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学习笔记18】旺苍共读:细读《传习录》中的立志

2023-08-13  本文已影响0人  宁超群

如何学:借用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的魅力,第三重境界是与自我生命的联结。读书的第一步,我注六经,要格物致知,避免断章取义。第二阶段,六经注我,阐发我的观点。让知识滋养自我,浸润自我,获得不一样的眼光来理解,这就是教育。《解释学与教育》,如何解释教育,解读教育现象,提高解释力,盲目下药就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制造问题。

陆澄录:问立志

问立志。先生曰:“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P35)

“总是志未切。志切,目视、耳听皆在此,安有认不真的道理?”(P90)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欲树之长,必于始生时删其繁枝;欲德之盛,必于始学时去夫外好。如外好诗文,则精神日渐漏泄在诗文上去,凡百外好皆然。”又曰:“我此论学是无中生有的工夫,诸公须要信得及,只是立志。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干能大。初学时亦然,故立志贵专一。”(P111)

讲立如何立志。种树的隐喻。勿助勿忘,不着急,不忘记。拔苗助长也是私欲。什么是教师成长的根?当下在枝叶上下功夫太多,根上不够。低水平重复,实践研究拉下很远。政策说什么,就研究什么。专家说什么就做什么。很少有人去真正进行主题研究,了解那些主题之间的关联。了解教育教学中的哪些真实问题。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启发老师带领学生在他自主达到的高度再拔高一点。杜郎口的发展,是在特别的背景下,让学生动起来。如果教师素养很高,也只是做学生活动而不引导学生拔高,是不对的。

如对话教学,对话的本质是观点的碰撞。如果学生都说一样的,不是对话。人人都说不等于对话。对话要有被动的能动性。打球取决于对方来的球怎么应对。现实的对话是需要倾听的,倾听胜于言说,观点才会深入。一个人说不一定就不是对话。对话的观念是思维的活跃。思维的停滞不是对话。只在操作层面,容易乱。 3

师范学校没有理解到理论的重要性,认为是空头理论家。实践需要联系理论。根上努力,就是要从理论上去发展。读经典书,做无用之用,理论就不是提供方法,而是理解原理及其背后关系,再去运用。读理论书籍,第一不要着急。放在一个长度中,既要高人指导,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时间的纬度。第二不要忘记。这才是培教师专业发展之根。超越经验型教师。

(薛侃录9)或问:“为学以亲故,不免业举之累。”

先生曰:“以亲之故而业举为累于学,则治田以养其亲者,亦有累于学乎?先正云:‘惟患夺志’,但恐为学之志不真切耳。”(P101)

(薛侃录10)崇一问:“寻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无事亦忙,何也?”先生曰:“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时,与天运一般不息,虽酬酢万变,常是从容自在,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P102〗

什么是主宰?怎么能做到从容自在?我们理解王阳明的难在哪里?必须读《传习录》但读只是第一步,是存在致知,而不是见闻致知,书上读与亲身活过,不一样,我们没有这样活过,概念上知道,领会而不止知道,熟知并非真知,真知靠活过。要主一,惟精,立志。我们要又忙又不忙。忙是做事,做很多事。不忙是所做的合起来是一件事,想,讲,写,做合起来为一件事,多而不杂。

把握王阳明的心学不能脱离立志。从人生的角度来说,立志也是一件根本性的事情,“盖终身问学之功,只是立得志而已。”

立志就是立天命,就是要立人的本根。这个本根具有开端的地位,开端不同,成就的人生样态就不同,“然立志,其本也,志不立始异矣”。能够立成为圣人之志,就有可能去除良知的遮蔽,有可能成为圣人。立志起到一个开端的作用,通过立志就可以走在朝向圣人的道路上。立志就像船舵、马缰绳,如果没有志向,人生就会飘荡奔逸,失去了方向,不知道最终要到哪里去。

以上的内容,有事先的阅读,有现场的记录,有读后的梳理,有阅读资料的再次理解,但是我还是理解得模模糊糊。虽然我很想举例,举出自己的例子去理解,我知道,一旦举例,我会遮蔽王阳明的本意。在没有真正读懂王阳明到底在说什么的时候,我需要克制自己想要举例的冲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