广博物志卷九引《五运历年纪》:‘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信然。盘古盖后来传说之开辟神也。”……好像还有理有据,但问题是在于先不说中国古代神话上长相相似的人有很多,在传说的神话历史之中,盘古可是有手有脚,能开天辟地,顶天立地的呀,哪怕真的是龙头蛇身,也是四肢健全的,和山海经以及其他作品里烛龙的描述完全不一样。所以我感觉这里应该就只是指盘古,跟烛龙没什么关系。不然就是和帝江一样强加的身份了。

总的来说,烛龙,无论是作为山神还是神龙,又或者是什么开天辟地的大神,他在中华神话历史之中的影响都是十分深远的,并且在大多数的作品之中都被冠以强大这一特性。只能说这位来自《山海经》中的钟山山神,的确,在历史文化的进程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呀。| ू•ૅω•́)ᵎᵎᵎ

另外还有一件事,烛龙在山海经里面,可是有孩子的(ಡωಡ) ,不过有关于他孩子的信息…以后再聊吧!

《山海经·西次三经》: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其子曰鼓,其状人面而龙身……

《山海经人神异兽录》鼓

(本篇所有图片素材及资料均来源于网络以及我的藏书,如有侵权,即刻删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